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七零二章 现身说法

晋颜血 第七零二章 现身说法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好!”

杨彦道了声好:“请赵主放心,孤绝不会趁机攻城,在此指天为誓!”随即就话音一转,微微笑道:“听说长安有十来万驻军,请问赵主以区区一城,可能养的起?是否吃力?”

刘曜的心里升起了一股不妙的预感,色变道:“明王,你意欲何为?”

“请赵主稍待!”

杨彦转头吩咐道:“来人,请朱将军及所部上前!”

“诺!”

两名千牛卫匆匆而去。

众人都明白杨彦要做什么了,现出了会心的笑容,荀灌也嘀咕道:“杨彦之,你劝降倒是有一套呢,刘曜的家底要给你掏空了。”

杨彦暗道一声,我上辈子是当老师的,做思想工作能不拿手么?不过这话可不能说,只是笑笑。

不片刻,朱纪领着数百匈奴降卒来到了直城门下方,脸色都很不自然。

起初在萧关,朱纪还有一死以报社稷的激情,被俘之后,也能横眉冷对杨彦,但是水泥跪像让他知道了死亡并不是结束,而是屈辱的开始,长期的关押又渐渐消磨着他的意志,及至明军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积小胜为大胜,胜利的天平已出现了倾斜,朱纪就不得不思考起了自己的死究竟有没有意义。

死后的屈辱,家族的兴衰与一口意气作着斗争,很明显,人在冲动下,作出死的决定不难,但是冷静下来,难免瞻前顾后,即便朱纪不在乎身后名,可是家族呢?

匈奴人可不比华夏人有伦理道理约束,通常强势家主身亡,最常见的现象是族中争斗四起,内乱分裂,被外人所趁,族势就此衰落都是幸运,更有可能是永世不得翻身。

想的越多,就越畏惧死亡,好死不如赖活不是没有道理,如今的朱纪只求戴罪立功,好好活着。

对于长安的困境,朱纪也能猜出几分,不着急是不可能的,他也明白杨彦叫他来的目地,炫耀一番,动摇守军的军心士气,立了功至少可为平民,甚至还有可能封个官当当,这让他不敢殆慢,只是面见旧主,心里别扭的很。

“我等见过大王!”

朱纪咬了咬牙,领着匈奴降卒上前给杨彦施礼。

杨彦还未开口,刘曜已按耐不住的厉声怒斥:“朱纪,孤还以为你殉国了,特意加封你的族人,并为你撰写悼辞,好啊,你真是给了朕一个惊喜,你还有脸出现?”

朱纪现出了愧疚之色,目光躲躲闪闪,不敢望向城头,这倒令杨彦对他生了些好感,摆摆手道:“朱将军,有话直言便是,赵主并非蛮横之辈,当能理解你的苦衷,再让长安城里的赵军都瞧瞧,这半年来,大家伙儿过的如何。”

“多谢大王!”

朱纪称谢之后,把心一横,跪倒在地,向刘曜恭恭敬敬行了叩首大礼,这才抬头道:“陛下,这是臣最后一次称您为陛下,臣受您重托驻守萧关,理该为国尽忠,奈何于阵前,被明王生擒活捉,哎,自古艰难唯一死啊,臣还担心家人,况且石虎凶焰滔天,即便击破明军,也必赖着不走,图谋关中,与其如此,降石不如降杨,至少明王以仁义著称,不会苛待关中百姓。

其实臣明白,背主而降终是不忠,纵有万般说辞也无济于是,但明国一统天下,大势所趋,臣与弟兄们实不愿为那挡车的螳臂!”

“哼!”

刘曜冷哼道:“好你个朱纪,没想到你口舌恁的厉害,朕倒是小瞧你了,莫非你就不担心朕夷你的三族?”

“哎~~”

朱纪叹了口气:“臣哪能不担心啊,常常为此夜不能寝,幸陛下素来宽厚,不至于下此毒手,臣厚颜,请求陛下开恩。”

“哈哈哈哈~~”

刘曜怒极而笑,目里杀机迸射!

在感情上,刘曜清楚夷朱纪三族的必要性,这个先例不能开,否则投降了不受严惩,谁还肯效死作战,但是在理智上,刘曜又明白夷了朱纪三族,将会引发严重后果,眼下的长安,经不起任何动荡了。

这真是杀也难,不杀也难,在本质上,这是掌控力下降的表现,刘曜对长安的控制随着围城日久与处境的日益艰难,已经越发的薄弱。

游子远暗暗叹了口气,劝道:“请陛下念在朱将军的从龙之功上饶过他的家小,否则人人自危,必生不测啊!”

“哈~~”

刘曜吐了一大口郁气出来,不愤道:“朱纪,你来此是寒碜朕么?”

朱纪施礼道:“臣受明王之命,不得不来,还望陛下见谅。”说着,向后招了招手。

匈奴降卒列队上前,虽不敢看刘曜,但腰背笔挺,气势十足。

城头守卒看清了,曾经的同僚,个个腰大膀圆,红光满面,显然每顿都能饱腹,而自己呢,皮包骨头,面色腊黄,简直不能比啊。

刘曜气的面色铁青,一指杨彦,怒道:“明王,你如此歹毒,岂不过分?”

杨彦呵呵笑道:“赵主言重了,孤只是不忍心城中的将士挨饿,欲为赵主分担,除此再无他意。”随即便转头向一名匈奴籍军卒招了招手:“你,过来,孤有话要问。”

“啊?”

这名军卒一惊,畏畏缩缩的上前施礼:“参见大王!”

杨彦问道:“你每日能得多少食物?能否吃饱?大声说!”

“回大王!”

军卒大声道:“属下日食八升,军中每五日按什配发一只活羊,纵使前一阵子军中最为缺粮之时,也从未有过半点削减。”

此人那洪亮的嗓门传出好远,顿时,城头上方响起了咕噜噜的吞口水声音。

“日食八升,每五日还有肉吃,娘的,就算不缺粮,咱也吃不到这么好啊!”

两赵军中,普通军卒的地位高于实行世兵制的江东,但也仅是略高,出征作战所得大部分要交给部族头人,自已只能留下极少的一部分,小小的改善下生活,而守城军连这小小的改善都可望而不可及。

其实不管哪一族,能过上好日子的永远只是少数上层精英,更多的普通族人只是个工具而已。

城头守军直勾勾的盯着昔日的同伴们,那粗壮的身躯,红润的面庞让他们羡慕向往,如果不是刘曜就在眼前,说不定都会有人大声叫嚷着投奔明军,城头随之荡漾起了一股不安份的气息。

杨彦又得寸进尺的继续问道:“你再说说,孤攻打羯军营寨,可有使你等前去送死?”

这人应道:“大王对降卒一视同仁,分配的任务与各部相差不大,说不上谁难谁易,咱们都很感激呢…….”

“够了!”

刘曜吼道:“明王果然好算计,这一手不战而屈人之兵当真是炉火纯青啊!”

杨彦向上拱了拱手:“赵主过奖了,上天有好生之德,人有侧隐之心,请赵主勿要动怒,现时辰已不算早,争取今日让饥民悉数出城,有劳赵主费心,另请赵主只打开靠近建章宫一侧的雍门、直城门与章城门,组织百姓有序出城,孤最后重申一遍,决不会趁机攻打。”

说着,杨彦向回喝道:“着于将军、张将军率本部出寨至建章宫外围列阵防御,严防石虎趁火打劫,其余人等,升火造饭!”

“诺!”

数名千牛卫纷纷向回奔走。

“哼!”

刘曜重重一哼,大袖一甩,径直而去。

不多时,长安饥民纷纷得到了允许出城的消息,均是喜极而泣,更有人已经是奄奄一息了,乍一听这惊天喜讯,竟然一口气没喘上来当场身亡,喜事变成了丧事,这恐怕是杨彦始料未及。

刘曜也留了个心眼,凡出城者必须两手空空,城中军卒官吏及其亲眷不许离开,这是他赖以翻身的力量。

到目前为止,杨彦虽未尽得关中土地,却得了关中九成以上的人口,他不缺土地,在兵荒马乱年代,人口是最宝贵的资源,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要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