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六二六章 李雄败逃

晋颜血 第六二六章 李雄败逃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不好!”

见到这一幕,紫云山顶的公卿权贵纷纷色变。

李雄更是天旋地转,两眼发黑,面如死灰,失魂落魄的直挺挺站着。

“仙师,仙师呢?”

李雄又喃喃,目光向对面搜索,可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张昭成了。

他不敢多想,连道不可能。

但旁人不装糊涂,范贲便向左右问道:“可曾见到仙师?”

左右茫然道:“仙师刚才还在那儿,咦,怎么不见了?”

李雄顿时如遭雷击,很明显,张昭成已逃之夭夭。

“陛下,陛下!”

这时,高定领着几十个僚人上了山,大吼道:“明军就要来了,我等死战,料难抵敌,还望陛下速作打算啊!”

高定作僚人装束,又浑身浴血,后背还插着支箭,状如恶魔,李雄的妃嫔不禁啊啊惨叫。

“活捉李雄,活捉李雄!”

山下有呼喝声传来,密林中,时不时就轰隆隆巨响,土石纷飞,树木枝叶断折,甚是吓人,还有密如蚁附般的明军在奋不顾身的向山头攻击。

“陛下,速退啊!”

范贲等一众豪强拉住李雄大叫。

李雄却如行尸走肉般,目光呆滞。

江州的失守使他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与这十几年来的顺风顺水、歌舞升平形成了强烈反差,今次孤注一掷,以重兵防守龙泉山实为无奈之举,从来没听说过,守龙泉山就能守住成都,可是哪有别的法子呢?

如今败相已现,让他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张昭成的背弃则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山顶的公卿们心急如焚,架住李雄转身就跑,只要从山后小道下了山,即可逃回成都,至于回去之后该如何,这不是现在需要考虑的。

“陛下,等等妾,等等妾!“

”陛下,别丢下妾啊!“

一众妃嫔也哭哭啼啼的跟在李雄后面,走一路哭一路,梨花带雨,惊惧交加,不过处在生死关头,没人怜香惜玉,均是急匆匆的奔向下山小径。

却是突然之间,有沙沙声响起,密集的冰粒子从天而降,迟到的大雪竟然不期而至。

如果是单纯下雪,对于追击不会有太大影响,可是下冰不同,用不了多久,整个龙泉山将又湿又滑,难以行走。

”娘的!“

杨彦忍不住一拳捶上了树。

今日是活捉李雄的最好机会,可突如其来的冰粒子成了李雄逃跑的最佳掩护,冰粒子异常密集,山上的温度又低,落地几乎不化,恐怕抢上山之时,地面将一片雪白,滑不溜脚。

与杨彦的无奈相反,李雄一行喜从天降,这简直就是救命冰!

钱凤从旁劝道:”大雪虽说来的不是时候,但李雄败亡已定,无非是多活几日罢了,今龙泉山既破,成国上下人心浮动,大王当占住山头,待得天气好转,兵围成都亦不为迟。”

“嗯~~”

杨彦点了点头,向魏乂道:“孤任你为汉安太守,给你五年时间,收拢僚人,改土归流,若做的好,孤调你进洛阳,你意下如何?”

“改土归流?”

魏乂挠了挠后脑壳,不解的喃喃。

杨彦哈的一笑,那时还没有改土归流的概念,于是稍稍解释了下。

改土归流在本质上是把羁縻纳为直接统治,夷民须缴税服役,当然了,杨彦目前并没有向西南腹地推广的意思,主要是普遍的生产力还没有达到全面改土归流的水平,汉安则是是个特例,本来当地的田亩就不属于僚人,僚人又是战败的一方,自然没可能纵容。

魏乂闻言大喜,这就是送上门的功劳啊,当即重重一拱手:“请大王放心,若是五年还不能改土归流,末将愿提头来见。”

杨彦笑着摆了摆手:“孤没那么暴戾,最多罢你的官,好了,你本是南蛮校尉,有处理西南夷纠纷的经验,不过孤提醒一句,在汉安,我大明势强,没必要过多迁就僚人。”

“末将谨记!”

魏乂肃容应下。

钱凤却是暗叹一声,他原想谋汉安太守,表现自己的能力,毕竟跟在杨彦身边做谋士,实在是没什么前途,但杨彦中意的是魏乂,他能说什么呢?

“大王,大王!”

这时,郭诵惊喜的叫唤传来,杨彦转头看去,郭诵身后跟着几个军卒,抬着具血肉模糊的尸体。

郭诵拱手道:“司马玖被象群践踏而亡,这是将士们捡到的尸体,经辨认印信,理该是司马玖。

这具尸体惨不忍睹,脸都被踩烂了,明光铠的甲片有部分陷入了肉中,杨彦大略翻看了下印信,确认是司马玖,不禁叹了口气。

司马玖是晋室远房宗亲,就任宁州刺史形同于流放,而宁州大部为西南夷,司马玖真正控制的,只是州治兼建宁郡治味县(今云南曲靖),及周边的小部分范围,本身实力不强,由此也可见司马玖必是许下了天大的好处,才说得西南夷协同出兵。

而今大败突来,不仅是司马玖魂归地府,宁州西南夷也损失惨重。

这倒是让杨彦心中一动,问道:“我欲以你就宁州刺史,你可愿留在西南蛮荒之地?”

“诵领命!”

郭诵毫不迟疑的施礼应下,毕竟宁州再偏远,可宁州刺史是秩比两千石,而他才三十不到,按刺史太守五年一任的规定,五年之后正是年富力强之时,只要小有成绩,就可调离宁州,要么回洛阳,要么去中原江东的富庶大州,因他的起点是秩比两千石,调任别职,必是真两千石,甚至加侍中头衔,这是锦绣前程啊。

除了不开窍,没有谁会拒绝这份任命。

钱凤眼里的羡慕之色更加浓烈。

杨彦点点头道:“魏将军将任汉安太守,负有改土归流之任……“

向郭诵简要介绍了改土归流,杨彦又问道:”你去宁州如何施政?”

“这……”

郭诵不敢殆慢,寻思良久,才道:”汉安地方狭小,多为平地,且酋帅高平既便不死,也难以为祸,而宁州不同,地处偏远,山地林立,满目皆夷,故末将以为,暂不宜于宁州推行改土归流,应以静制动,可这并不是指无所事事,末将将采以下三策。

其一,打探摸清各夷酋底细,或分化之,或挑拨之,削弱其实力。

其二,逐渐招纳贫苦夷人,给田地,去其俗,归化为明人,积蓄力量。

其三,采益州之资与宁州夷人公平交易,宣扬王道,使之渐渐归心。“

”嗯~~“

杨彦满意的挥了挥手:”待孤破了成都,你就领万卒去味县上任,先把司马玖葬了罢。”

”诺!“

郭诵躬身施礼。

……

冰粒子越下越急,虽然李雄跑了,但更多的成军将士包括大部分僚人跑不掉,都不用明军入山搜索,天黑之前,纷纷出山投降,否则窝在湿滑的山里,既便不摔死,也会活活冻死。

天气愈发恶劣,到上半夜,飘起了鹅毛大雪,山头一片白皑皑,这样的天气,杨彦不可能翻山进逼成都,除分出部分军卒扼守山顶高地,全军于山脚驻扎下来。

据统计,成军的主力几乎丧失殆尽,连同僚人男女老少,近十万人投降,这让杨彦想起了花蕊夫人的名句:十四万人齐解甲,竟无一个是男儿。

不过这对于杨彦是好事,魏乂也得了杨彦的授意,提前进入太守角色,把成军中原属于蜀中各豪强的部曲佃户单独甄别出来,与僚人混在一起,给田授地,抓紧时间安置,并承诺将来会把他们的家眷送来汉安,与之团聚。

这部分人中,至少有半数是汉安本地人士,因僚人侵占土地,又性格软弱,不敢抗争,被迫远走成都,成了豪强大族的佃户,今回归故土,自然是乐意的。

大雪下了两日,杨彦又多等了几天,待得积雪化去,才领着军卒,翻越龙泉山,而成都,只在山那边的二十来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