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签到明末太子朱慈烺 > 96,崇祯帝先扬后抑,朱慈烺上殿发声

北京城。

“启禀陛下,建奴的军队已经抵达山海关了!”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崇祯脸上的慌乱是显而易见的,心中的慌乱更是超级加倍。

“这些该死的建奴,怎么来的这么快!”崇祯恨恨的说道。

在李自成和满清之中如果要选一个最痛恨的,崇祯心中的选择无疑就是满清。

大明这么多年来,基本上大部分的资源都是投入在辽东和满清作战,国内李自成、张献忠这种投入的资源相对而言是少很多的。

打李自成张献忠,大明大部分时间都是优势,就是这几年慢慢劣势。

但是打满清的话,自从崇祯继位到现在整整十七年,基本上全都是劣势,没有优势过,差别巨大。

满清给崇祯的心理阴影是非常重的,而且这种心理阴影不止崇祯有,在场的众多大明臣子也有。

在听到了满清进攻山海关的消息之后,大殿之中顿时乱成一团。

“陛下,山海关乃是京师的北大门,绝对不容有失啊。”

“陛下,还请立刻召集英国公和太子率军回防。”

“陛下,李自成先不用管了,还是守好山海关和京师再说吧。”

“陛下,不能再迟疑了呀!”

听到这些大臣们的话,崇祯只感觉一阵心烦意乱。

早在几天前刚得知清军南下的时候,崇祯就已经让人火速送信给南边的英国公了,怎么都这个时候了还没有回信,难道是南边又发生了什么变故不成?

崇祯越想越是烦躁,就在他忍不住想要发火的时候,一声禀报及时传来。

“八百里加急,保定英国公奏章到!”

大殿之中瞬间安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那名紧急上殿的宦官手中捧着的卷轴,那里面就是如今大明主力部队的主将英国公张世泽的奏章。

崇祯迫不及待的拆开奏章,看了起来。

和之前一样,众人同样也是观察起崇祯的表情,想要通过崇祯的喜忧来判断奏章之中的内容。

但是让大家疑惑的事情发生了,崇祯开始看奏章的时候先是一喜,但随后眉头又开始皱起来。

高兴,但是又没有完全高兴。

片刻后,崇祯放下奏章,道:“王承恩,你念一下这奏章给诸卿听听吧。”

王承恩立刻接过奏章,念道:“臣张世泽启禀陛下:经臣与襄城伯、太子殿下商议过后,将兵分两路,一路由太子殿下和襄城伯率领四万兵马北上驰援京师,另一路由臣亲自率领四万兵马继续进攻保定,敬请陛下知悉。”

听完这番话之后,在场的大明臣子们先是面面相觑,随后瞬间炸锅。

“英国公这也太自负了吧?”

“他真觉得就用一半兵马便能打发建奴?”

“这点兵马怕是连京师都守不住,怎么还敢继续打保定?”

“愚不可及,愚不可及!”

一时间,大殿之中全是对英国公和李国桢的批判之声。

崇祯同样也是心情复杂,他的想法其实和其他大臣是差不多的,这才一半的兵马,真能挡住满清?

现在的满清早就已经不是努尔哈赤刚刚起兵时候的满清了,黄台吉在位这么多年,漠南蒙古已经基本被满清给拉拢住了,成为了满清的势力范围,漠北喀尔喀部同样也是摇摆不定,随时都可能倒向满清。

朝鲜这个曾经大明最铁的支持者已经被满清控制,甚至在西边的准噶尔蒙古以及青海的和硕特蒙古同样也和满清眉来眼去。

放眼大明辽阔北疆,从东到西整整万里之遥居然没有任何一个盟友,这让大明在战略上处于一个无比巨大的劣势。

战略劣势也就算了,战术上每次大战都是以大明吃亏甚至惨败告终,什么洪承畴、祖大寿,那是一**的投敌。

就是这么一个可怕的对手,现在又一次的前来进攻,大明这边居然只出一半兵马?

崇祯深吸了一口气,道:“此事,朕觉得英国公确实是有欠考虑,诸卿觉得呢?”

崇祯都定了调子,其他在场的臣子们自然就更是无所顾忌,纷纷发言抨击。

“英国公这就是赢了李自成那个泥腿子几场就飘了,不知道东南西北了。”

“襄城伯也是年轻,太过血气方刚,想当然了!”

“太子殿下英明神武,怎么就没有劝阻他们呢?”

“陛下,您可得拿个主意,不能让英国公他们胡来啊。”

崇祯被诸多大臣这么一说,心中也是越发的动摇。

就在此时,吴三桂突然站了出来,沉声开口。

“陛下,臣镇守山海关多年,对山海关和建奴都算熟悉。还请陛下给臣一道旨意,臣愿意立刻前往山海关去镇守,绝对不让建奴跨越山海关一步!”

吴三桂也是找到了机会。

自从英国公在固安获胜之后,崇祯对吴三桂的信任明显下降许多,让吴三桂感到非常危险。

崇祯可是连内阁首辅都随便换的人,撤掉吴三桂一个手里没兵的兵部尚书不是轻轻松松?

吴三桂很想要重新掌控兵权以自保,如今正是最好的时机。

看着吴三桂,崇祯心中也是动摇。

吴三桂别的不说,至少过去几年里守山海关守的还可以。

要不然……

崇祯沉吟片刻之后,开口道:“既然如此,朕决定……”

“太子殿下、襄城伯到!”一声响亮的禀报声打断了崇祯的话。

崇祯有些惊讶的抬头,正好看到朱慈烺带着李国桢快步走进大殿之中来。

“见过父皇/陛下!”两人朝崇祯行礼。

崇祯有些惊讶:“烺儿,你怎么这么快就到了?”

八百里加急居然才比朱慈烺快一点点,这什么速度?

崇祯并不知道,这其实是朱慈烺有意为之。

要不然就这个事情的急迫性,怎么可能好几天都没消息传回?就是为的让大军和信使前后脚抵达京师。

朱慈烺沉声道:“请父皇放心吧,臣和襄城伯这一次是肯定能守住京师的!”

这句话,朱慈烺特意说得非常的响亮,让大殿之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听到。

大殿之中顿时有些沉默。

崇祯狐疑的看着朱慈烺:“烺儿,你手里可是只有四万兵马,真能守住?”

朱慈烺笑了起来:“父皇,之前李自成包围京师的时候,儿臣手里连一千兵马都没有,还不是把李自成打退了?李自成此人乃是大明的心腹大患,若是一日不除,大明就无法全力和建奴敌对。

所以儿臣在和英国公商议之后,决定先让他在保定那边彻底的歼灭李自成,然后再继续北上跟儿臣汇合击退建奴即可。”

朱慈烺说话的时候可谓是自信满满,这种自信看在许多人的眼中,让他们已经到了喉咙边上的质疑发不出来。

别人说话可能是吹牛,但这位太子殿下可是有实打实的战绩傍身。

在场的都是大明肱骨之臣,心中清楚表面上胜仗是英国公和李国桢打的,实际上决定胜负的每一次都是这位太子殿下。

现在朱慈烺如此肯定,就真的让人不好反对了。

崇祯显然也有些受到感染,不确定的说道:“当真能赢建奴?”

朱慈烺笑道:“赢可能很难,但在消灭李自成后守住建奴的攻势,绝对没问题!”

在不清楚系统给自己的帮助究竟有多大之前,朱慈烺也是比较谨慎,没有把话说得太满。

崇祯:“……”

原本崇祯是想要下令让英国公赶紧带着所有主力都回援的,但给朱慈烺这几句话一说,又不好反对了。

吴三桂在一旁听着这番对话,心中焦急。

本来崇祯都要开口放权了,现在这么一搞,主导权重回朱慈烺手中,吴三桂的兵权岂不是遥遥无期?

突然,吴三桂急中生智,高声开口:“陛下,臣觉得太子殿下的话非常的有道理!”

吴三桂一说话,朱慈烺都愣住了。

不是,这家伙怎么突然支持本宫了。

太阳今天从西边出来了?

吴三桂站出来,继续说道:“臣认为,李自成是要打的,建奴也是要防的。臣多年和建奴作战,也算是颇有心得,愿意跟随太子殿下一起作战,为大明抵挡建奴,还请陛下恩准!”

朱慈烺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这吴三桂是想的这一出。

他想要重返军营,掌控兵权!

表面上看,吴三桂是要辅佐朱慈烺。

但仔细一想,朱慈烺毕竟才十五岁,只不过是个监军,于情于理都不应该掌控兵权。

而能掌控兵权的襄城伯李国桢无论是官职还是资历都无法和吴三桂相提并论,所以一旦崇祯让吴三桂重回军中,这主将之位岂不是就让吴三桂捞到手了?

那麻烦就大了。

但问题在于,吴三桂这是要为国效力,理由堂堂正正深得人心,朱慈烺还真不好反对。

眼看崇祯已经颇为意动,朱慈烺突然也是灵机一动,高声道:“父皇,儿臣觉得吴尚书的话确实很有道理。这样吧,儿臣愿意将四万兵马分成两路,一路由吴尚书率领前往支援山海关,另外一路由儿臣和襄城伯带领负责防备建奴绕过山海关的突袭,随时准备回防京师。

如此一来,不但山海关固若金汤,京师这边也同样不需要担心建奴趁虚而入,不知道父皇觉得如何?”

崇祯听完朱慈烺的话,终于露出笑容。

“烺儿此计甚妙,那就这么办吧!”

吴三桂闻言,脸色也是一变,不由自主的看了朱慈烺一眼,眼底一丝恨意闪过。

这个太子殿下,又跑出来坏事。

好好的四万大军指挥权,居然给他搅和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