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八十三章 神助攻

晋颜血 第八十三章 神助攻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无论是出于现实的利益,还是未来的隐患,司马家都不愿见到东海国重振,只是罢黜东海国重新侨置,裴妃又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人家大老远的来投靠你,可你倒好,一见面就把人家的国家给罢掉,究竟是什么人才能做出这种事?

本以为先把裴妃诓来京中,名为照料,实为软禁,等心平了,气顺了,再慢慢开解劝说,总能把东海国罢去,或者过个两三年,东海国亡于石勒之手,成了即成事实,那时不侨置也得侨置,却是没料到,裴妃竟然当堂要求重振东海,并且不是商量的语气,而是要求,直接举荐国相主持国政!

从礼法与感情上来说,这个要求合乎情理,却越过了父子俩的底限,他们就怕裴妃与高门士族勾结,动摇司马家的江山。

不过二人也都清楚,必然有人反对。

果然,陆晔不悦道:“东海王死后,已由怀帝下诏降为县王,东海国形同被废。“

裴妃毫不示弱道:”王爵虽降,国却未废,大中正怕是有所误解。“

”哼!“

陆晔冷哼一声:”当今国家初定,人心未稳,内帑空虚,外有强敌,陛下好心,接你回京颐养,你当感念才对,怎能节外生枝,使陛下为难?“

”哦?“

裴妃讶道:”大中正这话,孤就不明白了,孤不过意欲保全亡夫封国而己,怎就使陛下为难?若是担心钱粮不足,那孤尽请大中正放心,孤不取朝庭一钱一粮,只为举荐一人出任国相,况淮北有此封国,亦可为我大晋屏障,若是大中正有不为人知的顾忌,可向陛下请诏,罢黜东海。“

这话就很重了,陆晔无论如何都不会当这个出头鸟,索性不再吱声。

朝中众人也是相互看了看,都为裴妃锐利的辞锋而惊讶,同时也都读出了裴妃重建东海国的决心,阶上的司马睿父子不禁暗暗头疼。

荀崧拱手道:”陛下,不妨先听听王妃欲举荐何人。“

”嗯~~“

司马睿觉得可借此缓和气氛,点了点头。

裴妃道:”妾举荐杨彦之任东海国相!“

”荒谬!“

这话一出,刁协忍不住大怒:”此人乃寒门素人,怎能任两千石国相,王妃岂可拿国法当儿戏?“

裴妃冷着脸道:“朝庭是朝庭,东海是东海,朝庭以门第取人,孤之东海唯才是举,杨彦之谱临江仙与虞美人,作春江花月夜,口诵三国演义,其才尚书令不会不知,否则何至于两次征辟?若是尚书令有更好人选,不妨向孤推荐一个。“

”这……“

刁协哑口无言。

是的,东海国是实封王国,裴妃在法理上可当国,擢取什么样的官员自有主张,未必一定与朝庭取同一标准,况且东海国那地方几近于死地,举荐别人出任国相,万一石勒来攻,多半是死,即便苍惶出逃,也从此将背负上污点,终生仕途断绝,这是嫌得罪人不够狠的节奏啊。

关键是,他也不能否认杨彦之的才能,否则为何要连续两次去征呢?

司马睿想要说些什么,却见司马绍递过来的眼色,似是另有寓意,于是闭嘴不言,静观群臣围攻裴妃。

纪瞻缓缓道:“王妃此言差矣,东海虽是实封王国,却也是我大晋国土,若由一寒门任两千石方伯,将置天下诸多方伯于何地?”

裴妃不讲理道:“别人如何着想孤不管,若是有人耻于与杨彦之为伍,那他可向陛下自请去职,孤倒不信,堂堂一郡之守竟无人担当!“

纪瞻面现不快,不再言语。

虞潭接着道:“王妃何必胡搅蛮缠,我朝以九品官人法取士,已成制度,想必令夫在世,亦不会取杨彦之这类寒素托付大任。”

裴妃不齿道:“宗正聊也莫要顾左右而言他,既然你欲插手孤之封国,那好,孤观你虞氏虞仡颇有才量,孤向陛下请其为东海国相,如何?”

“哼!妇人不足与言!”

虞潭大怒挥袖!

去一地就藩,并不说是只虞仡过去就行了,虞氏需要为其配备大量的随员与兵马钱粮,如果在江东当一太守,那虞氏做梦都能笑醒。

可那是郯城啊,孤悬于淮北,地处于抗石的最前线,去郯城就藩,形同于虞氏以一家之力与石勒作战,就算能保住郯城不失,那也是个无底黑洞,源源不断的吸走虞氏的人员物资,早晚被拖垮,这还是最好打算,更大的可能是城破人亡!

在坐的众人都看出来了,裴妃就是咬定你说杨彦之不行,那你上啊,偏偏东海国什么状况谁都清楚,谁家也不会把人力物力放那种地方消耗。

而且里面还有一个问题,杨彦之是什么身份?连寒门都算不上,如是各家派出子侄去与杨彦之争夺东海国相,就形同于把自己摆在了与杨彦之相同的势位上,是自降逼格之举,丢不起那人啊!

因此可以说,从裴妃举荐杨彦之的那一刻起,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其实要解开这个死结也不是办不到,只须阶上那位下诏罢黜东海国,强行侨置,可是很明显,那位还没傻。

荀崧与卞壸也是暗暗赞叹,说好了为杨彦张目的,但是从目前来看,裴妃那强悍的战斗力足以横扫全场了,真不愧是河东裴氏的皎皎者啊。

裴妃凤目一扫,便向上道:“陛下,妾有一事不解,淮北流民帅只须裹挟数千,就被朝庭授予州刺史之职,至不济也是一郡太守,妾从未见朝庭说三道四,甚至鲜卑段氏亦得朝庭厚封,为何妾举荐杨彦之会惹来物议纷纷,莫非是殿中诸公欺妾孤寡,无人为援?“

这话又重了一分,司马睿颇觉脸面挂不住,实情便是如此,朝庭能封淮北流民帅,甚至大肆封赏胡狄,为何不能封杨彦?

司马睿哑口无言,难道他能告诉裴妃,就是因为忌惮东海国的名份才推托么?

这时,卞壸拱手道:“陛下,王妃之言合乎情理,臣曾于瓜步见过杨彦之,确有常人不及之处,陛下不妨召之上殿,当面看看其人如何。”

“不可!”

周嵩急的站起来道:“中朝大殿,岂容寒素踏足?”

“诶~~”

荀崧摆了摆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于陛下而言,无论士庶,皆为子民,既如此,士人可谒见天颜,何独庶人不得进谒?

况杨彦之身世成谜,坊间隐有传言,其为弘农杨氏流落江东子弟,再观其才学,若无良好家世,试问海内谁家能教出这般子弟?

老夫对此将信将疑,若是能确证杨彦之的郡望门楣,即便不及在坐诸公,亦有资格定品取士!“

刁协突然警醒!

现在的形势很清晰,卞壸与荀崧明显在为杨彦之张目开声,这也好理解,河东裴氏与济阴卞氏有荫庇之恩,卞壸回报裴妃不足为奇。

荀崧那更是不得了,杨彦对荀氏之恩,堪称挽救了荀氏家声,荀崧若不回报才不合情理,只是诡异的是,攻击裴妃的都是南士,侨门无一开声。

青徐侨门泰半出自司马越霸府,默不作声理所当然,但是非青徐籍的侨门也喑声不语,如颍川庾亮,太原温峤、陈郡谢裒等等。

这些人的态度就值得玩味了,他们与东海王越素无渊源,难不成是为了通过裴妃和杨彦把水搅浑,影响到即将于明春推行的土断?

这个念头,刁协越想越有可能,他也是老江湖,内心暗暗冷笑,既然你们不发表意见,那我就顺水推舟,促成杨彦之任东海国相,以此作为标靶,吸引物议,自己则于暗中筹备土断。

说到底,刁协与杨彦没有私怨,只是不愤这小子不给自己脸面,连征两次不就。

刁协向上拱手:“陛下,杨彦之确是个妙人,不妨见一见。“

阶上的父子俩,交换了个颇有深意的眼神,毕竟前几日,刁协还对杨彦之喊打喊杀呢,不过转念一想,也能猜出刁协的谋算。

虽然司马睿很不愿重塑东海,但是有裴妃坚持,有荀崧与卞壸为之张目,还有尚书令刁协的神助攻,侨门又选择了坐壁上观,他实是难以坚持,而且退一步说,东海国由杨彦一个毫无背景出身的寒门素人主持,怎么着都要强过被高门大族控制,于是点点头道:“宣杨彦之上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