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七二二章 羯赵朝会

晋颜血 第七二二章 羯赵朝会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谢谢好友川流不不息的**~~)

程遐暗暗头疼,战败的消息传来之后,他心下慌乱,颇觉前途叵测,却毫无头绪,毕竟在羯赵经营多年,自家妹妹程妃又得石勒宠爱,外甥被立为世子,不是万不得己,谁愿改投他处?

只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今他最想弄清的,还是为刘曜效力的一干晋人下场,如游子远、乔豫等重臣,也好为将来的行止定下基调。

但石勒问话,不得不回,于是借着捋胡须组织了下语言,便拱手道:“回禀主上,此战内情尚未探得,臣也不好妄作揣测,不过臣以为,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因以一时之败而气馁,眼下不免会有风吹草动,徒乱军心,故当务之急,还是以安定人心为要。”

石勒摸了摸那满把蓬松的大胡子,冷哼一声:“程卿所言甚是,传令,但凡有私议此战者,夷三族,另对阵亡将士,善加抚恤!”

“诺!”

殿下宿卫施礼离去。

石勒又看向了程遐。

程遐继续道:“此战过后,明国气势正盛,我军不可轻言复仇,应采守势,蓄养元气,观天下变局,而守御的关键在于并州,若是明国自濮阳北上,主上至不济可弃了襄国,遁入并州茫茫群山,与明王周旋,最差的结果,无非是出雁门,北奔塞外,故臣以为,明王欲攻河北,必先取并州,由井陉诸关迂回襄国后路,并州防务,不可轻忽。”

襄国就是现代的河北邢台,距离西侧的太行山脉只有百里不到,一旦明军攻取并州,出井陉诸关,可于瞬息之间断去石勒退路,再与北上的濮阳驻军合围襄国,石勒除自尽,别无他法。

“嗯~~”

石勒也不因程遐未战先言败而有所不虞,现出了凝重之色,点点头道:“以世子石弘为镇北将军,封平阳王,督并州、平州诸军事,假黄钺,替孤坐镇晋阳,赵鹿、冀保辅之。“

程遐大喜,石弘是他的外甥啊,有石弘出镇晋阳,他也有机会把手伸入军中了,当然,表面上程遐不会现出喜色,反而拱手道:”大王,世子年幼,岂能担此重任,还望大王另择良将。“

”诶~~“

石勒猛一挥手:”赵鹿、冀保皆为早年随孤之十八骑,忠心耿耿,战阵经验丰富,孤暂不求攻入关中,只望守住并州山河,渐以恢复元气,世子居之,倒也无妨。”

程遐不吱声了。

徐光跟着道:“今天下群雄,明国一家独大,想必江东残晋亦睡不安寝,大王不妨遣使秘密去往建康,或许晋主亦有联结大王之意。”

石勒心中一动,不过严格算起来,他是成都王司马颍一系,与司马越是世仇,而江东朝庭来自于越府旧将,宁平城一役,司马越下属十余万兵将被他射杀,双方已无转圜余地,因此也不说话。

“不妥!”

果然,司徒裴宪拦住道:“晋室视我如仇寇,且自恃名份大义在手,怕是宁可国灭,亦不会与大王结盟!”

石勒又望向了徐光。

徐光驳道:“天下间没有解不开的仇恨,况此一时,彼一时也,你非晋主,岂能揣测晋主之心?”

裴宪冷笑道:“晋主已与江东士人撕破脸面,双方攻伐不休,现保有之地,无非区区建康耳,即便晋主有心,怕亦是无力。”

江东的局势,建德宫内群臣多少有些耳闻,一时均是沉默不己。

中常侍严震拱手道:“臣有一策,可令晋主与大王结盟。”

“哦?”

石勒讶道:“严卿请讲!”

严震道:“眼见北风将起,大王可搜罗舟船,泛海南下,入三吴腹地,料吴郡士人必猝不及防,可突袭之,其后方一乱,前阵必然不敌,晋主可趁虚而入,击垮诸族联军,实力大增。”

“这……”

众人面面相觑,这算什么妙计?

完全看不出对自己的好处啊,更何况冬季北方凛冽,海面风疾浪大,乘船至三吴,稍不留意,便是舟毁人亡的下场。

裴宪忍不住道:“此策即成,晋主亦未必承我之情……”

正说着,裴宪灵光一现,恍然大悟道:“妙,果是妙计,晋主只须落了实惠,此情不承也得承,况江东士人必认为我军是受晋主之邀方才泛海南下,晋主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能索性与大王结了盟,共御明军。”

“哈哈~~”

程遐哈哈一笑:“大王,其实照臣看来,晋主未必会敌视大王,毕竟若无大王于宁平城诛了司马越诸子及文武百官,当今江东半壁江山,哪轮到司马睿区区宗室旁枝来坐?此父子二人嘴上喊的凶,无非是做给外人看罢了,实则内心还不知该如何感激大王呢。”

位列十八骑的刘鹰也笑着拱手:“听闻吴中富庶,臣愿为大王走一遭,顺道掠来财货女子,以资军用。”

“好!”

石勒点头道:“孤任你为镇南将军,主持南掠三吴一事,待得晋主破了各家士族,再遣使与之商谈。”

“诺!”

刘鹰抱拳应下。

……

实际上对于石勒来说,要想击败如日中天的明国,他并不抱太大的希望,唯求自保,如今南连晋室有了希望,又有并州这一退路,至不济可逃入茫茫塞北,与柔然、拓跋争雄,他还是有几分信心的,大不了重走匈奴老路,统一了塞北大草原,再瞅着机会南下侵扰,明军主力不来,则大掠一番,主力来了避而不战,哪怕今世他没有机会再入中原,但子孙后世总有机会。

念及于此,心中忧愁稍减,殿中的气氛也融洽起来。

不知不觉中,两个月过去了,关中形势大体算是稳定,于是杨彦放张骏、慕容皝与拓跋纥那各自率部离去,又因张骏作战有功,赐爵武威候,而对于拓跋纥那与慕容皝没有任何表示,毕竟拓跋纥那名义上是代王,由晋室所封,严格说起来,杨彦与拓跋纥那平级。

他只是立国,还未建朝,并受了晋室赐下的九锡,也从来没有公开发表过任何脱离晋室的言论,因此在法理上,无权废除拓跨纥那的代王之位,同时拓跋氏当家的是女主惟氏,拓跋纥那在此事上做不了主,与之多说无益。

慕容氏的情况则有些类似,慕容皝当不了慕容部的家,需要慕容廆遣使来洛阳,才能论及封赏。

在三人各自率部离去之后,杨彦又在关中呆了一个月,暂时把姚益生和蒲安留在长安,才领军回返洛阳,长安交由梁志坐镇,此人在作战方面没什么天赋,与郭诵、郭默之流不在一个档次,却胜在谨慎,做事中规中矩,由他主事关中,倒也不虞生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