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签到明末太子朱慈烺 > 276,英国公青史留名,朱慈烺拜祭献忠

春天到来了。

过去的这个冬天,对于朱慈烺来说有着分外的意义。

结婚代表着什么?

当朱慈烺全副戎装,坐着战车离开端本宫的那一刻,他能够看到罗芸瑶那虽然已经竭力掩饰,但依然掩饰不住分离哀伤的俏脸。

朱慈烺用力的挥了挥手,随后转过身来,自言自语。

“娘的,差点就出丑了。”

朱慈烺揉了揉眼睛,轻声咒骂。

“这风真大,娘的,老方你会不会开车,开那么快做什么?”

方拱乾楞了一下,看着面前四匹缓缓而行的骏马,立刻道:“奴婢的错,殿下恕罪。”

朱慈烺哼了一声,抬起头,注视着远处渐渐靠近的奉天殿。

这一去,不知何时能回,但他知道,总有一名女子静静的在家中,日夜思念,等候着他的归来。

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半个时辰后,大明宗庙。

崇祯皇帝静静的看着朱慈烺完成给祖先们敬奉香火的行动,然后才开口。

“真的没问题?”

朱慈烺微微一笑,点头。

“父皇放心吧,建奴比蒙古人还是强一些的,儿臣连建奴都能打,区区一个和硕特蒙古又算得了什么?”

崇祯显然还是有些不放心,道:“青海那个地方朕是知道的,有瘴气。你若是上去了,须得小心。”

朱慈烺闻言,不由一笑:“父皇放心吧,儿臣会有办法解决的。”

所谓的瘴气,其实就是高原反应。

青藏高原之中人烟稀少,为什么一直以来都难以被征服?就是因为高原反应的存在。

一旦上了高原得了高反,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疲倦,呼吸困难等。

在这样的情况下,来自低海拔中原王朝的士兵们往往连行动都困难,就算是勉强行动,挥舞起兵器来的战斗力也大打折扣,自然不可能是高原军队的对手。

但朱慈烺不同,因为朱慈烺所率领的是整整一万名火枪兵。

火枪兵的作战是不需要挥舞兵器,也不需要穿戴什么盔甲的,只需要装填弹药然后举枪发射。

换言之,维持一名火枪兵作战能力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的体力,就算是一个因为高反而非常虚弱的火枪兵也能勉强打几枪出去,一样能杀伤敌人。

这就是热兵器对战争带来的变革,也是朱慈烺能够真正将青藏征服并纳入大明政府体系统治的底气。

为什么历史上清王朝能够征服也是如此,吃了热兵器的福利,并不是什么文成武德,天命所归。

总不可能十全老人有天命,本宫没有吧?

朱慈烺信心满满的上路了。

一万火枪兵,一名太子殿下领兵,这无疑已经是非常高的配置规格了。

但如果再加上一位国公爷当副将的话,那这规格可以说是突破天际。

朱慈烺有些好奇的看着一旁兴致勃勃的英国公:“英国公啊,坦白说本宫其实不是很理解你的想法,你好好的镇守京师当你的兵部尚书不香吗?干嘛非要和本宫跑去那高原苦寒之地受罪?”

英国公沉吟半晌,道:“若是臣说,臣厌恶了政坛的尔虞我诈,只想要和殿下一起痛快淋漓的带兵打仗,殿下信吗?”

朱慈烺诚恳说道:“本宫信你个鬼。”

英国公毫不意外,又道:“那若是臣说,臣觉得这一次太子殿下必然能灭亡和硕特汗国,所以想要跟随太子殿下蹭一点功劳,顺便被史官载入史册,太子殿下信吗?”

朱慈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英国公啊,想不到你居然是冲着这个来的。”

名垂青史,又有哪个人不看重呢?

英国公微笑道:“殿下不看重这些,只不过是因为殿下原本就是要被写入历史的传奇。而臣等就不同,即便是在史书之中能得到只言片语,也需要拼了命的去争取才行啊。”

朱慈烺捏着下巴,终于能够理解为何李国桢在争夺副将职位失败之后会露出那种如丧考妣的表情了。

这一次的前进基地是西安,抵达西安有两条路,一条是南下河南再西进陕西,另外一条是走陕西大同,自榆林一带南下西安。

从河南这条属于中原路线,无疑走起来更加舒服,但在朱慈烺的要求下,这一次走的是大同——榆林线。

这一条线走下来,基本上也就把大明的长城给走了一大半了。

朱慈烺注视着远处山脉之中蜿蜒的长城,突然开口道:“英国公,本宫听说过一个说法,说长城是用来进攻的,而并不是用来防御的,你觉得呢?”

英国公沉吟片刻,道:“说这句话的人,殿下熟吗?”

朱慈烺道:“完全不熟。”

英国公道:“那这么说的人就是一个傻子。长城,顾名思义就是长长的城墙。城墙不是用来防御还能用来干什么?至于进攻……难道咱们要一寸寸的把长城修进北方的蒙古草原之中,活活把蒙古人给修死吗?”

朱慈烺听完,也是忍不住笑了起来:“虽然本宫觉得那个说话很有道理,但本宫也觉得英国公你这个说法也很有道理。”

英国公眨了眨眼睛,道:“莫非这便是传说中的‘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很快,朱慈烺那爽朗的大笑声就远远的传了出去。

在经过定边县的时候,朱慈烺特意让李定国领路,去拜祭了一下张献忠。

看着面前的张献忠墓,朱慈烺微微有些吃惊:“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坟墓,就是堆起来的一块小土包,然后土包上有一块非常简单的墓碑树立。

但墓碑的主体部分空空如也,只有右下角刻着几个小字——“儿张定国立”。

李定国轻声道:“父王他的名声……其实在家乡不是很好。”

朱慈烺默然片刻,道:“你是怕当地官府打击报复?本宫会派人和他们说一声的。”

李定国摇头道:“多谢殿下,但还是不必了。父王毕竟也是有些名声的,若是被人得知墓碑在此,那说不定会盗墓贼前来,反而惊扰了父王的遗体。”

朱慈烺微微点头,道:“也行吧。”

朱慈烺点了一柱香,看着面前的坟墓,缓声开口。

“你想要好日子,本宫能理解。但只有你死了,天下人才能过上真正的好日子。你就放心的去吧,本宫向你保证,从今往后,大明不会再有像你这样活不下去,只能造反来求得好日子的人了。”

朱慈烺拱了拱手,将这柱香插在了张献忠的坟头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