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八二八章 眼红的利润

晋颜血 第八二八章 眼红的利润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祝大家情人节快乐,再谢谢好友没事来耍耍的**~~)

沙菲尔二世还未出生的时候,贵族们就把皇冠搁在了他母亲的大肚子上,为他加冕,之后历尽宫廷权斗一步步走来,直至执掌萨珊大权,其间不知经历了多少刀光剑影,如此丰富的经历,再燥的性子也给磨平了,沙菲尔二世不是那种易于冲动的人,几乎没可能冒着两面作战的危险去进攻明国。

既然威胁不管用,又拿不出足够的利益作为交换,辛拉德与菲力克斯没招了,灰溜溜的出了太极殿,满心苦涩,这倒好,回去都不知道该怎么交待。

“噢,我的大明尊,我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为何会如此?”

穿上鞋子,辛拉德一脸沮丧的咆哮道。

菲力克斯两手一摊:“我也不明白,还是先回馆驿,再好好打探下情况罢,至少皇帝陛下问起时,我们能说出缘由,而不是一问三不知。”

“嗯!”

辛拉德点了点头,与菲力克斯垂头丧气的向外走去。

而殿内,崔访拱手问道:“大王,凉州历来就有商贾与昭武诸国互通商路,今加征百倍关税,怕是凉州当地商贾或有不满啊!”

杨彦略一沉吟,便道:“崔公说的也是,不过凉州本地不产丝绸,其丝绸大多由巴蜀或中原关中输入,当初攻打长安时,孤曾找张骏了解了下,于永嘉乱前,平均每年出玉门和阳关的丝绸大概三五万匹,后永嘉乱起,中原沦丧,巴蜀又有李特李雄作乱,接连两年都无丝绸输入,直至李雄称帝,巴蜀渐渐安定下来,才重新获得了丝绸来源,但每年也不过数千匹罢了。

及我明国平定中原关中,社会得到了安定,虽然没法统计输入凉州的具体丝绸数量,但中原尚未从战乱中恢复,丝绸产出有限,料来不会超过两万匹每年,因此纵有影响也不会太大。

这样罢,对凉州的税收可予以部分补尝,尚书台拟定出个数额,待孤看一看,若无大碍,即可下达。”

“诺!”

崔访拱手施礼。

杨彦看了眼阶下群臣,又道:“一匹丝绸,在中原只卖一千五百钱,但经萨珊人贩运至罗马,最高卖一千五百万钱一匹,诸公可有何感想?”

对于一万倍的超额利润,没有人不眼红,换句话说,只要有能力向罗马卖一匹丝绸,普通人一辈子吃喝不愁,一时之间,底下议论纷纷。

不过刘隗拱手道:“大王,丝绸在罗马怎能卖到如此高价?罗马纵是遍地黄金,也不至于此罢?”

杨彦对刘隗的质疑倒是不以为意,摆了摆手,笑道:“罗马不产丝绸,但当地权贵偏偏喜爱丝绸的顺滑丝亮,以前的安息,现在的萨珊抓住机会,与我中土通商,以极其便宜的价格购入,经万里贩运,卖往罗马。

虽然道途险阻,又多马贼劫匪,常常人货俱没于途中,那就给他把成本加个几十倍,可纵是如此,他以数千倍乃至万倍的高价卖给罗马,仍是大赚特赚,数百年下来,当地权贵因丝绸贸易大发其财,而我中土商家,只以平价卖给他,赚个辛苦钱,诸公可甘心?“

如果萨珊把丝绸以极其合理的价格卖给罗马,那没人多嘴,可是经萨珊这么一倒手,就卖出千倍万倍的高价,凭什么我辛辛苦苦赚的钱还没你跑腿赚的多,显然不甘心啊!

崔访问道:”萨珊既从丝绸贸易中获取暴利,必不会允许我大明直接贩卖丝绸给罗马,我若发兵的话,路途遥远,耗费极大,既便胜了,也得不偿失,恐怕……这钱不好赚啊!”

杨彦回头唤道:“拿世界地图出来!”

“诺!”

有宦人疾步回到后殿,不片刻,捧出了一大叠地图,给每人的案前放了一份。

“咦?这是萨珊,那是罗马!”

地图上,标注出了各个主要国家,有眼尖的认了出来。

“萨珊不小啊,难怪敢口出狂言。”

“罗马也有趣的很,整个国家环着个大湖,湖边有啥好的,想不明白。”

“这是往罗马去的路线,陆路须经过贵霜和萨珊,下面是海路,沿着海岸线行船,比陆路要远啊!”

很多人尚是初次得见世界地图,好奇的议论纷纷。

“诸公,诸公!”

好一会儿,杨彦双手一压,唤道。

众人纷纷抬头看去。

杨彦道:“欲去罗马,陆路显然不通,只能走海路,海路看似遥远,大海又变幻莫测,危机四伏,实则并非如此,海船在大海中航行,可日行千里,而由建康出海,去往罗马,大概有三万里之遥,乍一听很惊人,可细细算来,扣除路途耽搁,也就两到三个月。

况且乘船并非驶入大海深处,可沿着海岸线前行,遇有风暴,可上岸躲避,也可随时上岸补给,如一切顺利,最多半年即可到达罗马,孤不瞒诸公,一待取下建康,孤将组织水军,部分千牛卫,联合各家士庶共同出海,打通与罗马的商道,目前已有郯城孙家愿出三十条船随行!”

“轰!”的一下,殿内炸开了锅!

没想到大王真有这魄力啊!

很多人望向孙班,目中现出了羡慕之色,因为孙家的主业除了造纸,就是造船,出海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啊。

这几年来,在杨彦的扶持下,孙家顺风顺水,不仅通过造纸造船获取了巨大的利润,还在瀛洲开发樟树,提取的樟脑几乎垄断了从中原到江东的整个市场,可想而知,如果出海经商成为风潮,那孙家是最直接受益者,造船业也将再上一个台阶。

不过倒没人生出觊觎之心,孙家虽与杨彦为敌过,却是最先归顺,算得上元老,况且孙媚是杨彦的妃子,孙班也出任将作大匠,位高权重,明眼人都能看出,在不远的将来,孙家如能在文化上有所建树,那么郯城孙家成为望族不再是奢想。

孙班也是百感交集,自家在杨彦的逼迫下,放弃了土地,当时是心有不甘,可是谁能想到,前途会是一片光明呢,望向杨彦的目中,不由带上了感激之色。

郗鉴则是眼珠子滴溜溜直转,颇觉心痒难耐,他素有好财之名,如今这巨大的利润摆在面前,哪能不动心?刚好他的长子郗愔好神仙方术,不成器,可以送到海外去历练一番,但问题是,他没有资本啊!

出海要有船,自家没船谁愿带你,而海船并不便宜,以一艘载两百人的海船为例,造价要数百万钱,还要招募水手,船工,武装护卫,这都是钱,最后要有货物。

郗鉴不禁把主意打到了爱女郗璇身上,指望着从郗璇手里借些钱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