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六五零章 姚蒲来投

晋颜血 第六五零章 姚蒲来投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谢谢好友书友01811170810454的500大赏,好友狂龍風暴的两个打赏,好友三峡农夫的**~~)

和亲与正常的婚嫁有着截然不同的本质,和亲和亲,重点在一个和,此和并非和和美美之和,而是求和,因求和而嫁过去的女子,地位比之妾氏都有不如。

刹那间,姚湘俏面煞白,眼泪水蓄满了眼眶。

姚弋仲看着爱女的失魂落魄模样,内心不忍,但是为了部族,他不得不献女求和,只得硬起心肠挥了挥手:“为父知委屈了你,可你诸妹均未长成,使假女送于明王,恐被觉察,横祸上门……”

“别说了!”

姚湘打断道:“小女明白阿翁的为难,若能部族无恙,既便牺牲又能如何,请阿翁择日将小女送去罢。”

说这话的同时,姚湘就觉得自己的心已经死了,心里也对杨彦充满着恨意,纵使你得到我的身子,也别想得到我的心,与你洞房花烛的,只是一具行尸走肉!

对,自己就要做一具行尸走肉,恶心不死你!

……

三日后,姚弋仲带上姚益生,和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姚湘,十余车嫁妆,数十名随从,向着上邽行进,由南安到上邽约三百里,用了五日时间,入了上邽城,求见杨彦。

“哈哈哈哈,孤怎说大清早就有喜鹊流连于家门,原来是姚公来访啊,请进,请进!”

杨彦亲自出门来迎,哈哈大笑着,一副熟络的模样。

姚弋仲父子受宠若惊,连呼不敢。

姚湘则趁势望了眼杨彦,倒是生的一副好皮囊,但是一想到自己是来和亲的,那人更只是若有若无的瞥了自己一眼,似是不大在意的样子,又不禁心头怨气渐生。

车辆和随从留于院子,父子三人被杨彦引领向了郡牙大殿,刚一踏入,姚弋仲不由一怔!

他看到了蒲洪,正笑咪咪的望着自己。

蒲洪是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陇城)人士,位于上邽以北百里,是氐人部落小帅蒲怀归之子,论起家世,远不如自己,却和自己一样,于乱世中自称护氐校尉、秦州刺史、略阳公。

同时在坐的还有蒲洪弟蒲安,蒲洪**蒲玉。

该女和姚湘年龄差不多,合称陇右草原上的两颗明珠,此时亦是打扮的花枝招展,低眉顺眼的敬陪末席。

这他娘的,不就和自己的阵仗一样吗?

难道蒲洪这老鬼也是来送女的?

“呵呵,原来是扶风公!”

蒲洪遥遥拱手,眼神中流露出一种你来晚了的讥讽之色。

“哼!”

姚弋仲暗哼一声:“蒲广世(蒲洪表字)刚来不久罢?”

“呃?”

杨彦眼珠子一转,他听出了个中蕴含的火药味。

姚弋仲分明是暗指略阳距上邽仅百里,而南安距上邽有三百里之遥,蒲洪却与他姚弋仲同一天到达,显得他姚弋仲更有诚意啊。

实际上二人只是前后脚之分,蒲洪案上的茶水,还未凉呢。

“来来来,姚公请坐!”

杨彦招呼着姚弋仲三人在蒲洪对面坐下。

有蒲洪在场,姚弋仲也顾不得脸面不脸面的问题了,待女千牛卫奉了茶之后,首先道明了归顺的来意。

“好!”

杨彦叫了声好:“虽然天下动荡,始自于汉末黄巾之乱,但河西陇右,自后汉中叶时起,便战火连连,汉羌氐诸族不得安宁,孤常常思考,何以至此?

众所周知,华夏源于黄帝,而黄帝出于古羌部落,上邽正是黄帝的诞生地,今羌乃古羌后裔,故晋羌实乃一家也,属兄弟之份。

而氐羌,同源异流,殷和西周时期,氐尚未从羌中分化出来,《尚书牧誓》提及,商末,周率蜀、羌、髳、微、卢、彭、濮人伐商,有羌无氐,及至周甲骨卜辞中,已出现氐字,故至迟于春秋战国时期,氐始自分流于羌,不知二位可有异议?”

蒲洪浑身微震,拱手道:“汉晋视我氐羌为夷狄之流,甚鄙之,而大王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两次强调汉氐羌份属兄弟,老夫不胜感激,若后汉、曹魏与晋室能稍稍善待我氐羌,关西又何苦战乱数百年之久,你杀我,我杀你,何时是个头啊,莫非我等就不愿与汉人晋人和睦相处?莫非就忍看族中妇孺死于铁蹄之下?毕竟氐羌非是匈奴、羯人那等天生残暴之辈。

今明王所言,如明灯亮悬关西,想必羌氐各部闻之,必欢欣鼓舞,老夫何其有幸,能于乱世中追随明主,今以誓从明王,放下与晋人间的芥蒂,和睦相处,世代交好!“

这话正是姚弋仲想说的,却被蒲洪抢了先,心中颇为不愤,而以他的傲气,也不可能说出类似的话,于是哼道:“明王虽是一番好意,但羌人习俗,颇为晋人不齿,既便放下仇恨,亦非轻易可得认同。”

羌氏什么部落形势,逐水草而居,以及各种婚嫁习俗在礼乐崩坏,思想体系正在重塑中的晋代都还好说,毕竟很多江东名士以狂诞不经为荣,其惊世骇俗程度,远超羌氐,但是羌氐最为人所诟病的习俗便是火葬。

无论士人多么狂放,都讲究落土为安,不是客死他乡,尸骨难以运回,没有谁会选择火葬。

杨彦沉吟道:“晋地尚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又何况远离中原数千里之遥的关西?姚公请放心,凡明国境内,皆为明人,而明国兼蓄包容,有容乃大,只要不是伤风败俗之恶习,均可以寻常视之。

今两位来访,孤喜不自禁,便请姚公出任南安太守,平西将军,蒲公出任略阳太守,安西将军,将来若有功劳,可因功晋爵,不知两位意下如何?”

“哦?”

蒲洪与姚弋仲相视一眼。

这两人,一个秦州刺史,略阳公,一个雍州刺史,扶风公,听着来头好大的样子,可这是自封的,没有得到任何权威政府的承认,而杨彦的封赐,是实打实的官方身份,从此之后,就是明国的太守了,秩比两千石的出身,按照杨彦在洛阳的承诺,将来是入朝为官的。

虽然有了限制,不能自由自在的为所欲为,但如果杨彦真能视羌氐为一家,能和和平平的过日子,谁又愿意把脑袋别裤腰带上呢?

再看看李雄,看看杨难敌,自己至少是个职官,已经好多了。

“多谢明王!”

二人同时拱手称谢。

杨彦笑呵呵的摆了摆手:“还望两位匆忘民生之艰,多做造福于民之事,毕竟民众只有富裕了,方会感念朝庭恩德,孤初来乍到,对羌氐多不了解,不知近年来收成如何,普通牧民可能饱腹?”

姚戈仲现出了忧色,叹了口气:“谢过大王关心,不瞒大王,去岁冬季严寒,族里牲畜冻毙颇多,虽今夏尚算丰收,可若是今冬再遇上连续大雪天气,怕是不乐观啊!”

去年冬季,连温暖的成都平原都下了大雪,陇西的严寒自是不用多提,实际上羌氐处于半游牧,半农耕状态,本是比较适宜的,奈何受小冰河期影响,黄河以南至泰山以北都退化成了草场,更别提秦雍等西北苦寒之地。

杨彦点了点头,沉吟道:“如今孤须全力备战……这样罢,若是今冬再有风雪灾害,孤哪怕抠,也要抠出部分粮米接济于你二族,无论如何,总得挨至明年春暧花开时节。”

姚戈仲和蒲洪现出欣喜若狂之色,感激拱手:“老夫就替族人谢过大王恩德。”

杨彦素来有重信义的美名,既然有了承诺,那么今年部族撑过严冬的把握将大增。

“诶~~两位这可见外了。”

杨彦摆了摆手,便道:“不过两位可曾想过,既使今年挨了过去,那么明年,甚至后年再碰上连天大雪又该如何?总不能次次都由孤来接济,一次两次倒没什么,但次数多了,恐怕洛阳那几位会有微辞,也于羌氐融入明国大家庭极为不利。”

“呃?”

二人挠了挠脑袋,为难道:“这个……秦州土地日渐荒凉,这几十年,又天灾不断,不知大王可有法子教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