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生存危机 > 第125章 斗瘟神!

明末之生存危机 第125章 斗瘟神!

作者:流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4:27 来源:笔趣阁

遗言?朱由检忽然良心发现,感觉自己有点过分,毕竟孙铭只是一个孩子,就要被自己送上绝路:“但说无妨,寡人已赦你无罪,朕有生之年,赐你无言官之名却有言官之权,赐你朝堂上御史权,准你风闻言事!”

可怜的娃儿!没有人把如此彪悍的赏赐当回事,的确是太过彪悍了,只要崇祯皇帝活着,孙铭在朝堂上拥有御史的权利。风闻言事啊,就是说铭公子看谁不顺眼,只要捕风捉影就能弹劾,比方说眼前的温体仁!

问题是首先你要活着,人死如灯灭!死了任何权利都化为泡影,显然皇帝就是看穿这一点,才会如此大方赏赐的。此去辽东十死无生,就算赏赐你是公爵又如何?

恐怕这少年十成十无福消受了呀!周延儒向后退了两步,老周感觉某人要倒霉,眼前这少年绝非那种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据蔡国用说还是什么文武全才,练武之人怎么可能不睚眦必报?

否则练武用来干嘛?仅仅是强身健体么?鬼才相信呢!果然铭公子盯上了老温,铭公子报仇刻不容缓啊:“谢陛下隆恩!微臣弹劾温体仁!”

噗!老温差点吐血而亡,混蛋熊孩子一瞬瞬都等不了啊,立马即时开始报复:“陛下,此人擅用职权打击报复,微臣兢兢业业殚精竭虑遵从圣裁,无一事不遵从上意行事,朝堂之上何人有我更忠心耿耿?忠心也有错?老臣何罪之有?”

最少到目前为止,在崇祯皇帝心目中,温体仁是忠臣。因为老温最懂圣心,不过让小娃娃表现一番又何妨,都要死的人了,说句话而已:“你且讲来听听!”

大家小瞧了孙铭孙公子,这位既然开启战斗模式就没完没了:“学生曾读《贞观政要》有云:晋惠帝当政贾皇后专权,要废除司马遹太子之位,司空张华竟不据理力争,只是阿谀附和。赵王司马伦举兵废除贾后,派人捉拿张华时,张华辩解:将废太子日,非是无言,当时不被纳用。赵王使者说:公为三公,太子无罪被废,言既不从,何不引身而退?张华无辞以对,遂被斩。”

咕咚!温体仁再也跪不住,一下子瘫倒在地,他没想到一个十几岁的娃娃,出手会如此的狠辣,居然要借古喻今灭掉自己:“陛下!臣冤枉!”

嘶哈!够狠的呀!周延儒再度向后退一步,感觉终于逃离孙铭视线之外,才有了一点安全感。熊孩子如此难缠,完全出乎周首辅的预料,他真的是孙承宗的儿子?

冤枉?孙铭冷冷道:“张华重权谋不肯得罪权贵,于是苟在阿顺!孟子曾云此种人: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只可惜温某把票拟当成揣摩上意水晶球,不再是大臣处理政务的工具,无所作为的应声虫大学士,圣上要尔等何用?当今圣上英明决断,温阁老之伎俩能骗一时,却骗不了圣上一世。”

应声虫大学士!咕咚!好几个人在咽口水,即便温体仁的政敌,也被孙铭的话吓一跳。朝堂之上想要保持自己的原则,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搞不好丢官罢职是轻的,严重的会死无葬身之地,所以朝堂之上最多的就是应声虫。

“谨遵圣喻何错之有!”

温阁部抗声道,你没有错么?孙铭哈哈一笑:“一庸官死后到了阴间,他一见阎王便昂昂然以清官自居,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哂曰:‘设官以治民,下至驿丞闸官,皆有利弊只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置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庸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王曰:‘公一生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繁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

他真的只有十四岁么?连崇祯皇帝都被惊到了,温体仁在朱由检心目中,虽能力一般却口齿便给体察上意。今日却被一个娃娃,步步紧逼挤兑的面如死灰,曾经被温体仁凌驾于上的官员们,一个个居然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老三怎么就招惹了这么一个熊孩子?温阁老后悔为三儿子报仇了,他绝对没想到,小孙同学战斗力如此彪悍。最要命他的话句句诛心,让一向善于诡辩的温体仁,居然无话可说:“陛下老臣冤枉!”

此刻任何辩解都是苍白的,温体仁很清楚上面坐着那位的性情,这一刻他敢巧言令色为自己辩解,只能招致更大的祸患。相反上演委屈小媳妇的戏码,让皇帝体恤自己才是正途,只要皇帝看到自己可怜相,相信可以逃过一劫。

怨你八辈祖宗!孙铭越说越气:“当今流寇躏畿辅扰中原,边警杂沓民生日困,你温体仁未尝建一策,惟日与善类为仇。年间民谣称:礼部重开天榜,状元探花榜眼,有些惶恐。内阁翻成妓馆,乌龟王八篾片,总是遭瘟!内阁大学士若都如你一般无所事事,整日价只知道逢迎上意,却毫无建树,圣上要你何用?何不请泥塑菩萨入驻文渊阁?”

这张嘴简直是杀人的刀啊!最要命是每一句似乎都有出处,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怎么可能给老温如此精准的评判?没有人知道,小孙同学所说的话,都是历史上给予温体仁的评价,绝对是鞭辟入里入骨三分!

温体仁被铭公子骂的汗出如浆,更恐怖的在后面,崇祯皇帝看向总管太监,东缉事厂掌印太监曹化淳:“民谣可有出处?”

所有人都能感觉到皇上压抑的情绪,曹化淳只能据实而报:“的确是民间俚语,是否暗讽温阁部,奴才才疏学浅,着实不知其中深意!”

怎么可能不知道?曹化淳幼时家境寒微,十二三岁左右入宫,诗文书画无一不精。后入信王府陪侍五皇孙朱由检,极受宠信。朱由检继位后,曹化淳负责处理魏忠贤时的冤案,平反昭雪两千余件。

若真的才疏学浅,怎么可能平反昭雪两千余件冤案?人家不过是谦辞,见皇上动问,温体仁差点吓尿了:“陛下!切莫相信此黄口小儿构陷微臣,此乃东林党教唆使然,否则如此小儿如何夸夸其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