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六零一章 荆江变故

晋颜血 第六零一章 荆江变故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谢谢好友和尚头摸摸的**~~)

对于杨彦的提议,刁协是赞成的,原因很简单,在朝中,他任吏部尚书,而此吏部尚书,已非彼吏部尚书。

因着刺史太守及各部主官可以自行征辟僚属,实际上晋室的吏部权限非常小,首先管不到地方上的人员选拨,其次对刺史太守的任命也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博弈,不由吏部作主,吏部只起个确认的作用,吏部能自主选的官,都是一些位置不太重要的浊吏,还仅限于都城。

因此相对于公府征辟,吏部选官的地位很低,寻常士人都不愿通过吏部就职。

而经过此次考试,考生归属于吏部,由吏部发派往各地任职,性质与以往截然不同,这些人是吏部的官,不是刺史太守征辟而来,与之只是上下级的从属关系,吏部权限大增。

如果再把那千余人下到乡一级,就意味着吏部的权限再次扩大,作为吏部尚书的刁协,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这不仅仅是摊薄刺史太守的权柄,逐渐把人事任命权收归朝庭,符合刁协一贯的忠君思想,也对个人的前途有着诸多裨益。

将来刁协离休,进入元老院,他的职位越重要,在元老院中话语权也就越大。

崔访也没什么私心,略一沉吟,觉得可行,不过仍是问道:“以往乡老有秩的奉禄是从赋税中扣除,但实际操作很难区分,形同于把税包给他,那么下放的有秩乡老,是否仍循旧例?“

”这……“

杨彦眉心微拧。

现代人对包税制的印象来自于元朝,实际上哪朝哪代都有,哪怕是现代美国,仍有包税制。

杨彦生前,曾以送温暖为名,驻扎过基层一段时间,当地居委会主任月薪三百,低到几乎没有,却是竞争激烈,选举的时候,几个中年妇女各种阴招损招层出不穷,其精彩程度,几乎不逊于美国总统选举,其关键,就是包税制。

一般来说,居委会的收入有卫生费、盖章费、低保再审核,以及门面出租等诸多来源,每年需要上交固定数额给办事处,剩下的钱是自己的,虽然存在收不够钱自己倒贴的风险,可是怎么可能收不够呢?

能通过激烈竞争当上居委会主任者,都不是普通人,更何况派出所不是吃素的!

再有计生也是如此,街道计生办需要给办事处和上级计生部门上缴部分钱款,剩下的由部门内部作为福利分配,这充分说明了包税制的顽强生命力。

杨彦为难的正是这点。

从理智上讲,他清楚包税制的种种弊端,也深恶痛绝,就拿社会抚养费来说,大部分都由计生系统内部消化了,真正上缴到国库的很少,但是计生系统就靠这钱养着啊。

在实际中,乡老有秩的品秩是秩一百石,月奉十一石,这个收入,只能勉强糊口,当一个人没有额外的经济利益,却要承担诸多重大责任的时候,他凭什么去做?

那么,高薪养廉,增加奉禄行不行?

不是说不行,而是效果或达不到预期

一方面美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不象新加坡、香港等城市国家治理起来相对简单,另一方面,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想政令下乡,就得有人帮你做事,他要得到必要的好处,又因着种种原因,没法开出过高的工资,就只能沿用包税制。

正如美国废除了农业税,从表面上看,对农民有好处,对国家也省了征收的麻烦,反正国家财大气粗,看不中那点钱,不如让利给民,还能落个好名声,可是从组织框架来看,免除农业税真的合适么?

农业税没了,形同于包税制的基础不复存在,基层官员必然会怠政懈政,农村基层组织逐渐瓦解,宗族势力抬头,虽然政府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尽力整改,但是连最基本的税收权都丢掉了,再想重建基层组织,哪有那么容易呢?

要知道,税收权是政府的最重要权力,也是联系民众的重要通道,放弃税收,就等于放弃存在感,放弃了权力,因此在杨彦看来,免税一定要慎重。

好一会儿,杨彦点点头道:“暂循旧例,负担不要太重,否则最终还是坑了百姓,也勿让一人长期驻留一地,以三年为限。”

“诺!”

崔访拱手应下。

“大王,襄阳信报!“

这时,一名千牛卫出现在殿外,施礼唤道。

”哦,拿进来!“

杨彦道。

该千牛卫把一封密信呈给杨彦,杨彦撕开火漆看去,顿时现出了不敢置信之色。

“大王……”

崔访试探性的问道。

“呵呵~~”

杨彦呵呵一笑:“任让来信,钱凤出使成国失败,双方反目成仇,各自屯兵于夷陵,不日将有大战爆发。”说着,就把信函递了过去。

殿中诸人交换了个惊愕的眼神,于情于理,双方都该结成联盟,共抗明国才对啊,怎么可能反目呢?

各人依次传看着,只可惜任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毕竟明军对成都几乎没有渗透。

“诸公如何看待?”

待众人传看一遍,杨彦向下问道,不过却是看着徐龛。

与崔访、刁协等文臣不同,徐龛一辈子在刀尖上打滚,狡诈多疑,警惕性异乎常人,杨彦想先问问徐龛的意见。

徐龛拱手道:“钱士仪心智过人,识大体,王敦由他使成都,理该不会出差池,但李雄已非打天下时的李雄,二十年安逸下来,或已昏聩也未可知。

当然了,并不排除这是钱凤与李雄联手演的一出戏,诱大王轻出,于夷陵设伏。“

”不错!“

刁协附合道:”夷陵乃刘备与陆逊决战之处,山高林密,地形险峻,大王不可轻视啊!“

崔访也道:“此事实难道清,还望大王谨慎。”

杨彦点点头道:“孤亲自前去,视情形而定,朝中就拜托给诸公了。“

“诺!”

群臣施礼应下。

一番布置之后,杨彦回到了王府。

“什么?郎君又要出征?”

听说杨彦要去夷陵,女人们瞪大杏眼,这才在家呆了多久,半年还没吧,说好的秋季再走呢?

尤其是怜香,美眸中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失望,她的肚子已经很大了,距预产期还有两个月,原指望杨彦能看到孩子出生呢。

“军情紧急,这次谁陪我去?”

杨彦向怜香歉意的笑了笑,便在众女的腹部巡视一圈,最后目光留在了慧娘和宋袆身上。

这几月来,杨彦家里捷报连传,崔玲、郗璇与巧娘都有孕了,陆蕙芷和靳月华虽未怀孕,却先后随他出征,而慧娘尚未怀孕,宋袆也自幼被灌了丹砂水银,无法生育,服食解药才几个月,最快要到明年才能见成效,因此慧娘和宋袆最合适。

慧娘有了刹那的心动,但还是摇了摇头:“妾不出门了,替郎君看着家,想必阿母也不会由得妾东奔西跑,反正来日方长,妾总是能怀上的,郎君带着宋娘子和月华姊姊去吧,这么久了,月华姊姊都无动静,郎君途中好好给瞧瞧。”

“啊!”

靳月华惊呼一声,美眸中现了感激之色,也隐有挣扎,她清楚自己的症结,很可能与那次流产有关,她想让杨彦帮着想想办法,却又担心杨彦心里不舒服。

靳月华心思还是很细腻的,杨彦家里的女子,未必个个冰清玉洁,却均是无所出,而她曾为石虎怀过,这成了她的心病。

慧娘微微一笑,也看向了宋袆。

宋袆略一迟疑,施礼道:“妾想留在洛阳调养身子,待郎君凯旋归来,争取……争取也能怀上。“

”也好!“

慧娘点了点头,便拉着兮香和菱香,笑道:”从我嫁进门,就亏得两位姊姊照料,但总这样也不是个事,今日我把两位姊姊交还给郎君,这次与月华姊姊一起随行照料郎君。“

”王后~~“

兮香和菱香感动的泪水涟涟。

对这个安排,杨彦是很满意的,不过他还是瞥了眼陆蕙芷。

陆蕙芷俏面微红,哼道:“妾得照料怜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