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七七四章 开放建德

晋颜血 第七七四章 开放建德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谢谢好友千里海塘的**~~)

杨彦并非杞人忧天,万一李氏在多年的折磨之下,心态失衡,变成了裘千尺那样的女人,回家搞风搞雨,徐龛还拿她真没办法,心里也不由生出了一丝悔意。

“是否还为李氏的遭遇感慨?”

荀灌留意到了杨彦的神色,自顾自的说道:“其实别说是你,就是我都不敢想象呢,好端端一个妇人,竟然被折磨成了这样,不过总算把人找回来了,虽不是尽善尽美,可活着就好。”

杨彦古怪的看着荀灌。

“怎么了?”

荀灌不解道。

“哎~~”

杨彦叹了口气,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这……”

四女面面相觑,靳月华不满道:“郎君,李氏都这样了,你还真狠心呢。”

杨彦摇了摇头:“不是我狠心,我也并非不同情李氏的遭遇,而是人与人之间,有先来后到之分,前溪歌舞姬是我从沈充手上强索而来,几乎每一个都见过,本着善始善终的原则,自然不希望那两个女子被大妇欺侮。”

“哼!”

荀灌哼道:“恐怕还因为年轻漂亮吧?”

杨彦发现,和女人在这个问题上没法交流,于是大手一挥:“开饭!”

是的,用美食把嘴堵住!

……

接下来的两天,杨彦什么都没做,窝在建德宫中,指挥人手搜刮金银珠宝,凡是值钱的,全部打包带走,但建德宫的去留是个问题。

第三日,杨彦召见了萧鎋和任回,虽然萧鎋是杨彦的二号老丈人,但不敢摆任何架子,恭恭敬敬施了礼,任回更是不用说。

“外舅与任君请坐。”

杨彦伸手示意。

二人称谢,分左右落坐。

“如今城内形势如何?”

杨彦向萧鎋问道。

萧辖沉吟道:“城内秩序井然,民众皆欢欣雀跃,目前正在着手人员与田亩的登记与物资粮米的发放,确保民众能安渡凛冬,并对已有的麦田进行维护,争取麦收之时能多收些。

只是……徐光等晋人与投降羯人该如何处置,还请大王裁断。”

杨彦点了点头,唤道:“把徐光等人及那些羯将叫来。”

“诺!”

有千牛卫施礼而去。

杨彦又道:“外舅,孤欲迁你为冀州刺史,你可愿意?”

萧鎋大喜!

冀州乃古九州之一,辐原辽阔,土地肥沃,别看眼下一副破败景象,那是战乱的原因,只要组织民众有效生产,不出数载,冀州就能恢复元气,而自己也将因功入主朝庭,入元老院未必不可期。

更何况,他的女儿巧娘排位仅在王后之下,再有两个月就要临盆了,如果生个男孩,或能争夺太子之位呢。

当然了,在杨彦面前,萧鎋不敢流露心思,而且杨彦才二十来岁,身体强健,说不定就能活到汉武帝那等年岁,现在谈太子为时尚早。

“臣必鞠躬尽瘁,尽快让冀州步入正轨。”

萧鎋连忙起身,深施一礼。

任回也拱手笑道:“恭喜萧使君了。”

“哪里,哪里!”

萧鎋摆了摆手,呵呵笑着。

他想为本任回美言两句,但又怕犯了杨彦忌讳,反害了任回,毕竟历朝历代帝王,最忌讳朝臣互为朋党。

萧鎋因这段日子与任回共事,建立起了一定的私交,也更加在意撇清与任回的关系。

杨彦微微笑道:“以往冀州刺史驻节邺城,但邺临近中原,往北四十里是邯郸,距襄国仅两百里,往洛阳也不过七百里,邺城一带,城池密集,若驻节于邺,必无遐顾及北方清河、博陵、常山与中山诸郡,故孤欲迁冀州刺史部于上谷郡桑邱旧址,外舅意下如何?”

上谷桑邱,大致位于现代的保定范围,保定在历史上始筑于五代,素有北控三关,南达九省,畿辅重地,都南屏翰之称,最主要的作用是作为北京的南大门。

而上谷郡是燕国北长城的起点,北以燕山屏障沙漠,南拥军都俯视中原,东扼居庸锁钥之险,西有小五台山与代郡毗邻,汇桑干、洋河、永定、妫河四河之水,踞桑洋盆地之川,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又因保定紧挨着当时称为白洋泽的白洋淀,拥有广阔无比的水域,在经济上也大有作为。

萧鎋听明白了,捋须问道:“大王可是有经营幽燕的打算?”

杨彦点了点头:“不错,幽燕辽东古为华夏之地,鲜卑高句丽趁晋室虚弱,分而踞之,孤欲经营桑邱,作为北上幽燕的根基。”

当时的大臣极少有唯唯诺诺之辈,萧鎋也不例外,州城形同于一州之根本,如冀州刺史驻节于邺,是因邺城乃曹魏五都之一,又邻着黄河,据守邺城,可控制河北南岸的大片丰饶土地,也是冀州的人口中心,而在冀州靠近幽州一带,多山川丘陵,土地相对贫瘠。

于是不置可否道:“大王可否拿图与臣一观。”

“把河北幽燕山川地形图拿来。”

杨彦毫不介意的向后挥了挥手。

有千牛卫捧上地图置于萧鎋案前,萧鎋凑头看去。

这副地图南至黄河,北达代北,西至并州,东抵大海,山川、河流与湖泊一目了然,间中点缀着大小不一的城池,萧鎋看的异常仔细,还拿手指在地图上勾勾画画。

“不错,不错,该处背靠大泽,水草丰美,足以养活数十万人口,于桑邱屯兵,两三日便可抵燕山山口,以轻骑出塞,谁能敌之?大王于此地筑城,实是高瞻远瞩。”

萧鎋连连点着头,随即拱手道:“能追随大王成就一统华夏之功业,臣自当效鞍马之劳,请大王放心,臣会尽快前往桑邱。”

“有劳外舅了。”

杨彦也拱手回礼,然后向任回道:“这一路行来,君协办军务,兢兢业业,不曾有差池,孤都看在眼里,今征君为广平太守,君意下如何?”

广平郡隶属司州,辖境在襄国一带,以襄国为郡城,等于是让任回坐镇襄国。

任回连忙施礼道:“臣多谢大王信任,必为大王打理好襄国。”

杨彦笑道:“有何难处,尽管说来。”

任回略一沉吟,便道:“襄国百废待兴,乍一看诸事繁杂,但其中重点,不外乎编制民册,分配田地而己,臣有信心三两月内完成。

不过……襄国地位非建康、成都、长安可比,若非胡虏窃据,绝无可能为都,按惯例,应把建德宫夷为平地,可这也是河北人民用血汗浇铸成的宫室,毁了总是不忍心,留着因维护保养,每年的费用也不是个小数目,臣不知该如何处置,请大王示下。”

杨彦不假思索道:“此事不难,可拆除围墙,改砌人高花墙,把已完工的宫室圈起来,向民间开放,入门收费,供人参观,每年应有不扉的收入。”

“什么?”

萧鎋和任回目瞪口呆!

这可是王宫啊,哪怕是羯赵王宫,也是王宫不是?

把王宫向普通人开放,有损于朝庭权威,还收费入园,这是自三皇五帝以来,从未有过之事啊!

任回拱手道:“大王,建德宫也是王宫,岂容寻常人肆意往来?”

杨彦摆了摆手:“孤明白你的意思,但胡虏王宫,怎配与我汉家宫室相提并论,向民间开放,并不损皇家威仪,其本质只是一胡酋住宅罢了,与其空置,背负巨额养护费用,倒不如利用起来创收。

百姓们本就对皇宫内院怀有好奇,放开参观,必观者如潮,财源滚滚而来,同时也能为襄国乃至周边带来大量人流,促进该地的经济发展,还可让人认识到羯人的奢侈与残暴,起教育和警醒作用,简而言之,向民众开放建德宫,有百利而无一害。”

二人静下心一想,好象也是,他们发现,杨彦在捞钱方面令人称绝,无论是国企,还是增值税,或是养路费的征收,无不开创了时代先河,虽然争议很大,但确实解决了困扰历朝历代的财政问题,而且还不扰民,一时之间,二人望向杨彦的目中,充满了钦佩之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