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七十章 明春土断

晋颜血 第七十章 明春土断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这……”

萧鎋眉头一皱,颇觉棘手。

其实他有八成把握可以断定,萧巧娘就是他的遗腹女,可那滴血认亲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居然不准了,回家后,他还特意找了不相干的人滴血认亲,结果如出一辙。

毕竟除了滴血认亲,他没法提供别的有力证据,而且萧巧娘不认他这个当父亲的,宁可给个寒门小子为婢,也不愿归宗!

渐渐地,他绝了对萧巧娘的心思,唯盼杨彦能善待巧娘,再观杨彦之才,哪怕是寒素,也必有出头之日。

“呼~~”

萧鎋无奈的吁了口气:“事已至此,如之奈何,莫非还能封了乡人之嘴,说到底,是为兄思虑不周,小看了那个杨彦之,方有今日之苦果。“

萧绩摆摆手道:“大兄不必颓丧,弟有一法,可扭转不利乡议。”

“哦?说来听听?”

萧鎋眉眼一动,看了过去。

萧绩道:“可把巧娘掠来,调教一段时间,示之以众,介时水落石出,还有谁再妄作议论?”

萧鎋浑身一震!

讲真,在这世道,邻里乡间互相攻杀,多不胜数,地方官员也不理会,更别提掠一民女,萧绩的提议真不过份,而这的确是个好主意,掠来之后,找族中几个可靠老妪调教,不出数月,就能把萧巧娘调教的服服贴贴,再示之以人,谁敢说这不是萧家的女儿?

萧巧娘的面容与萧鎋还是有几分相似的。

只是……他对杨彦有些忌惮。

这时,他的一名侄子萧义拱手道:“大伯,隔壁丹阳李氏乃当地豪强,家大业大,已耕耘数代,虽不入百谱,却是土生土长吴人,于乡里颇有名望,与我侨人相洽甚欢,其嫡子明年当议婚嫁,若是予巧娘嫡女名份,许与李氏,可与我萧家互为姻亲,既可挽回名望,又得一强亲支援,此乃两全其美之举啊!“

萧鎋有些动心了,萧家虽入百谱,可实际上比之当地的豪强大户差之甚远,李氏他也曾有耳闻,拥有上田近万顷,每年产出不计其数,虽与丹阳大族张氏不能比,配他落魄萧氏却绰绰有余,如能真与李氏结亲,有利于萧氏融入当地,并可仰仗李氏的乡望钱粮,一解家中窘困。

同时他认为,萧巧娘嫁入李氏,显然千百倍于跟在杨彦身边当个小婢女。

不过萧鎋仍是迟疑道:“那杨彦之非是寻常人,于盐市街头颇有名望,当日去往五兵尚书府,有数百人相随,掠他婢女岂能干休?况且葛稚川颇为器重他,此事不可鲁莽。“

萧鎋的大侄子萧仁哈哈笑道:”好教大伯得知,那杨彦之曾受台省刁公征辟不至,致使触怒刁公,早于月前就把巧娘托付给了葛稚川照料,自行往北地避难,至今未归,要照侄看,北上乃是自寻死路,此人多半已埋骨荒山,而巧娘归宗合乎情理,葛稚川就算找上门来,又怕他作甚?“

萧鎋三子萧谦也道:“阿翁,儿倒是纳闷的很,这杨彦之也是个奇葩,台省以秩比三百石之记室掾征辟不至,却偏偏沉溺于街头卖弄口舌,莫非是患了失心疯不成?“

萧仁惋惜的叹了口气:”此等好事怎不落我萧氏头上,刁公亦是尘障迷眼,识人不明啊。“

“诶~~莫要妄议!”

坐上首的萧整摆了摆手,便问道:”书文(萧鎋表字),你意下如何?“

萧鎋沉吟道:”自是可行,不过须小心谨慎,莫要仓促,也莫要让人认出是我萧家所为!“

萧绩拱了拱手:”请大兄放心,此事由弟操办,必滴水不漏!“

……

建康宫室本为吴宫,名太初宫,晋灭吴时,因吴主孙皓出降,未受破坏,但是在晋太安二年,张昌起兵称汉,以石冰攻掠扬州,太初宫亦遭焚毁,而后虽有重建,却不成规模,因此晋室沿用旧吴苑城,即带有宫室性质的皇家园林,复名太初。

在裴妃于瓜步耐心等待的第三日,苑城西苑乐贤堂,晋主司马睿招见刁协、荀崧、散骑常侍卞壶,另有太子司马绍作陪。

虽然号称王与马,共天下,不过司马睿明显对琅琊王氏怀有忌惮,委重任于刁协、戴渊与刘隗,其中刁协居内朝,戴刘二人一镇合肥,一镇淮阴,呈内外相倚之势。

荀崧与卞壶则是经学传家,素来忠义,不尚清谈,与琅琊王氏、陈留阮氏、泰山羊氏,琅琊诸葛氏及江左八达等一干士人没有共同语言,不是同路人,故也得司马睿父子的信任。

刁协奏道:“若思(戴渊表字)与大连(刘隗表字)日前来函,唯盼陛下早作定夺,明年开春之前于扬州土断,臣等也好放手施为,若所料不差,可得数万丁壮,以其半数征发为兵,当可为陛下左膀右臂!“

”哦?“

父子二人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读出了一丝渴望之色。

在为琅琊王的时候,司马睿还有一点点专断之权,但是称了帝之后,反而愈发受到掣肘,这真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归根结底,是手里没有钱粮,也没有可用之兵,因此大为心动。

不过司马睿仍道:“民情如何,可有议论?”

刁协冷冷一笑:“自是有所议论,但自陛下称制以来,扬州大户隐匿人口之风愈盛,若不加裁制,天下钱粮丁户将尽入豪强之手,朝庭再无尺寸收入,亦无可用之兵,尤其是……王氏之势愈壮,大将军于大江上游随时可聚兵甲十万,故晚断不如早断,臣以决死之心行土断,望陛下勿要犹豫。“

司马睿又望向了荀崧与卞壶。

这两个也认同刁协之议,只是土断等同于与全扬州的豪强大户为敌,若是激起义愤,该如何是好?

荀崧拱手道:“臣以为,因朝庭根基未稳,当徐图缓进,否则天下鼎沸,事有不妙。”

刁协转头道:“景猷啊,形势已迫在眉睫,正如汉景削潘,早削是叛,晚削亦是叛,然愈拖,敌势愈大,愈于我不利,今若思与大连各拥兵万余,足以抵住上游来兵,陛下再下诏勤王,自有忠义之士助剿叛逆,如今切不可迟疑,当一鼓作气,否则气势一失,人心浮动,事再不可为。“

荀崧问道:“京口流民聚集,若是陛下选一腹心之臣坐镇京口,收纳流民,开垦屯田,操演精兵,不出数年自有精兵钱粮在手,介时再行土断会否更加稳妥?”

卞壶摇了摇头:“流民皆由流民帅统领,桀骜不驯,怕是无人能制,景猷此议并非不可行,而是耗时太久,变数太多,时不我待啊。“

司马绍也道:”阿翁,儿认同刁公之议,土断宜早不宜迟。“

”也罢!“

司马睿把心一横,向刁协道:”便依你,年后朕下诏于扬州土断,你须多做准备,讲明厉害,尽力安抚,务必将祸乱控制在最小范围。“

”臣领命!“

刁协出列,一躬到底。

荀崧暗暗叹了口气,他清楚,皇帝太子均是决心已下,无法改变了,于是伸手入袖,正准备把荀灌的书信奉上,为杨彦请功之时,门外却有宦人施礼道:”禀陛下,黄门侍郎虞仡并太常博士傅纯求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