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六一零章 以退为进

晋颜血 第六一零章 以退为进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谢谢好友天体运行论的**~~)

姑孰紧邻建康,在当时的战略地位比京口还要重要些,人口也较多,约有两万余户,王敦撤走时,也不知是怕做的太过,担心激怒了明国,或是出于顶级门阀的自矜,并未骚拢姑孰民众,只带走到属于自己的部属,因此姑孰得以和平交接。

一日之间,姑孰人民从晋人转为了明人,姑孰这也是明国在大江以南占据的第一个据点。

水军因损失惨重,没有急于奔往大江上游,而是在姑孰调整修养,修补船只,此役除了阵亡近四千水军将士,另俘虏荆水军近万人,大小船只两百余艘,也算是狠狠的进补了。

而司马绍得知姑孰落入明军手上之后,震怒,可是他实在拿不出太好的办法,他的军卒只是初步编练成军,并未具有太强的战斗力,不敢冒然攻打覆舟山。

又过了十日,经过收编,季弘得到了七千军卒,荀灌也留了三千精骑下来,又通过蓦兵,姑孰的兵力达到一万五,荀灌这才领着剩余的七千骑返回建康,水军也继续西进,向上游驶去,到八月中旬,赶到江陵,对面的江安望风而降,杨彦及其主力得以顺利过江。

江安城池不大,也不如江陵,乃至襄阳赫赫有名,不过江安却是与吕蒙紧密联系的一座城池,吕蒙白衣袭荆州,江陵守将麋芳与公安守将傅士仁因与关羽有嫌隙,不战而降,直接致使关羽败走麦城,终丧于潘璋之手,往后陆逊又于夷陵大破刘备,季汉从此丧失了荆州。

可以说,江安是季汉盛极而衰的重大转折节点。

柳兰子正感慨着,杨彦却是道:“关羽之败使我们认识到,关键位置用人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如果彼此之间有矛盾甚至相互敌视,那么,关云长盛极而衰的旧事就极有可能重演。

你完全可以想象,前一阵对荆襄水军之战,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恐怕现在就不是我坐在江安,而是荆襄水军围攻江陵。“

柳兰子愕然望向杨彦,荀虎也在场,满脸不解。

杨彦道:”关羽之败给我们的教训是,用人之前,一定要摸清楚此人的性格,行为处事与人际往来,如此,方可尽可能的避免重蹈覆辙,我希望由你们专门建立起一个机构,搜集这方面的信息,提交给吏部,以作参考。“

”这……“

二人面面相觑,柳兰子小心翼翼道:”此事恐怕得慎重吧,稍有不慎,怕是会掀起诺大风波,既便要进行,也得秘密搜集。“

”诶~~“

杨彦摆了摆手:”鬼鬼祟祟会使人反感,这是为国选材的必要补充,用不着过度解读,仅仅是了解个人的喜好、生活习惯与交际往来,是提供给吏部作为参考,如果你们鬼鬼祟祟,那吏部用人是否也要鬼鬼祟祟?先筹备着,待回了洛阳,我找崔公和刁公谈一谈此事。”

古代用人的随意性很大,而且比讲究人权的现代更加讲究**权,很多官员之间潜藏的矛盾往往不能预见,结果互相扯后腿,人浮于事,最严重的,就是麋芳和傅士仁因与关羽的私怨把江陵和江安这两处战略要地拱手让与孙权,如果杨彦手下出了这种事,那他能懊悔死。

所以摸底是必要的,这也是借鉴了现代组织部门的常用手段,当然了,古代治国的出发点和现代不一样,对政治的平衡压倒了可能会带来的恶劣后果,要说刘备不清楚麋傅与关羽的过节那是不可能,却偏偏这样安排,多半还是存了掣肘关羽的心思,无非是玩平衡被他自己玩脱了。

而现代治国理念,本身就包含了各方面的平衡与妥协,没必要再使用如此粗糙的手段,同时阻力肯定会有,杨彦的意思是渐步推进,一点点的完善官员信息登记制度。

“大王,有夷陵军情!”

这时,一名千牛卫匆匆步入,递上了一封密函。

杨彦拆开,看着看着,嘴角现出了一抹诡异的笑容,随即递给荀虎,荀虎看过又递给柳兰子。

杨彦问道:”你俩如何看待?“

荀虎道:”荆襄军的主力除了钱凤部,便是南蛮校尉魏乂,而成军以太子李班领军,太傅李骧辅之,总兵力达十万之众,对恃数月以来,虽有大小战斗不断,也有了一定伤亡,但末将仍以为此乃陷阱,大王当小心从事。“

”嗯~~“

柳兰子点了点头补充:“李班为太子,其人优柔寡断,成国朝野反对者如云,故李雄以李班领军,隐有助其立威之意,而李班要立威,只有击溃我军,方能声望大涨,将来继位明正言顺。“

”不错!“

杨彦笑道:”我们可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我理应以正军前往,摆出架式,拉拢一方,攻打另一方,同时以奇兵窥伺,瞅准时机,一举歼之,而钱凤必有布置,将计就计,反过来予我致命一击,但是我若不踏进这个陷阱,突然渡江北返又会如何?“

两人相视一眼,均是眼前一亮。

荀虎猛点头道:”大王言之有理,王敦失了姑孰,折损了水军,武昌早晚不保,若是我军主力北还,他必谋巴蜀,而李班立功心切,既然没法算计我军,也极有可能向荆襄军下手,胜了钱凤,亦是大功一件,但是末将有一事不解,想必大王早有使其狗咬狗的打算,既如此,又为何多跑一趟江安?“

杨彦注意到柳兰子跃跃欲试,分明是猜透了个中的关键,不过杨彦不可能让柳兰子回答荀虎的疑问,这会反衬出荀虎的智商不够。

荀虎也是高层,如果表现的不如柳兰子,必会留下心结,这不是杨彦想看到的。

虽然帝王会刻意制造手下的不和,可这也要看人,左右千牛卫都是杨彦的心腹,他不希望出现内耗,而且开国君主都是强人,有信心驾驳手下。

杨彦淡淡道:”两个原因,其一,我不走这一趟,水军哪有理由西进,也不可能与荆襄水军战斗,虽然此役胜的很险……“

正说着,杨彦略一迟疑,又道:”罢了,我不当你俩是外人,实话说,此时与荆襄水军作战并非良机,却不得不战,每年朝庭都对水军大量投入,而水军真正参与的战斗很少,日积月累,军中难免会有微辞,水军将士的压力也很大,故是驴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是了,幸得蒋炎不负我托,此役之后,怕是没人再会说三道四了。“

”哦~~“

荀虎恍然大悟道:”还是大王深谋远虑,且手法巧妙,蒋公若知大王之心,必欣慰。”

蒋钊于杨彦抵达江安的当日便提出辞呈,杨彦理解蒋钊的心思,考虑再三,同意了,由蒋炎升任楼船将军,赐蒋钊靖海候,并把不其更名为靖海,食邑五百户。

暗暗叹了口气,杨彦继续道:“其二,我若开始不为所动,钱凤与李班奸计未能得逞,多半会各自散去,将来利用地形与我在山区作战,我军必将付出数倍的代价,这也是钱凤设的阳谋,哪怕我看破了,为了一劳永逸,也不得不来,所以我来了,但是后面如何走,却由不得他,你们再想想,我突然离去,钱凤和李班会如何?“

荀虎就象被打开了思维的禁区,嘿嘿一笑:”大王曾说过一句话,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大王若不来,那二人只是失望,如今过了江再回,就如即将吞下口的饵料跑了,如何甘心?且又在夷陵耗了数月,粮草物资消耗极大,更不会轻易撤军,只要探得我军主力确是北归,这二者或会自相残杀。“

”嗯~~“

杨彦点点头道:“你俩以隐秘的渠道散播刘曜与石勒握手言和的消息,主力也于明日撤回襄阳,孤则潜往下游,亲率精骑,潜伏至夷陵附近,待得双方战起再杀出,可一战定西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