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签到明末太子朱慈烺 > 258,朱慈烺班师回京,崇祯帝开会灭清

在攻入西安的一个半月之后,朱慈烺终于顺利的回到了北京城。

崇祯显然非常的开心,在北京城之中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来庆祝。

也不是没有人反对,甚至有言官直接上奏章批评崇祯过于铺张浪费,但朝堂上的大佬们都极为默契的无视了这些奏章。

某个不知名的朝堂大佬是这么和亲近之人说的:“大明需要庆祝来提升士气,过去的十几年都把大明祸害成什么样了,举办个宴会怎么了?老夫若是再年轻个五岁,非得让五个小妾一起和老夫庆祝一个晚上不可!”

至于朱慈烺本人,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意见。

言官嘛,一开始的任务就是骂人,就让他们骂一骂怎么了?

有人肯定会疑惑啊,皇帝不是至高无上的嘛,为什么要留着言官这种蹬鼻子上脸的东西来给皇帝上眼药?

因为言官等于是官员阶层的一个传声筒,言官们对皇帝的弹劾批评其实就是整个官员阶层对皇帝看法的一种体现。

皇帝能通过言官们的奏章来了解到官员们内心真实的想法,也就可以通过言官们弹劾批评的激烈程度来判断官员们对皇帝做法的接受或者说反对程度,这样更方便皇帝对整个官员阶层的掌控。

如果没有言官作为一个传声筒,那就导致皇帝一旦做法偏激,无从表达意见的官员们就只能掀桌子造反了。

有人还要问了,那官员们对皇帝有什么意见,就不能自己上奏章吗?

当然不行啊,你一个臣子上奏章直接批评皇帝陛下,那不是上赶着请皇帝给你穿小鞋吗?碰到脾气不好的皇帝,全家骨灰都给你扬了。

而言官就不一样了,因为言官们的权力是皇帝赋予的,上到九五之尊内阁首府,下到各郡各县诸多官吏,只要言官看不爽的就能骂,简单的说就是“奉旨骂人”。

所以如果朱慈烺真的想要弄死一个言官,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这名言官双目含泪的跪在朱慈烺的面前:“太子殿下,臣是奉了你父皇、祖父、列祖列宗的命令来骂你的呀!”

……

总之,这种小事,无所谓啦。

朱慈烺在回到北京城之后,直接就休息了两个多月。

像之前那种四处征战的情况,对于任何一位大明太子来说都是很罕见的。

每天在宫廷之中读书,偶尔跟随父皇旁听乃至尝试处理一些政事,这才是正常太子该做的事情。

唯一让朱慈烺有些不淡定的,是周皇后经常提起的一件事情。

“烺儿啊,你也是十六岁的人了,也该找个太子妃了。”周皇后十分亲切的对朱慈烺说道。

朱慈烺想了想,道:“母后,一定要给儿臣找个漂亮的啊。”

周皇后笑骂一声:“皇后最重要的是品行端正!”

朱慈烺正色道:“但母后也是貌如天仙啊,儿臣只是按照母后的标准来找妻子而已。”

周皇后的一双妙目立刻就笑成了弯弯的月牙。

走出周皇后的宫殿之后,朱慈烺也是有些感慨:“这母后啊,怎么一天天光说不练呢?本宫的太子妃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面啊。”

一旁突然传来声音:“奴婢王承恩见过殿下。”

朱慈烺吓了一跳,道:“王公公,你怎么在这里?”

王承恩表情微妙,道:“奴婢其实已经在这里等候殿下好一阵了。”

朱慈烺楞了一下,随后回过神来,知道这老家伙多半是已经偷听到自己刚才那番话了。

于是朱慈烺叮嘱道:“本宫刚刚说的话,王公公一定要尽快告知父皇和母后,懂吗?”

王承恩下意识的点头:“请殿下放心,奴婢一定会保守这个秘……啊?”

王承恩震惊的看着朱慈烺。

朱慈烺嘿嘿一笑,拍了拍王承恩的肩膀:“老王,本宫的幸福就靠你啦!”

王承恩:“……”

朱慈烺道:“对了,老王你在这里等本宫干嘛来着?”

王承恩这才回过神来,道:“太子殿下,陛下要召开对建奴的作战会议,请您过去商议一番。”

朱慈烺哦了一声,这才恍然:“父皇的性子,还挺着急的嘛。”

片刻之后,御书房。

崇祯看着面前的内阁众臣,咳嗽一声,正色道:“诸位爱卿,朕今天找你们过来就是为了一件事情。”

原本就已经非常安静的众人顿时肃然,一个个正襟危坐。

崇祯道:“爱卿们说说,既然这张献忠和李自成等叛贼都已经被消灭了,那建奴这股窃据大明辽东的叛贼,是不是也该送它上路了?”

崇祯这句话是没有说错的,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原本就是称臣于大明的建州女真诸部之中的一名土司,就好像秦良玉的孙子大明石柱土司马万年一样,建州女真建立的“大清”事实上和李自成的“大顺”以及张献忠的“大西”没有任何区别,都是背叛了大明的叛徒。

只不过李自成和张献忠“仅仅”坚持了十六年,而从努尔哈赤起兵到现在为止清国已经和大明对抗了几十年的时间,所以崇祯铲除满清的心思是要更加强烈的。

但让崇祯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话音才刚刚开口,就遭到了反对。

内阁首辅范景文站了起来,沉声道:“陛下,老臣觉得,如今大明刚刚才消灭了李自成和张献忠,陕西、河南、山东以及南北直隶都是百废待兴,急需休养生息和建设,实在是不宜妄动刀兵。应该再过几年之后,等到大明各地彻底恢复了,才是大明真正对建奴用兵之时啊。”

范景文的话音落下,崇祯的脸色顿时就黑了几分。

不仅如此,其他几名内阁大臣,如李邦华、施邦曜等等,也都异口同声的提出了反对,且反对的理由都和范景文一般无二。

大明,实在是非常的需要休养生息!

崇祯的脸彻底黑了。

原本崇祯是兴冲冲的召开这一次会议,想要来一波趁热打铁,没想到却被迎头浇了几盆凉水,这落差实在是过于大了一点。

朱慈烺在一旁静静旁观,也是不由暗自摇头。

自家这个皇帝老爹,实在是不给力啊。

突然,朱慈烺心中一动,目光转移到刚刚站起来的英国公身上。

凭直觉来判断,朱慈烺知道,崇祯的支持者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