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七五四章 欲加之罪

晋颜血 第七五四章 欲加之罪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不知从何时开始,天空中飘起了纷纷扬扬的雪花,雪片落地,被染成鲜红,近乎于单方面的屠杀从清晨一直持续到正午。

地面尸体堆叠如山,血水在低洼处汇聚起来,凝成了一片片暗红色的冰镜,雪也越落越紧,渐渐地掩盖住了那遍地的死尸。

明军与拓跋氏各自收拾战场,互不干扰,但明军的人数越来越少,尤其骑兵竟三三两两的绕向后方,不知不觉中,只剩下了拓跋部在兴高采烈的争抢尸体上的财货与甲胄。

见着自已的族人乱哄哄一团,明军反而袖手旁观,惟氏心头的不安愈发强烈,她招呼上拓跋纥那,策马驰近,向百步外的杨彦遥遥拱手,放声道:“大王,既已全歼羯人,我拓跋氏也完成了承诺,依前约,可迁族人往晋阳及以北定居,妾不便耽搁,即刻回程安排此事,妾先恭祝大王势如破竹,直捣襄国,告辞!”

“诶~~”

杨彦摆了摆手:“夫人何须急于一时?孤尚有重托,灭去石氏再走也不为迟。”

惟氏顿觉心头一颤,连忙问道:“大王还有何事?”

杨彦马鞭向东一指:“孤邀你拓跋氏攻打上党三关!”

这话一出,哪怕再愚笨的人都嗅出了个中的不寻常意味,拓跋氏族人纷纷转头看去。

惟氏也心里连呼不好,这摆明了是找个借口向自己动手啊,一股浓浓的悔意急速蔓延上心头,中原人历来奸诈,自已怎会轻信了他?

强按下心里的悔恨,惟氏面现难色,再度拱手道:“上党三关处于太行深处,而我部长于马上作战,入了山,只怕战力十不存一,妾即便去了,也只是徒耗粮米,起不到作用,请大王见谅。”

杨彦冷冷一笑:“怎么?夫人不愿与我明军并肩作战?”

“哼!”

拓跋纥那怒哼一声:“我部当初与大王约定,只取并州,不涉及上党三关,现已取下并州,大王岂能得寸进尺?莫非欲背信弃义,不怕天下人耻笑?”

“大胆!”

候礼喝斥道:“拓跋氏既向我大明称臣,当遵大王号令,今大王有令,你却推三阻四,岂是为人臣子之道?或是你拓跋氏要谋反?”

惟氏面色微变,尽着最后一丝努力辩解:“大王岂能随意污人谋反?我部不从,并非不敬明国,实是力有不逮,妾请大王莫要咄咄逼人,给自已留下污名!”

“污名?”

杨彦轻笑一声:“是你抗命不遵,孤何来污名?孤给你最后一个机会,你究竟去还是不去?孤劝夫人莫要意气用事,否则将以谋反论处,格杀勿论!”

惟氏素来颐指气使,只因势不如人,才忍气吞声,这一听到杨彦的威胁,再也忍不住的怒道:“恐怕你明王早不安好心了罢?妾不远千里前来助战,不曾想,竟是圈套,呵,纵使从你之命,亦不过先登罢了,早晚一死,敢问我拓跋氏何罪之有?大王为何行此毒计?”

杨彦也不解释,有些事,能做不能说,难道他能告诉惟氏,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又或者是百年后,你的子孙中有几个杰出人物,建立起了一个涵盖整个北方的硕大帝国?

他只是冷声道:“夫人明明有心谋反,却反咬孤一口,笑话,孤与你拓跋氏何怨何仇?为何要害你?孤还指着你做我大明北方藩篱,抵挡柔然人呢,孤最后问你一句,究竟从是不从?”说着,举臂猛一挥手!

明军从东南西三个方向以步卒与床弩火炮将还剩四万多的拓跋部团团围住,另有骑兵伙同五千千牛卫合计三万多人堵住北端,羌氏二族领本部围上了拓跋氏营寨,换句话说,拓跋氏被包围了。

”上马!“

拓跋纥那忍无可忍,挥手疾呼。

众人纷纷跃上战马,悲愤的望向惟氏。

惟氏惨笑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想不到我部竟成了走狗,明王,你如此狠毒,可怕天谴?刚刚去了羯人,你便以莫须有的罪名强加于我,也罢,既便是死,也要溅你一身血!”

拓跋纥那也怒道:“明王过河拆桥,我部自是不能束手待毙,阿母,该向何处攻击?”

惟氏恨恨道:“明军骑兵装备精良,阵势严密,我若调头,必与其接战,恐怕难有人逃出雁门,只有从正面冲,才有一线生机,只要冲过去,再穿越山谷,可以投靠石勒,助他共御明军,再传檄慕容部与高句丽,乃至柔然,先携手除去此獠再说,今生今世,我与他不死不休!”

拓跋纥那猛一招手:“弟兄们,明人无义,撕毁盟约,我等岂能束手待毙?今日是死是活在此一举,随孤上,凡斩杀杨彦之者,孤敕封单于!”

“杀!”

“杨彦之,莫跑!”

轰隆隆的马蹄声爆响,四万余骑挟裹着滔天怒火疾冲而来。

“放!”

杨彦大喝。

火炮、床弩齐齐开火,拓跋氏虽是人仰马翻,却不能阻挡冲势,每个人都豁出去了。

“放!”

杨彦再喝。

夹杂着弩箭,投掷手上前,把一枚枚的火弹投出,诺大的区域,燃烧起了冲天大火,拓跋氏也混乱起来,再不复一往无前的气势,火人火马四散乱奔,阵形冰消瓦解。

战场上,炮声隆隆,弓弦阵阵,火弹不断的投掷,偶有骑兵突出重围,也被弓弩手射杀,还有人扭转马头向后奔逃,但没法冲破明军骑兵的围堵。

这是一日内的第二场屠杀,曾经屠杀者的一方,戏剧性的沦为了被屠杀者。

天空中浓烟滚滚,地面血流飘杵,满地都是尸体,荀灌现出了不忍之色,叹道:“拓跋氏死的可真冤,高高兴兴的来接收并州,竟是丧生于此,我觉得他们挺无辜的。”

杨彦点点头道:“我心里也不好受,但国与国,族与族之间,从来不存在道义,为了华夏的长治久安,为了中土百姓的和平安宁,不得不为之,灭了惟氏,拓跋部必生内乱,若干年后,我把拓跋什翼健放回去,以无上佛法,一点点的消弥草原人的血性,草原人以狼为图腾,古人能把狼驯成狗,我倒要试一试,草原人的狼性能否驯成狗性?”

荀灌又叹了口气。

“大王!”

这时,柳兰子匆匆赶来,抱拳道:“将士们找到了石弘,此子躲在死人堆里,被扒了出来。”

“哦?”

杨彦看去。

两名千牛卫拖着石弘上前,十来岁的样子,身体瘦小,颌下无毛,满脸暗红色的冰渣,相貌还算清秀,浑身瑟瑟发抖。

见着杨彦,石弘顿时跪下,磕头如捣蒜般的哀求:“大王饶命,大王饶命啊!”

“孤为何要饶你?”

杨彦问道。

石弘连忙道:“罪臣年龄尚幼,未有恶行,生于石氏,乃身不由己,况罪臣舅遐领伪朝右长史,继张宾总专朝政,罪臣可为大王修书,秘投襄国,劝舅开门献降,大王不费刀兵,轻取襄国,岂不美矣?”

“哈哈哈哈~~”

杨彦仰天大笑起来。

石弘仰起面孔,现出了希翼之色。

好一会儿,杨彦笑声渐止,问道:“你是石勒之子,如此作为,可对得起你父?”

“这……”

石弘猛一咬牙:“羯人残暴,乃蛮夷之身,罪臣以身负羯人血脉为耻,伪主虽与罪臣有生养之恩,但罪臣并不感激他,反因半身羯血难消,恨不能寝其皮,食其肉,将来大王进军襄国,罪臣愿为大王执刃,取此獠头颅献上。”

众人均是摇头。

不管怎么说,石勒是他的生父啊,你自己贪生怕死倒也罢了,又何必扯上你家老父呢?

“好,你写!”

杨彦却是点了点头,命千牛卫搬来几案。

石弘大喜,在风雪中,跪在冰冷的雪地里,端正坐姿,一笔一画的书写,异常认真。

全文足足数百字,向程遐申明大义,劝其于明军围城之时,开门献降,并道:我辈华夏衣冠,岂能蛰伏于奴焉?今王师天降,正是举义反正之时!

“嗯~~”

杨彦接过书信,大略看了一遍,点点头道:“文彩倒是不错,字迹亦尚可,既如此,孤也不折磨你了,来人,拉下去砍了,来日把此子书信与头颅一并送与石勒。”

顿时,石弘惊呆了。

直到两名千牛卫来拖他,才回过神来,凄厉悲呼:“大王饶命,大王饶命啊,罪臣真心归义,真心归义啊!”

杨彦不耐的挥了挥手:“你为了活命,出卖生父,我华夏的仁义道德未习半分,反是全盘继承了羯奴阴私残忍之凶性,孤留你何用,孤也不需要姓石的向孤投降,将来攻入襄国,自当灭羯人全族,拖下去。”

“大王,你不能如此,不能如此啊!”

石弘被拖向一边,还不时回头哀求,直到啊的一声惨叫传来,哀求声才戛然而止。

有千牛卫奉上石弘的头颅给杨彦过目,那托盘上,鲜血流淌,冒出丝丝缕缕的热气,灰暗的眸光中,充满着恐惧与悔恨之色。

荀灌摇摇头道:“石勒再怎么说,也是他的生父,又其立为世子,可见恩深情重,这等人,死了也好,既能轼父,亦能轼君,留下早晚是个祸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