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签到明末太子朱慈烺 > 116,朱慈烺主导南征,吴三桂铤而走险

半个时辰后,御书房。

崇祯看着面前的诸多大明重臣,缓缓开口:“诸卿应该也知道朕找你们过来是为什么,关于接下来剿灭李自成贼军的仗怎么打,也该是时候有个对策了。”

朱慈烺凯旋班师其实也就两天时间,但崇祯就已经将再次出兵提上日程。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山海关那边是击退了满清,但并没有缓解京师这边的补给难题,保定府缴获的大批粮草如今每天都在消耗,很快就要抵达危险值了。

按照常理来说,这种事情应该是由兵部尚书吴三桂来开口做一个阐述的,但今天第一个说话的却是英国公。

英国公站起来,走到一旁的挂架上,那里已经挂着一幅地图,英国公一边伸手在上面指指点点,一边在嘴里解说。

“陛下,诸位大人请看,如今北直隶已经被我们基本掌控,根据最新的消息,李自成在山西大同、太原等地的主力精锐也都已经纷纷南下,前往开封去和他会合。经过老夫和诸多将军的商议,一致认为眼下如果出兵的话,主要有山西、山东以及河南三个方向。”

崇祯道:“英国公觉得哪个方向会比较好呢?”

英国公道:“山西方向的话,距离京师是最近的,考虑到贼军山西主力已然南下,收复山西应该也是较为容易。但山西地势贫瘠人口相对缺乏,出产的粮食不多也无法提供足够的兵源,是以臣认为攻打山西只能是下策。”

崇祯道:“那上策和中策呢?”

英国公道:“李自成如今在河南开封想要重振旗鼓,但大明如今的兵力是明显胜于李自成的。若是南下直击开封,成功的话不但有希望彻底击溃李自成,同时还能将被李自成贼军占据的山东和其他地区分割开来。

但进攻开封也并非没有风险,大明如今依然缺乏补给,若是李自成死守开封选择和我军打持久战的话可能会出现我军最终粮草耗尽的困境。

而且河南是李自成荼毒最盛,也是这些年来战乱最多的地方。此地居民可以说是十室九空,农田压根无人耕作,不但没有粮食产量甚至还需要朝廷调拨粮食赈灾,综合起来只能说是中策。”

崇祯点头道:“所以英国公你的上策就是进攻山东了。”

英国公点头道:“陛下所言极是。在臣看来,进攻山东好处多多。首先,李自成如今已经把他各地还能打的主力全部都抽调回河南开封,山东的贼军同样也是非常虚弱不堪,很容易就能被我军主力攻克。

其次,若是能够收复山东,那么京师这边和大明南方的交通就能被打通,源源不断的粮食就可以通过漕运的方式从江南运到京师,立刻就能缓解京师这边粮草不足的困境。

最后,收复了山东之后,大明就能从东、南、北三面对李自成所占据的河南形成包围之势,到时候三面进军,必然能够将李自成一举击溃!”

听完英国公的话之后,崇祯不由连连点头。

从各种意义上来说,英国公的这上中下三计似乎都是比较稳当的。

于是崇祯就开口道:“诸卿还有什么要说的,都可以发表一下意见。”

御书房之中陷入一片短暂安静,很显然大家都没什么意见。

于是崇祯道:“那么,就先进攻山东吧。”

拿下山东,打通和江南之间的通道,进一步的孤立李自成,从各种意义上来看都是好奇,崇祯自然也就选了这一计。

随后,崇祯又有些迟疑。

打仗当然是要打的,只不过选谁当主将呢?

英国公自告奋勇:“陛下,臣愿意领兵出征,为陛下分忧!”

李国桢不甘示弱:“陛下,臣也愿意出征山东!”

吴三桂迟疑片刻,同样也开口:“陛下,臣也想要为陛下分忧。”

朱慈烺更是马上开口:“父皇,儿臣也要随军出征!”

其他两人说话的时候没人说什么,但是等到朱慈烺说话之后,情况马上就不同了。

范景文不由开口:“太子殿下,如今京师已经安全了,殿下何必以身犯险呢?”

其他几名大臣也是开口劝道:“殿下,没必要呀。”“还请殿下辅佐陛下一同坐镇京师即可。”

朱慈烺哭笑不得,心道你们以为本宫愿意天天跑战场上去看死人?但如果本宫不去的话,大明还真不是稳赢的好吧。

不能不去啊!

朱慈烺正色道:“诸位这话就不对了,如今我大明形势危急,作为大明的太子殿下,正应该身先士卒提振士气,又怎么能够躲藏在安全的大后方呢?况且如今大明的内忧外患这么多,那都是必须要用战争才能铲除的,我作为太子若是对战争一无所知,将来又怎么帮助大明除去李自成和建奴,或者是其他的祸患?”

朱慈烺这一副为了大明好的说辞,还真是把其他人给镇住了。

崇祯心中也是一热,看着朱慈烺的目光越发和善。

这就是朕的儿子,一心为国!

崇祯咳嗽一声,道:“那烺儿你这一次还是监军吧。”

崇祯觉得这样就很好,孩子愿意为国出力,为什么不让他去呢?

崇祯一开口,其他人自然也就不能再说什么了。

朱慈烺忙道:“多谢父皇。对了,儿臣和英国公还有襄城伯配合惯了,不如这一次父皇还是让他们跟儿臣一起继续出征山东吧。”

朱慈烺目的很简单,就是不让吴三桂这家伙掌权,不然的话还不知道会搞出什么事来呢。

吴三桂:“……”

虽然明知道朱慈烺是在针对他,但吴三桂这一下子还不好说话了。

崇祯略微迟疑了一下,看了一眼吴三桂。

原本崇祯觉得吴三桂还算是一个打仗的人才,所以才会任命他当辽东总兵。

但前些天的山海关一战打下来,崇祯事后看了战报,发现这吴三桂好像也就那么一回事,差点就被建奴给揍趴下了。

反倒是英国公收复了保定,李国桢接替吴三桂之后暴打建奴,这两人才是真正的人才嘛。

崇祯想到这里就已经下定了决心,道:“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由英国公和襄城伯领兵出征吧!至于吴尚书,你负责坐镇后方,给大军供应粮草军需即可。”

英国公和李国桢闻言自然是大喜过望,而吴三桂的脸色则是无比难看,但也同样只能领命。

会议就此结束,大家各回各家,吴三桂回到家中之后,不可避免的又是一番大发雷霆。

“这个该死的太子,又坏我大事!”吴三桂极为气愤的咒骂。

吴三桂也是搞不懂,这朱慈烺为什么老是针对他。

不就是支援北京城的时候来晚了十天半个月吗?

不就是和满清那边有一点点的联系吗?

就这么点小错,就要把吴三桂给打倒,就一点机会都不给?

吴三桂呼哧呼哧喘着粗气坐在地上,陈圆圆悄悄的进来,趴在吴三桂的身上:“夫君……”

吴三桂摇了摇头,推开陈圆圆:“现在没心情,你先回去吧。”

陈圆圆吃惊的看着吴三桂,俏脸之中浮现明显挫败表情。

这还是第一次吴三桂在挫折之后竟然没有用陈圆圆来消气。

陈圆圆怏怏不乐的离开,吴三桂一个人静坐半晌,让人找来了一干心腹。

坐在吴府的书房之中,吴三桂的表情已经平静下来,对着面前的心腹们淡淡的说道:“刚刚陛下廷议那边已经决定了,马上就要出兵山东。但由于太子的反对,本官这一次依然只能在京师之中坐镇。”

心腹们一听,直接炸开了。

“这太子殿下实在是太过分了。”

“怎么老是针对我们呢?”

“岂有此理,大人,必须要和陛下好好说一下这件事情才行啊。”

这些人都是吴三桂的心腹,既然吴三桂都没有出征的机会,那他们自然就更加没有。

别人出征捞军功升官进爵,他们只能在北京城眼巴巴的看着,这换谁谁不生气?

吴三桂的目光闪动,等到心腹们的怒气差不多满格了,他终于再次开口:“原本,本官对太子殿下是非常尊敬的。但是你们也看到了,太子殿下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压本官和你们。若是再继续这样下去的话,不管是本官还是你们都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了!”

吴三桂的话立刻就得到了心腹们的支持。

“大人说得太对了,得想个办法。”

“必须要让这太子得到教训!”

“大人你就说怎么办吧,我们都听你的!”

吴三桂要的就是这种态度,闻言之后微微一笑,道:“你们的家里都是在京城之中的,人脉肯定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这一次本官要策划一个大行动,需要你们家族的人脉来壮一状声势,你们有问题吗?”

众多心腹乱糟糟的说道:“没问题!”“大人尽管做就是了!”

吴三桂如此这般,对心腹们嘱咐了一番,心腹们听完之后,也是纷纷目露精光。

“大人放心吧,我们肯定能做到!”

“这一次也让这太子殿下知道,他只不过是个太子,还不够资格在大明内部为所欲为呢!”

众人也是齐心协力,发誓要给朱慈烺一个教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