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生存危机 > 第009章 有辱斯文

明末之生存危机 第009章 有辱斯文

作者:流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4:27 来源:笔趣阁

明明比孙铭又高又壮,却转眼间被少年踹倒在地,随即一脚踩在萧郎脚上,引来杀猪一样的惨嚎:“谁还来?”

此时的孙铭哪里像是一个弱冠少年,更像是威风凛凛的小霸王,原本想要动手的家伙全都泄气。万万没想到,看是人畜无害的家伙,动起手来如此的狠辣,萧郎被少年紧随而至的一脚,踹的满面开花涕泪齐流。

连朱之瑜都被吓一跳:“孙铭住手!规矩何在?胆敢败坏规矩逐出州学!”

逐出州学太狠了,等于是取消孙铭的生员资格,取消他参加童生试和乡试的资格。绝对不能给他借口:“咳咳!抱歉先生请恕学生失礼!只是他辱及父母,学生不能也不敢不如此,否则就是不孝!”

不孝这个帽子足够大,连朱之瑜都暗恨萧郎出言无状:“此文为蒙童教育所作?此书何名?”

朱先生不错呀,孙铭对朱之瑜观感大好:“本文名为《声律启蒙》,此乃蒙童教育基础读本,学生只望凡我大明蒙童,从此接受启蒙教育!”

居然有如此的理想,眼前的朱之瑜并非无名之辈,他是明清之际的学者和教育家。朱先生认为学问之道贵在实行,圣贤之学俱在践履,提倡实理实学、学以致用。所有人都期盼升官发财的时候,有人跟自己一样,对教育情有独钟,让朱先生开心至极。

这一刻连县案首、府案首萧郎,都被朱之瑜抛在一边,七次考试才取得这样成绩,着实让人无法当回事。如果不是萧郎身后有人,恐怕早就按规定逐出州学了:“你有志于教育?”

必须的!孙铭郑重道:“我要做蒙童教育的宗……咳咳教师,所谓启蒙教育固然从小抓起,四五十岁还占据官廪生的名额,简直是斯文败类!”

黄口小儿的嘴太毒了!教室内十七八岁到五十岁都有,被十四岁的少年如此贬低,每一个人都懊恼至极。如果不是刚刚孙铭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估计这帮人已经给他一点颜色看了,萧郎擦擦嘴角冷哼一声:“就凭这本声律启蒙当教师?教师是不是太不值钱了?”

鼠目寸光!刚刚差点说成宗师的,孙铭冷笑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少年强则国强!当今朝廷缺少活力,大明王朝一派死气沉沉,皆因上至首辅下至县吏,几无少年主政。欲求大明王朝复兴,打造一个朝气蓬勃的王朝,当务之急打造一个书生意气的官场,凭你们?呵呵!”

他还真敢说,一天不见不一样了,训导朱之瑜深深看一眼孙铭:“当真是你所作?拿来诵读一番再说: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之前还把孙铭当成顽童看,他写的东西自然没有人当回事,可是听懂内容之后都愣住了。大家鉴赏能力还是有一点的,挨打的萧郎忽然没了怨恨,他发现自己跟少年差距有点大。

学渣会嫉妒下等生和中等生,却绝对不会对学霸有任何感觉,因为二者是两个世界的人。萧郎是县案首、府案首不假,却绝对算不上天才更不是学霸,那是近二十年七次考试磨砺出来的成绩罢了。

朱之瑜赞不绝口:“好文!绝世好文!此文若给付蒙学教育,总角乃至垂髫少年当可学以致用,此文推广开来铭倧功德无量。你说的不错,少年强则国强,只是靠一本《声律启蒙》抓教育,似乎欠缺良多啊!”

怎么可能靠一本书?孙铭认真道:“不只是《声律启蒙》,包括经、史、历、算、令等各类知识,少年正当兼收并蓄各类学问,方能建设一个崛起的大明!”

一激动差点说数理化生医,这个是万万不可以的,很多事可以做不能说。新学一向是朝廷的禁忌,或者说变法一向是封建势力的禁忌,从商鞅变法到王安石变法,再到不久前的张居正变法,哪一个落到好了?

这个时代搞新学就等同于变法,等同于改变古制,会被无数老夫子攻讧的。孙铭想要为大明王朝尽点心,却绝对不会充当变法的炮灰,活下去才能更好的照顾母亲,还有刚刚被他买回家的陈圆圆。

说起来任重而道远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想要教育兴邦,没有几十年是做不到的。问题是十二年后大明王朝就完蛋了,历史不给孙铭那么长时间,怎么样才能教育兴邦,却又好好活着呢?

朱之瑜训导啧啧称奇:“铭倧此文大善,符号断句尤为难得,纵然是初学者也可理解文意。此书我可帮你付诸印刷,乃至以府学名义推广,不知定价几何?”

大好人啊!孙铭在心里给朱之瑜送一张好人卡,当过老师的他很清楚,官方推广的书籍才是最赚钱的。不过他志不在赚钱:“《声律启蒙》乃普及版本的蒙学教材,学生感激先生助力,学生恳请书馆少赚一点,定价切莫超过五十文,销售一本书学生只要一枚铜板……”

咳咳咳!训导朱之瑜被惊到了:“一本书只要一枚铜板?”

难怪训导会被惊到,崇祯五年夏天白米的价格为每斗值钱120文,折合银子是1钱,即十文钱才能买一斤米。崇祯年间刊本书售价还算良心,1斤菠菜二百文,1只大鹅二百四十文,1斤菠菜、1只鹅的价钱可以买到1本科举参考书、实用类书或曲本。

大明王朝柴薪皂隶年收入白银20两,合月工资1.66两,换算成铜钱2000文左右。官衙小吏正当收入,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历朝历代人均收入,也就是说此时老百姓人均日收入七十文上下。

定价五十文的一本书,未免太过廉价了,萧郎嘟囔一句:“一本书只赚一文钱?学问也太不值钱了!不只是有辱斯文,甚而辱及圣人,启蒙教育的文章,每本书一钱银子也不嫌多,否则对不起先师大圣!”

简直胡说八道!难不成在府学中诵读《新镌绣像批评XXX》不是有辱斯文?孙铭忍住骂人的冲动:“我朝百姓日收入也不过五六十文,《声律启蒙》既是启蒙读本,自然是普及开来方好,如若达到人手一本的程度,方能更好的教化蒙童,方能实现学生少年强则国强的夙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