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六五六章 兵发萧关

晋颜血 第六五六章 兵发萧关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任皇后就象是陷入生死轮回,两个男人在她的脑海中不停的变幻,一个是被她所欣赏和钦慕的男子,英俊潇洒,风流倜傥,那形象深深的刻印在了她的心里,她的心门已为之敞开,哪怕明知是一场苦恋,不可能有结果,也愿意为之守住贞洁,或者说,是守住自己内心的底限。

另一个是她的夫郎李雄,年老肥胖,昏庸好色,夫妻感情在漫长的岁月中被消磨殆尽,却恪于礼法与道德观,没法顺从本心去离弃这个男人。

内心的挣扎与左右为难,给她带来了无边的痛苦,更不知道该怎么办,整个人如行尸走肉般靠在墙上,目光呆滞,浑然不顾那淌满了面庞的泪水。

不知是什么时候,屋外重归了安静,任皇后也渐渐地回过了神,想着自己差点就因怜悯和自卑放李雄进屋,不由暗道一声侥幸。

是的,如果被李雄沾了身子,她再没脸去面对内心中的那个他,可是身为有夫之妇,心里装着另一个人,又让她觉得羞耻。

‘难道自己真是个水性杨花的女子?’

任皇后幽幽叹了口气,因布满泪痕的原因,脸庞不大舒服,她把耳朵贴上门,仔细聆听了片刻,确定屋外无人,才搬去衣柜和梳妆台,打开了门,准备取点水洗个脸。

却是脚刚迈出,就见着李卉儿站在她自己的屋口望向自己,那大眼睛忽明忽暗,似有所察!

顿时,任皇后如遭雷击,俏面一片惨白!

李卉儿是自己名义上的女儿啊,将来多半要许给明王,而自己是她的母亲!

……

不知不觉中,又是五日过去,这五日里,明军频频调动,为出征做着最后准备,李雄或许是觉得那晚过了,没再骚扰任皇后,却多了些嘘寒问暖,试图重拾夫妻之间的温情。

但变了心的女人,八匹烈马都拉不回来,任皇后神不守舍,尤其怕见李卉儿,能不出屋,尽量不出屋,总是把自己锁在屋内,让李雄有力无处施,直到第六日清晨,也即十一月一日,任皇后终于带着换洗衣服出了屋,因为这一日,大军将正式开拨。

明军十三万人马,杨彦留两万驻守上邽,并任郭默为秦州刺史,总揽全军后勤,郭默喜不自禁,当场立下军令状。

另十一万人马,加上凉州、羌氐联军三万五千,兵分两路发往关中。

南路以于药为领军大将,率两万骑、三万步卒和炮兵、部分随军保障人员及工匠,与张骏的凉州军合计六万五千,目标是往东四百里的散关。

散关为关中西面门户,得名于周朝散国之关隘,散关山势险峻,层峦叠嶂,号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历来为川陕咽喉,过散关经扶风、始平两郡,可直达长安。

另一路由杨彦亲领,率两万骑,四万步卒与羌氐两万精骑攻打萧关。

萧关位于上邽北偏东七百里,隶属雍州安定郡,是关中的北大门,萧关并非如阳平关、剑阁等作为一个关塞存在,而是以秦长城为基础,依托秦长城修筑的城镇堡寨,有点类似于青州的穆陵关,过萧关折向东南,经安定、新平、冯翊可抵长安。

两军约定于长安城西的上林苑旧址、建章宫废墟会师。

北路军人数略多于南路军,又有千牛卫存在,战斗力还要强一些,这倒不是杨彦厚此薄彼,而是关中大族林立,刘曜做不到全控关中,扶风、始平两郡大部由当地大族控制,据杨彦估计,大族即便不来投,也未必敢于与明军为敌,多半采观望态度。

以日行八十里的速度,经十天长途跋涉,萧关那雄伟的身姿展现在了眼前。

十一月中,北国进入了隆冬时节,大地覆盖着残雪,千里不见人烟,只要再有一次冷锋南下,黄河随时会封冻,羯人与鲜卑人将由蒲坂踏冰强渡黄河,杨彦心知拖不得,眼下抢的就是时间,在全军安营扎寨的同时,便领着千牛卫去往萧关主隘探查地形。

萧关位于六盘山东麓的天然峡谷内,虽非绝壁,却险峻雄奇,四周雄峰环拱,深谷险阻,关南有泾水流过,极其易守难攻。

当杨彦一行数千骑出现于关下之时,关城周围果儿山、玉皇山、城东塬,三座高峰上的烽燧燃起了冲天狼烟,关城则金鼓齐鸣,三大烽燧与数座城障遥相呼应,把关城围在正中,高下纵错构筑成一立体防御体系。

欲攻关城,必先破烽燧,而烽燧建于制高点,常规攻打的难度,或许比不上攻打武关,却绝不逊于出岐山道,好在烽燧狭小,仅能驻两三百人。

《汉乐府.鼓吹曲》有云: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堠多,五营屯北地,万乘出西河。

寥寥数语,道尽了萧关之险。

杨彦率部止于果儿山烽燧,向上唤道:“孤乃明王,请朱将军出来答话!”

萧关守将是赵国平南将军朱纪,此人曾是刘岳旧部,在刘岳弃武关逃回长安之后,刘曜调朱纪驻防萧关,约有兵力三万。

城头军卒纷纷现出了紧张之色,赵军与明军作战,一败再败,连失南阳襄阳,再失武关秦州,明军又驻于峣关,威胁长安,连续数年,刘曜都不遗余力的攻打,不仅没能攻破峣关,反于关城下,伤亡达数万之巨。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匈奴人的嚣张气焰受到沉重打击,不敢再对明军有任何轻视,甚至还有些恐惧,毕竟匈奴人自比为狼的子孙,而狼虽然凶狠,可是别忘了,狼没有虎的尊严,没有狮的威武,也没有豹的傲骨,这是一种欺软怕硬的生物,把狼驯服了,不就是毛茸茸的泰迪么?

一名将领探出头来,警惕的应道:“请明王稍待,本将这就给朱将军传话。”

杨彦于关下耐心等待,不片刻,一员须发皆白的老将从烽燧探出了头,向下略一拱手:“某朱纪,明王何事而来?”

朱纪是刘渊旧臣,历仕刘聪、刘桀、于靳准之乱中,仓皇奔逃,途遇刘曜,劝刘曜登基,并归顺刘曜。

朱纪那不友好的态度,让杨彦心里格登一下,但是他骑虎难下,总不能一言不发就走吧,于是沉吟道:“朱将军,孤不与你废话,赵主失德,关中民不聊生,而我大明励精图治,国势渐强,一统天下指日可待,孤今率十余万大军前来,莫非你凭这小小的萧关能阻住孤?

孤劝你及早出降,孤不问族类,既能善待羌氐,亦能善待于你,及萧关守卒。”

“哈哈哈哈~~”

朱纪于城头哈哈大笑:“鹿死谁手,犹未可知,明王说此大话,不嫌太早?”

杨彦微微一笑:“赵主之倚仗者,无非羯人与鲜卑人,今二者屯兵于并州,一旦黄河封冻,将即刻南下,羯人虎狼之性,鲜卑人狡诈如狐,纵使打退了孤,关中还会再为刘曜所有么?以刘曜与石勒之宿怨,落于石勒之手,必族诛,而孤向来慈悲为怀,只要刘曜献长安出降,至少会给条活路。”

城头军卒一片默然,他们对于当今的局势并不是不了解,曾经的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已随着国势的颓败,演变为了一座巨大的牢笼,国中充满着悲观、绝望的氛围。

朱纪心神也有些震动,但他是匈奴刘氏的四朝老臣,又是地道的匈奴人,岂能因杨彦一言而降,当即哼道:“明王先破了老夫这萧关再说大话也不迟。”

杨彦淡淡道:“朱将军,可知孤为何将攻赵之机定在冬季?若是孤今冬不来,莫非明春,黄河解冻就来不得?”

“这……”

朱纪现出了惊疑不定之色。

是啊,统一天下又不是迫在眉捷之事,因从并州南下须渡黄河,而明国有大量水军,完全有能力于黄河解冻之后阻羯人与鲜卑人于黄河以北,再以大军伐赵,岂不是更见稳妥?

“哈哈哈哈~~”

杨彦也哈哈大笑道:“一网打尽,岂不快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