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六一九章 成国朝会

晋颜血 第六一九章 成国朝会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谢谢好友天体运行论的两张**,好友浪里小白龙的**~~)

巴东虽为巴东郡的郡治,但群山环绕,往来不便,城内羌、氏、巴、晋与西南夷混杂,杨彦暂时没有大动干弋的意思,在北方推行的占田制并不打算在南方强制推行。

毕竟江北才是明国的基本盘,又被战火摧残过,易于改造,而江南多未开发,且士家大族、庶族豪门与诸夷酋帅的势力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相对而言,运用经济手段,以先进的生产力辗压士庶豪强要比军事手段的效果更好。

比如绢麻,建康的绢麻已经完全被裴妃和胡氏垄断,别家在超低价的竞争下,纷纷破产,要么改种粮食,要么把土地贱卖,偏偏裴妃是有兵的,来硬的也不行。

而棉也在东海国的沙壤土上试栽成功,虽然质量不怎么样,成本也较高,但未来随着品种的改良与大面积推广,早晚有一日会走向千家万户,进一步蚕食绢麻的份额。

更何况当前的主要矛盾不是人多地少,而是经百年战乱,地广人稀,把人口从庄园和坞堡圩寨中释放出来,成为自耕农,或从事工商业才是摆在面前的最重要问题。

因此杨彦对巴东没做任何改变,甚至连守将都没换,直接给了个杂号将军,任为明国的巴东太守,反正他还年轻,可以在一统天下之后慢慢把江南纳入正轨。

三日之后,全军沿长江逆流而上,由巴东到江州约七百里,沿途再无城池,到十一月初,赶到江州的时候,城头已经易了帜,钱凤先一步取了江州。

攻取江州的过程没任何悬念,江州是双城,其一位于现今重庆的江北区,始自于汉,城池规模较小,其二由李严于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的渝中半岛所筑,周长十六里,双城的格局颇似于成都大城与少府城,又或是洛阳与金墉城,小城是大城的拱卫。

因小城仅方圆五里,屯兵有限,钱凤及部将立功心切,一日一夜攻破小城。

最初李严有把渝中半岛挖断,使真正成为孤岛的想法,可以更好的防备孙吴来攻,但诸葛亮生怕李严据江州自立,坚决不同意,并把李严调离江州,因此半岛与陆地主体连通,钱凤随即派军上岛,断去大城与陆地的联系,充分利用心理战术,日夜不停在城下喊话,四日之后,大城终于撑不住,开门迎明军入内。

“参见大王!”

钱凤上前,向杨彦汇报了作战经过。

杨彦点头表示赞许,李骧却是冷哼一声,猛一甩袍袖。

李班也怒视钱凤,若非此僚,怎会落到这般下场?

钱凤倒是不急不忙,呵呵笑着拱手:“两军对垒,无所不用其极,偷袭贵军,实是情非得己,若有得罪之处,还望李公见谅!”

“哼!”

李骧又哼一声,可人家钱凤也没说错,要说和自己的分别,无非更加狠辣一点,因此这次倒没甩袖子,只哼了哼,以示不愤。

“好了,好了!”

杨彦摆手笑道:“明日孤便放李公与李郎回成都,若有成军降卒愿离去者,孤不强留。“

”什么?“

李骧和李班大吃一惊,都没想到杨彦真会放自己走,还把降卒带走,一时之间,竟愣住了。

还是李骧最先回过神来,忙给李班打了个眼神,祖孙二人双双拱手称谢。

“多谢大王宽厚!”

“嗯~~”

杨彦笑道:“走罢,进城。”

由于杨彦意外的下令把降卒放回成都,李骧和李班匆匆告辞,去安排此事,魏乂这才不解道:“大王,放了李骧李班倒也罢了,为何把降卒也放走?”

杨彦瞥了眼钱凤。

钱凤不慌不忙,捋须一笑:“魏将军,大王此举,照凤看来,不出有三。

其一,成军降卒有两万,按日食七升计算,每日耗食1400石,而巴山蜀水,输粮困难,大王又不能让成军去攻打汉安和成都,倒不如放了,节约粮草。

其二,释放降卒可以宣扬大明军威与大王的仁义之名,令敌无心迎战。

其三,成军久不事操演,战斗力有限,编入军中并无大用。“

杨彦点了点头:”确是如此,放成军降卒回蜀,利大于弊,待得三峡打通,即可从江陵输送粮草,但在我军进逼成都之前,能省则省。“

”噢~~“

魏乂现出了恍然大悟之色。

……

重庆在现代是西南经济中心,而在当时,江州所处的位置,形同于一道文明的分界线,在江州以西,是广袤的成都平原,深受秦汉文化影响,物产丰富,经济发达,在江州以东,则是连绵大山,是巴人及诸夷的聚居地,也是秦汉与巴人争战的最前线。

虽经数百年战争,巴人被纳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只是要想开发江州以东,也即梁州的连绵大山难度很大,杨彦斟酌再三,打消了把江州更名为重庆的想法,也不打算对江州作大范围改造,其中的关键便是人口,中原腹地尚人口不足,哪有多余的人口迁来江州?

暂时江州的定位,仍是蜀中咽喉,军事要塞!

次日,李骧李班领一万五千降卒踏上了归途,每人携带十日口粮,另有近五千不愿再回成国,铁了心要跟随明军建功立业,杨彦总不能赶人吧,只得把人留下。

又过五日,于药领四万五千军赶至,明军的总兵力达九万之众,靳月华、兮香、菱香也混杂在了女千牛卫中,风尘仆仆,却满眼好奇,于是杨彦于次日向四百里外的汉安进发。

汉安虽名义上属于成国,可实际上成国在当地的力量极其薄弱。

自惠帝永平元年起,因八王之乱与和关西羌氏起兵反晋,大批关中士人与关西流民入蜀谋生求食,挤压汉安及周边牛革卑和资中诸县本土居民的生存空间,迫使其向外迁徙,至惠帝太安二年,李特据蜀建号,次年李雄称帝,西南俚僚及诸夷乘机北侵,汉安全境为夷僚所据,县牙也随之侨居异地,同时资中县因战乱频繁,名存实废,牛革卑县改隶蜀郡,当地动荡不休。

而此时,蜀中大震!

成都位于川西高原与川中丘陵的过渡地带,自秦汉起就是西南地区的商业中心。

至魏晋,成都又分筑大小两城,商业及粮仓集中在小城,商品堆积如山,店铺、货摊鳞次栉比,大城则商业气氛淡薄,居住着公卿权贵与蜀地豪强,发挥行政中心的职能。

当明军向汉安进发的时候,李骧与李班也领残兵败将回了成都,李雄大惊,召集群臣上朝议事。

其实从夷陵大败至今已经有二十来天了,李雄也于数日前通过逃回成都的军卒得知了大败的消息,可直到李班李骧回返,进一步确认了江州已失才商讨此事,这种效率,很是让人无语。

由于刘禅明智的选择了开城出降,使得成都未受兵灾摧残,宫室基本保留完好,因此李雄在原蜀汉宫室的基础上稍加修葺就直接使用了。

宽阔的大殿内,李雄头戴冲天冠,身穿黑色冕服,高踞台阶上首。

台阶下方,端坐着一众文武官员。

殿内气氛凝重,静的都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每个人都明白江州失守意味着成国不再安全,明军可以直接从东面攻来,一旦汉安再失,大成恐有灭国之祸。

李雄扫了眼阶下群臣,问道:“今江州已落明军之手,以太傅所言,明军挟荆襄降卒而来,或有十万之众,众卿都议议,该如何应敌?”

范氏为蜀地望族,范贲父范长生因资助李雄起兵,被拜为丞相,于父病故后,贲继父职。

丞相为百官之首,范贲施礼道:“禀陛下,江州乃蜀中藩篱,群山连绵,明军远道而来,必粮草不足,也无法于数月间尽收民心,陛下应速发兵拒之,只须拖上些时日,明军或不战自退。”

车骑将军任回拱手道:“陛下,丞相所言甚是,我大成尚有精兵十五万,俱可为陛下效死,请陛下勿要迟疑。”

李雄看向了李骧。

李骧满面羞愧,叹了口气:“冬春水浅,舟船易行,明军可由大江从江陵运粮至江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