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七六五章 城下斩俘

晋颜血 第七六五章 城下斩俘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哭喊声传到了城头,石勒气的脸色发青,叫老子饶命?你娘的有没有搞错?他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曾引以为豪的大赵勇士。

这也是他没有经历过冰河边那恐怖的一幕,才没法理解俘虏们的心境变化,当时要么掉河里冻死,要么被明军杀死,身处于绝境之下,心灵崩溃了,什么傲气傲骨,全抛到了脑后,只要能活着,别说跪地求饶,就是驱赶当先登攻城,都趋之若鹜。

“二!”

“一!”

荀虎停顿了片刻,见石勒没反应,于是继续数,当一字脱口,杨彦道:“杀!”

明军将士高高举起大刀斧头,俘虏们也绝望的闭上了眼睛,城头突然传来一声喝止:“刀下留人!”

杨彦抬头看去,几名道人探出了光溜溜的脑袋,其中一人单手合什,唤道:“阿弥陀佛,贫道帛尸梨密多罗,来自于龟滋,与佛图澄谊属同乡,见过明王。”

杨彦眉头一皱。

此人在历史上倒有些名声,原是龟兹国太子,让位给其弟,自己拜入佛门,永嘉年间,由龟兹游历至中土,于建康受到了王导和王敦的称赞,庾亮、谢琨、桓彝、卞壶等名士也与他情趣相投,颇有来往,称之为吉友,后北上云游,又于襄国受石勒礼敬。

杨彦淡淡道:“原来是吉友道人,不知所为何事?”

“阿弥陀佛,明王客气了!”

帛尸梨密多罗宣了声佛号,便道:“与乐曰慈,拔苦曰悲,四无量心中之二无量也,智度论二十七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一切声闻、缘觉、菩萨、诸佛如来,所有善根,慈为根本,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又,慈悲为万善之基本、众德之伏藏!

贫道听闻佛图澄师徒受明王信重,颇为欣喜,又知明王对佛经义理多有精研,且施仁政,轻徭赋,实乃持哀愍之念以怜物之谓,既如此,何必斩杀俘囚?”

杨彦冷冷一笑,打量向帛尸梨密多罗,原来是为石勒作说客啊。

“阿弥陀佛~~”

帛尸梨密多罗又喧了声佛号,低眉顺眼,满面慈悲。

杨彦突然放声吟道:“心中鸟兽追,梦里欲魂飞,岁月日往复,风**来回,错误谁都犯,感情人莫违,道德天天讲,无暇念慈悲!”

“这……”

城上的道人们面面相觎,这首诗虽是粗俗,意思却很浅显,摆明了不会手下留情。

帛尸梨密多罗摇头叹道:“慈悲之要,全身为重,上天有好生之德,明王何必造下无边杀孽?”

“哈哈哈哈~~”

杨彦仰天大笑:“你既与孤讲慈悲,那好,孤问你,石勒于宁平城屠东海王诸子及文武官吏十余万,可曾讲慈悲?于河北奴役晋人,待之如猪犬,他的慈悲何在?其放纵石虎每破城必屠之,为何不讲慈悲?你等既为大德道人,不仅不以佛法渡化其凶戾之气,反受其奉养、锦衣玉食、助纣为虐之时,心中可有慈悲?”

“这……”

帛尸梨密多罗无言以对,现出了愧色。

杨彦暗暗点了点头,知廉耻,说明还是有人性的,不禁声音放缓了些,又道:“石氏佞佛,对大德道人礼遇有加,而你等投桃报李,对石氏苛政歌功颂德,互取所需,孤闻,当年释迦弃王位深入民间体味疾苦,终得大道,莫非吉友道人忘了释迦立沙门之本意?尔等自绝于百姓,攀交权贵岂能往生极乐?

今日孤不与你辩佛,看在佛图澄的面上,城破之日,孤也不难为你,只望你能真正潜心修佛,成就无上果位。”

“阿弥陀佛,托明王吉言。”

帛尸梨密多罗喧了声佛号,徐徐退后。

又一名僧人上前两步,施礼道:“贫道竺法和,参见明王,所谓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当日羯人亦是受尽凌辱压迫,如今不过是手段稍有过激而已,若明王肯将心比心,当能理解,现明王大获全胜,何必赶尽杀绝?贫道可代赵王作个主,若明王手下留情,河北各处十余万羯人退出中土,永生永世不与明国为敌,若违此诺,天诛地灭!”

杨彦顿时眉头一皱,讲完慈悲又来讲因果,有完没完了?

竺法和也是佛图澄的弟子,四十来岁,身材高大,面目慈悲,浑身散发出一股慈祥庄重的气势,纵然身着粗布迦衣也不能遮掩半分。

杨彦不悦道:“你沙门掺和什么劲?莫非料定孤不敢杀你?”

竺法和道:“阿弥陀佛,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轮回六趣中,备受诸苦毒,生亦何如?死亦何如?”

杨彦觉得,没法交流了。

见杨彦有些愣神,竺法和又问道:“佛亦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羯人自有可怜之处,明王何不给其改过自新的机会?”

“哈哈哈哈~~”

杨彦怒极而笑:“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有楚霸王前车之鉴,孤怎能为后世子孙遗下祸患?其实道人所言也不是全无道理,羯人曾与匈奴人为奴,匈奴南迁,带来大量羯人,因其老实勤恳,晋室王公纷纷蓄养,动辄打杀,羯人故举兵反抗,勉强算得上情有可原。

但冤有头,债有主,河北百姓何其无辜?羯人造下的滔天罪孽岂是一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能抹煞?人要为自已的恶行负责,血债必须血偿,传令,但凡河北各郡县太守县令长,有杀羯献降者,继往不究!”

顿时,石勒与城头城下的羯人的目中透出了彻底的绝望。

杨彦冷冷一扫,喝道:“斩!”

一万余名将士同时举刀挥斧,狠狠照头砍下!

那雪亮的刀光,令阳光都黯然失色,一万多道血柱冲天而起,一万多颗头颅滚滚落地,一万多具无头尸跌落雪地。

杨彦不清楚什么是冤魂不散,不过在人头落地的那一刹,他感觉到周围的温度有一瞬间的骤然下降,竟然带来了一种刺骨的寒意。

‘呵,向老子索命?老子身后站着整个华夏民族,岂是你小小羯人所能撼动?’

杨彦不屑的冷冷一笑,可这时,有尼玛尼玛嗡嗡嗡嗡的颂经声传来,城头道人们合什垂首,微闭双目,现场做起了超度!

杨彦大怒,超渡羯人?羯人该入畜生道啊,于是给荀虎打了个手势,荀虎会意的放声大喊:“羯贼伏诛,天地开颜,妖气尽扫,北国迎新!”

这一起头,由千牛卫开始,全军上下,包括羌氐全都跟着齐声呐喊,声威震天,完全盖住了城头的超渡声。

经文再也念不下去了,道人们纷纷闭上嘴巴,满脸无奈,石勒急怒攻心,扑哧一声,一口心头血狂喷而出!

“大王!”

“大王!”

左右连忙扶住。

石勒面色苍白,身形摇摇欲坠,竟似苍老了十余岁,却是强行推开侍从,摆了摆手:“孤不碍事,咱们回去,明军暂时不会攻城,横竖都是死,在明军主力到达之前,先把城里的杂人全都杀了!”

说完,便踉踉跄跄的向回走,侍从们紧紧跟了上前。

以竺法和与帛尸梨密多罗为首的道人却是相视一眼,唤道:”诸位将军请留步!“

“何事?”

几名本打算跟着石勒下城的将领顿住身形,迟疑的问道。

“阿弥陀佛~~”

竺法和轻喧佛号:“明军围城,已断了北逃之路,不知诸位可曾想过死里求活?”

几人眉头皱了皱,其中一人道:“若有活路,谁不想活?可明王在下面说的清清楚楚,又当众杀俘,怎肯给我等留条活路?”

竺法和道:“诸位将军原是卫城守军,未曾参与对明军作战,又因长期驻守卫城,并无大恶在身,若是立了功,或可得明王特赦,既便希望渺茫,但是不试一下又怎知道?”

帛尸梨密多罗也劝道:“刘曜论起作恶,并不逊于赵主,明王连刘曜及其下属都能赦免,为何独不放过赵主?据贫道想来,还是与宁平城之战有关,明王因其越府出身,必以赵主头颅平息江东士人怨恨,诸位将军何苦为之陪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