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八二五章 石头换石头

晋颜血 第八二五章 石头换石头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自汉武帝开通丝绸之路以来,无论是作为生产者的华夏还是作为消费者的罗马,几乎没有获利,利润全部落进了安息及其后继者萨珊,与贵霜等中西亚国家的腰包。

根据萨珊自己的史料记载,帝国收入超过半数来自于埃及、小亚细亚与叙利亚,而位于东方的贵霜占领区,因实行领主制,对中央财政的贡献极少,还比不上把持东西方丝绸贸易所获得的超额利润。

在这其中,罗马无非是当了冤大头,被狠狠宰了一刀,而华夏连冤大头都不如,付出的是无偿科技文化,得到的只是些农作物种子!

杨彦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就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再次发生!

“诸公都看看!”

杨彦让宦人把萨珊列表分别传示众人。

每个人都看了,纷纷倒吸一口凉气,心里隐隐不大舒服。

刁协拱手问道:“大王欲如何处理?”

杨彦不置可否道:“诸公可知晓,在我中土,一匹丝绸值一千五百钱,被萨珊转手卖去万里之遥的罗马,最高可卖到一千五百万钱一匹,其利润几近万倍。”

“什么?”

众人满脸的不敢置信之色。

这太狠了吧,萨珊人之贪婪,简直是耸人听闻啊!

杨彦略微一扫,又道:“再有七日,便是大朝会,孤于大朝会上,接见萨珊使节。”

“诺,臣去安排!”

王含施礼离去。

……

几乎一夜之间,一匹丝绸卖到万里之遥的罗马,价格可翻万倍的消息在洛阳传了开来,得益于西厢记把故事背景放在罗马,洛阳民众对于罗马并不陌生,无不声讨萨珊商人的黑心,尤其是各家绸商,简直是义愤填膺,主要是利润太让人眼红,凭什么自己卖一匹丝绸只能赚个一两百钱,人家转个手,就净赚一千五百万钱?

这种生意做一趟,足够吃一辈子啊,能不让人眼红么?

而关于丝绸翻一万倍的来源,杨彦不可能实地去罗马调查丝绸价格,他是前世从一篇没有出处的文章里看到,今生直接引用。

其实算上路途遥远,沿途的天灾**与层层厘卡,价格翻个百倍到千倍之间应该是合理的。

不过杨彦希望直接与罗马交易,绕过萨珊这个中间人,组织各家士庶,开拓海路,去往罗马。

不知不觉中,七日一晃而过,大朝会如期举行,太极殿内,百官云集,文官黑袍,武将皂袍,分列两侧,杨彦高踞九层玉阶之上。

今日的奏事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因为人人都知道,萨珊使节将出现在朝堂上,作为大明建国以来首位来朝的番邦,又是良心黑的发亮,还是有些好奇的。

一名名臣僚出列,奏明事项,十余人过后,再无人出列,杨彦问道:“众卿可还有事要奏?”

群臣相互看了看,无人出声。

于是,杨彦手一挥:“宣萨珊来使进殿!”

“宣……萨珊使臣觐见!”

“宣……萨珊使臣觐见!”

太极殿外,宦人扯着尖鸭嗓子接力呼喊。

不片刻,辛拉德与菲力克斯出现在了殿前广场,一步步的向太极殿走来。

广场上一片肃穆,千牛卫结成军阵,面容森冷,刀枪出鞘,闪烁出耀眼的寒光,上千人的队伍,不发一声,如雕塑般静立不动。

前方的太极殿高大巍峨,殿内昏暗,隐见影影绰绰,让人不自禁的生出畏惧之心。

二人相视一眼,都觉得心头一片凝重。

这两人其实见识是有的,曾去过埃及亚历山大港与首都开罗,眺望过君士坦丁堡的雄伟,也曾在贵霜首都富楼沙(今巴基斯坦白沙瓦)传过教,足迹踏遍了葱岭以西至埃及以东的广袤土地,见识过各种风俗文明,可今日,着着实实被洛阳宫震憾到了。

与之相比,珊萨帝国引以为傲的地图宫就如暴发户修的宅子,而其他小国的王宫,则如乞丐家的屋子。

“解剑,脱鞋!”

就这样一路走着,上了一百零八级台阶,两名守门的千牛卫突然拨出佩剑,左右交叉拦住,厉喝道。

二人向左右看了看,一排排的木架上搁着一把把佩剑,另一边的靴子也放的整整齐齐,心知这是明国的规矩,倒也没太大排斥,纷纷解下弯刀,脱去靴子,赤足踏入大殿,顿时吓了一跳!

太极殿进深二十丈,阔四十丈,数排地席分列左右,密密麻麻坐满了人,顶端九层玉阶,正是明国之主杨彦,数百人的目光同时投来,带着考究,好奇,还有些轻蔑。

要知道,这可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明国的权力中枢,被这些人同时看着,纵然是见多识广的辛拉德与菲力克斯也吃不消。

二人的目光一扫,就收了回来,不敢乱瞄,毕竟这份阵仗在面见萨珊皇帝沙普尔二世时也不曾有啊,均是老老实实的迈步向前,抚胸施礼:“萨珊帝国使节辛拉德、菲力克斯受皇帝陛下沙普尔二世之命,拜见明国皇帝,愿明国皇帝福祚绵长,两国永世交好。”

杨彦现出一丝讶色,辛拉德的中文非常糟糕,有点象日韩人说中文。

在普通人的印象里,日韩说中文应该比欧美说的顺溜,可事实恰恰相反,欧美人只要肯学,大多都能字正腔圆,反而日韩说起中文,透着一股子古怪劲,很难听懂,辛拉德说的就是这种水平。

不过菲力克斯的水平要高的多,除了发音不标准,交流没有问题,不愧是传教的啊。

“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大明热情好客,海纳百川,两位使节不必多礼。”

杨彦抬手微微笑道。

二人大致听懂了杨彦的意思,均是心中一喜,辛拉德奉上一卷羊皮册和一只木匣,再次施礼道:“我家皇帝陛下有国书奉与明国皇帝,并送上宝石一匣,以表示对明国的交好之心。”

有宦人接过羊皮卷与木匣,羊皮卷直接摊于杨彦案前,木匣则由殿中千牛卫打开检查之后才置于杨彦案头。

虽然西亚、中东和埃及已经普及了莎草纸,但莎草纸难以保存过长的时间,尤其气候湿润,更易腐烂,因此重要文献与礼节性文书依然以羊皮卷作为载体。

国书以萨珊的蝌蚪文书写,杨彦看不懂,不过附有中文附本,杨彦草草一扫,大概是回溯了汉朝与安息的交往,现今作为双方继承者的萨珊与明国,理应继续这种友好交往,双方互为兄弟之邦,重开丝绸之路,大力促进商贸往来与文化交流,都是大而泛之的内容。

杨彦随即把目光移向了那匣宝石,有红宝石、蓝宝石、钻石和不知名各种颜色的石头,五彩斑斓,煞是好看,可是杨彦的眉头皱了皱,他这对这些玩意儿根本不感兴趣。

说句难听话,鬼知道宝石有没有放射性?

这可不是杨彦危言耸听,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宝石带有诅咒性质,会给人带来厄运,拥有者,轻则不得好死,重则祸害家族,其实原理很简单,就是宝石带有放射性,长期与之接触,等于身边带个放射源,能有好结果么?

搁在现代,尚可以检测,而在古代,如何检测?

因此杨彦从不让家中诸女佩带宝石佩物,金银哪怕俗气点,安全第一啊!

不过萨珊人也是一番好意,退回去未免不近人情,杨彦想了想,转头道:“纳入库房罢,再取一匣上好美玉,作为回礼。”

“呃?”

荀虎一怔,宝石是石头,玉也是石头啊,萨珊人以石头作为礼物,自家大王回赠石头,这真是……一点也不吃亏啊!

“诺!”

荀虎强忍着笑,连忙应下,回身安排,不片刻,有千牛卫捧来了一匣美玉,回赠给了辛拉德。

辛拉德捧着满匣绿油油的石头,有些发愣,玉在华夏承托着美好的寓意,是君子的象征,可是在萨珊,这就是绿色的石头,一文不值,他宁可杨彦回赠一匣黄金,或者绢帛也好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