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六六四章 杨彦到来

晋颜血 第六六四章 杨彦到来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谢谢好友情无伤月的**,好友喵大558的两张**和000大赏~~)

于药那路自誓师出征之后,仅五日抵达散关,劝降无果,于是架起火炮,日夜不停轰击,关城半毁,又趁夜派遣赶死队炸毁关门,当夜攻占散关。

休整一日,全军向陈仓行进,因散关失守,陈仓开门献降,随即一路东行,又因突降大雪,气温骤降,于药判断石虎必将渡河,很可能会派出前锋抢占建章宫遗迹,因此丢下大队,与张骏各率一万精骑先行一步,步卒与辎重随后行来,日夜兼程,终于赶到了长安城下。

峣关明军抢先占了建章宫西部让他松了口气,也是个意外之喜,至少有了落脚点。

“本将星夜兼程,仍是来晚一步,还多亏了女郎与梁将军先见之明啊!”

安排过了军卒,于药与张骏赶来和荀灌见面,颇为后怕的拱了拱手。

荀灌心情倒是有些复杂,作为荀家人,她自然希望荀虎、荀豹等旧部在杨彦麾下占据高位,但是荀虎成了杨彦的侍卫头子,荀豹于杨彦不在时,替之镇守国都,而荀华又因产子,久处建康,女亲卫由柳兰子掌握,在外东征西讨的,几乎看不到荀家人的影子。

在她看来,杨彦是在逐渐与荀家撇开关系,虽然她理解,作为一国之主,必须要与过去作个决裂,疏远荀家人是不得不为之,但心里就是不大舒服。

“于将军不必客气,灌无非是早来一步,凑巧罢了,既然于将军来此,那我等也可放松了,此处便由于将军主持罢。”

荀灌虽然心里暗哼了声,可到底是高门士女,涵养还是有的,表面不露分毫,以一如即往的利索作风对于药说道。

于药松了口气,明军中,除了荀豹,就是他最大,可碰上荀灌他也头疼,当初杨彦未发迹之时,还得尊称荀灌一声女郎呢,好在荀灌识进退,没让他为难。

‘哎,大王啊大王,此次荀家女郎主动前来,心意已明,您可得把她拿下啊!’

于药暗暗叹了口气,他的想法很很简单,只要把荀灌变作了杨彦的妃嫔,不就可以避免这种尴尬见面了么?

说起来,荀灌在明军中没有任何事职,将军号与印绶来自于晋室,她是司马氏朝庭的将军,杨彦也不可能给荀灌授予任何职务,荀灌等于是白身领军前来。

“那于某就却之不恭了。”

于药干笑着拱手。

……

又是四日过去,这四日里,明军与羯军泾渭分明,互相戒备,偶有试探性的冲突,双方各占一半地盘,等待着杨彦和石虎到来。

这日,于药丢在后面的军卒也赶来了长安,于建章宫遗迹里安营扎寨,当日正午,石虎大队也赶了过来。

杨彦则是知道了建章宫遗迹占了一半,倒不急了,全军缓慢前行,也于五日后的正午,抵达了位于长安西北五十里左右的渭城(今咸阳市渭城区)。

赵国胡汉分治,于渭城置单于台,分左右贤王,各领晋户二十余万专事农牧生产,每万户置一内史,共内史四十三人,总人口百万以上。

但是随着明军与羯人相继入关,赵国站在了生死存亡的边缘,再无心思去理会晋户,守军要么躲回长安,要么自动溃散,单于台名存实亡,晋人纷纷逃亡,绝大多数往西投奔了明军,小部分逃入长安,另有一部分游荡在关中大地,成了难民。

这也是杨彦行动迟缓的根本原因,过了韦氏坞堡,就遇见了一**的难民潮,又不可能置之不理,只能分出人手,一路安置,并开始招降沿途郡县,另在渭城耽搁了一天,当赶到长安之时,已是十二月份。

长安城下,及建章宫东侧,金鼓齐鸣,石虎不敢轻视杨彦到来,正调动兵马,寻找可趁之机。

明军也不敢怠慢,紧紧依托着遗迹西侧,以车辆布阵,火炮,床弩皆推到外围。

“参见大王!”

于药、梁志众将于遗址外出迎。

“好,诸位辛苦了。”

杨彦一一扫视,点了点头。

于药面带愧色道:“我等未能竞全功,被石虎占了一半建章宫,请大王责罚。”

“哈哈~~”

杨彦哈哈一笑:“此事怪不得你们,要怪就要贼老天,黄河封冻比往年提前了一旬左右,打乱了孤的布署,而今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很不错了,来日方长,不急于一时,石虎可有来攻?”

于药道:“石虎攻过一次,他虽有二十余万大军,但处处残垣断壁,难以发挥人多势众的优势,且大王又兼程赶来,他不敢过于深入,在弟兄们以弓弩打退,死伤了近三千人之后,再未来攻。”

杨彦又问道:“我军伤亡如何?”

于药重重叹道:“羯人悍不畏死,鲜卑人也不得不尽全力来攻,我军将士死亡六百余人,重伤致残百多人,轻伤接近四百!”

杨彦顿时目光一凝!

依托有利地形处于防御一方,又有床弩火炮,还死伤如此之多,既反映出了战况之惨烈,也从中看出,这几年来,羯人的战斗力并未下降,甚至还有所提升。

杨彦望向了东面的残垣断壁,整个上林苑地区遍布宫殿遗迹,石虎来攻,付出大量伤亡未能寸进半步,而自已去攻石虎也将面临着同样的局面。

突的杨彦登上高处,举目张望,只见建章宫东部与已方一样,扎满了重重帐帷,中间似是有所默契,有一里左右的隔离带。

向前再看,数座大营横亘于长安西北,与建章宫驻军紧密守望,互为倚角,与料想中的石虎驻于灞上不符,显然未能全据建章宫迫使石虎把营寨西移,以护住前沿阵地,由此也可看出,石虎还是颇有章法的。

如今的形势是,明军依托建章宫西侧遗迹立两寨,而石虎据建章宫东侧环长安西北分立数寨。

对形势有所了然之后,杨彦跃了下来,问道:“石虎如此托大,莫非不惧孤与刘曜里外夹击?呵~~盟约的唯一用处,便是用来撕碎,孤不信石虎不明此理。”

于药迟疑道:“末将也觉得奇怪,但是仔细观察,发觉赵军的面貌已不大如前,虽然刘曜打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心思,可此事稍有行差踏错,便是万劫不复之祸,况且自石虎入关以来,关中遭致大难,无数难民逃入长安,守军见此惨相,未必再有信心,故石虎才敢仅以数万骑护住后阵!”

杨彦拿起望远镜,望向了远处的长安城头,夕阳的余辉恰好洒落在守军的脸上,映衫出了那眼角眉梢间的惧色,分明是胆气已丧,然后望向了荀灌。

“哼!”

荀灌哼了哼,既不上前,也不施礼,只是一双妙目打量着杨彦。

说实话,见着荀灌,杨彦还是很欢喜的,但同时,在这种情况下与荀灌见面,又颇为辞穷,虽然他自认口齿伶俐,可是一方面几年没见了,再是稳固的友谊都会有生疏感,更何况荀灌还是女的,不象男人,哈哈大笑,来个拥抱,生疏感立刻消散,另一方面,周围的人太多,很多话说不出口啊。

偏偏荀灌也不说话,似乎就等着自己前来。

‘罢了,罢了,自己是个男人,和她计较什么呢!’

”好久不见,荀公可好?“

杨彦微微一笑。

”家君安好!“

荀灌点了点头,便道:”本来我以为,几年没见你,你会有大的变化,但如今来看,依然和当初差不多,你也不小了吧,为何不蓄须?“

”这……“

杨彦愕然。

周围众人,也是目瞪口呆,不过再一想,是啊,大王为何不蓄须?

其实杨彦也不是完全不蓄须,上唇留了两撇浅浅的八字胡,下颔则是刮的干干净净。

可别小看刮胡子,在当时的物质条件下,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能力给自己刮胡子,于是蓄须成了审美,杨彦不厌其烦的刮胡子,主要是现代人不习惯留胡须,八字胡还是照顾到古人的审美才得以幸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