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八二二章 晾他两天

晋颜血 第八二二章 晾他两天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谢谢好友糖果爸的**~~)

洛阳作为都城,在徐龛生前的规划中,大约方圆四百里,这么大的面积,没可能修筑等长的城墙,只能修筑郭城,类似于建康的外郭篱,起个圈定范围的作用,不具备任何防御功能。

实际上过长的城墙对于防守是个极大的负担,将释稀守城兵力,敌方绝对会针对你的兵力薄弱地带发起突袭,因此洛阳是没有外城墙的,只修筑了内城。

真遇到战乱时,外城百姓只能放弃家业,退入内城保命。

不过退一步说,如果身处于中原腹地的洛阳都被敌军团团围困,那么大明也离亡国不远了。

内城周长二十五里,除王宫、各牙署寺,便是权贵居住区以及一些商业设施。

萨珊使节由位于城西正中的阊阖门入城,《楚辞·离骚》有云: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阊阖者,天门也,阊阖门始筑于曹魏,意指传说中西边的天门。

整个城门修建在长达二十五丈,宽十丈的巨大台基上,通体水泥砖石砌就,表面刷以红漆,间夹不规则的密密麻麻射击孔,城门有三重,一主二副,主城洞阔三丈,左右副城洞各阔两丈,平时除了杨彦出行,主城洞不开,公卿王候皆以副城洞出入,至于各家的婢仆杂役,非跟随主家,不得进出阊阖门,只能由位于阊阖门以南的西阳门与西明门,或是位于城南的开阳门与城东的青阳门出入。

而在城门两侧,修建有东西阙台,各长八丈,宽四丈,高度与城墙等齐,均为四丈,除了增添威仪,还是拱卫城门的重要军事设施,城门上方,则是一座面阔七进,高达五层的巍峨城楼,飞檐斗拱,金壁辉煌。

“噢,我的大明尊!”

“我的天,太壮观了!”

“这哪里是人居住的地方,分明是神的宫殿啊!”

见着这高大的城门,萨珊使节纷纷现出了不敢置信之色,张开手臂,大声叫嚷,当翻译把赞美之辞告之护送的骑士们之后,每个人的脸面,都现出了浓浓的自豪之色。

是啊,若非大明,怎能当得如此称赞?

领头将领脸色好看了很多,笑道:“我等只能送到此处,请诸位稍等,本将与城门校尉先作个交接。”

翻译过后,使节们均是笑着点头。

那名将领略一拱手,策马驰向城门,城门由千牛卫与正在筹建中的羽林卫把守,通常外城守军没有特殊原因,是不能入内城的。

不片刻,数十名千牛卫驰来,把萨珊使节引入副门,进了门之后,是一条双向六车道的笔直大道,道旁林荫成片,中间有花坛作为分隔,脚底的路面已经不是灰蒙蒙的水泥路面了,而是来自于石油提炼的残渣,也就是俗称的柏油路面,油光黑亮,以白漆划分出车道。

再往前行了数里,转入一个道口之后,是双向八车道的主干道,铜驼街,街道的尽头是宫城,杨彦的住所与朝庭的所在。

萨珊使节站在宽阔的街道上,没来由的生出了一种渺小的感觉,与这巨大的城池相比,自身是如此的渺小。

再与郁郁葱葱的洛阳相比,萨珊都城泰西封(今伊拉克巴格达东南公里)满目土黄,街道也狭窄,低矮的建筑密密麻麻挤成一堆,给人一种逼仄的压抑感。

领头老者的面色渐趋沉重,转头低声道:“明国的国力很强啊,当向皇帝陛下如实汇报,暂时还是应以交好为主。”

萨珊帝国的重心在西面,即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小亚细亚与叙利亚一带,这也是与罗马帝国反复拉锯的地带,而对于东面的贵霜、葱岭,以领主制的羁縻统治为主。

原先使团见着大明的富庶还心生贪念,可是洛阳城着着实实震慑了他们,想想也是,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力,哪来的人力物力营建如此气势恢弘的都城呢?

更何况由河西走廊过来,沿途所见的城池均是规模齐整,整洁有序,从侧面反应出了明国的整体实力。

团中一人便是道:“自从入了明人所谓的关中以来,气象便大有不同,尤其是长安边上的建章宫花园,很难想象这是在数百年前废弃的宫室上营建,我们确实应该交好明国,打开商路,从罗马人手上赚取暴利,再获得明人的技术,料来不出十年,我们伟大的萨珊将更加强大。”

“嗯,莫要多说了!”

领头老者捋了捋那松蓬蓬的大胡子。

“诸位,这里是馆驿,请在此歇息,等待朝庭召见。”

这时,使团被带到了一处大院前,千牛卫将领伸手示意。

翻译说了一阵子波斯语,使团称谢之后,陆续进了院子。

……

“哦?萨珊使团?”

王含眼睛一眯,现出了诧异之色。

自从被任为大鸿胪以来,王含彻底的投闲置散,这也是没办法,明国既没有诸候,也没有藩属,原有望成为藩属的慕容部与高句丽,给杨彦杀的屁流尿流,而拓跋什翼健直接由千牛卫接管,王含没法插手,至于南方的小国,因晋室尤在,恐怕还不知道北方多了个明国呢。

具体来说,每隔三五天,王含去鸿胪寺点个卯,手下大猫小猫三五只,都是因各种原因被投闲置散送来养老的,大家磕叨一阵子,各自散去,而大朝会,杨彦不在的时候不召开,杨彦回来了,每个月也只有两次,虽然日子悠悠闲闲,但王含曾经手握大权,几年闲散下来,骨头都要生锈了,这一听得来报,立刻来了兴致。

天可怜见,他的鸿胪寺终于开张了!

听完了汇报之后,王含还是搞不清楚萨珊国究竟是怎么回事,于是唤道:“老夫先去鸿胪寺,过一个时辰,再召萨珊国使团来见。”

王含本能的把帝国中的帝给舍去了。

前来报信的军卒不大情愿,不过王含好歹位列九卿,中两千石的品秩,只得勉强应了声诺,正要离去,恰好在王含府上作客的王敦却挥手拦住:“且慢,你直接回营罢,那使团先晾他两日!”

王敦身为太尉,也属于投闲置散之列,只是与王含不堪寂寞不同,他是真的看明白了天下大势,知道琅琊王氏至少一两百年内不会再有机会,只能在若干年后,跟随杨彦子嗣向海外发展,因此乐得逍遥,纵情于田园,流连于山水,心情放松之下,再加上困扰他多年的甲亢被杨彦治好了,竟是老当益壮,照这身体看,大概率能活到七十几。

“呃?”

王含不解的看了过去。

王敦又挥了挥手:“去罢。”

“诺!”

军卒迟疑的看了眼王含,还是告辞离去。

王含迫不及待的问道:“处仲,这是为何?大王年轻气盛,若是被他扣以怠政之名,又该如何是好?”

王敦呵呵一笑:“大王此人弟也了解一些,尚不至于此,阿兄,弟且问你,可能猜出外国使节前来所为何事?”

王含捋须细思,好一会儿,沉吟道:“番邦小国来我大明能做什么?要兵无兵,要财无财,不出于讨要好处。”

王敦问道:“那大王对待番邦的态度如何?”

“这……”

王含明白了,杨彦有一句话说的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对待周边部族正是如此,要么奴役,要么吞并,根本就没什么番属的概念,既便是得到杨彦善待的羌氐,也是采用经济手段使之越发的依附大明,因此番邦来要好处,杨彦肯给么?

显然不可能。

作为老对手,王敦也不是泛泛之辈,对杨彦很是下了一番苦功了解。

王含拱了拱手:“还亏得处仲提醒啊,否则惹得大王不快,反是好心办了坏事,那为兄立刻进宫,去拜见大王。”

“诶~~”

王敦摆了摆手:“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番邦使臣而己,明日先叫人去探探他的来意,弄清楚了亦不为迟。”

王含想想也是,点头应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