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五六三章 刘曜遗泽

晋颜血 第五六三章 刘曜遗泽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帐内众将看着突然发狂的刘曜,莫名其妙,既不敢反抗,又唯恐被伤着,纷纷退避,还是游子远先回过神,连声呼喝:“快,拦住陛下,拦住陛下!“

亲卫大眼瞪小眼,畏畏缩缩,无人上前,开什么玩笑,亲卫是皇帝的贴身近卫,哪有冒犯皇帝的道理?

游子远猛一咬牙,绕到刘曜背后,瞅着空子,从后面抱住了刘曜。

”放开朕,游子远,朕斩了你!“

刘曜挥剑嚎叫,状如疯魔。

”扑通!“一声,游子远抱着刘曜大腿,跪下疾呼:”陛下无缘无故杀人,军内必猜忌,怕是于军心不稳,陛下纵要降罪,至少也要让臣等清楚出了何事啊。“

”陛下!“

帐内众将,包括姚弋仲与蒲洪纷纷跪下。

”走开!“

刘曜猛的一挣,挣开身后的游子远,游子远一个踉跄,扑倒在地,脸面被擦出了一道血痕,不过刘曜只回头以血红的眼睛瞪了一眼,便一剑狠狠刺入地面,连续喘了好几口气,才把绢帛扔下,厉声道:”自己看!“

游子远小心翼翼的捡起绢帛,这一看,顿时大惊失色,砰砰砰磕起了头,老泪纵横,嚎叫道:”陛下节哀,陛下节哀啊!“

众人不解,从游子远手里接过绢帛传看,也是陆续神色大变,想都不想的向着刘曜磕头,就连姚弋仲和蒲洪哪怕不情愿,都不得不为之。

帛书是太子刘熙呈上,写的清清楚楚,刘曜父母的坟被杨彦掘了,抛尸于长安城下,再以奔马踏成碎泥,皇后羊献容吐血晕倒。

皇帝尚在世,父母的坟陵就被掘,这是自三皇五帝以来的头一回啊,难怪刘曜暴怒,这种时候,稍有悖逆,被一剑杀死都没处喊冤。

只是姚蒲二人的心里,又均是暗道了声好狠,他们原以为,杨彦只是说说,恐吓刘曜,没想到真的攻入关中,把刘曜父母的尸骨挫骨扬灰。

刘曜眼珠通红,凶猛的扫视着众人,突然猛一挥剑:“杨彦之,朕不把你碎尸万段,誓不为人!“

这一剑,擦着游子远的头皮掠过,发丝都被削下了好几根,游子远头皮发麻,内心拨凉,却仍强撑着胆量问道:”陛下,您打算……“

”收兵,回师!“

刘曜咆哮。

是的,父母尸骨挫骨扬灰,心爱的皇后吐血晕倒,刘曜已经无心恋战,他只想回师关中,与杨彦决战,把杨彦碎尸万段。

众将也松了口气,他们突然觉得,刘曜父母的尸骨被挫骨扬灰,其实也不错嘛,毕竟没人再愿意耗在洛阳,尽管与明军作战的结果是大败亏输。

博望坡之战,五万精锐被歼,宛城之战,又损失了万余兵力,襄阳是不战而逃,武关与峣关的损失不清楚,但在函谷关下,死伤超过三万,这差不多就是十万。

这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零零散散几场战役,刘曜损失了十万精锐,这还不仅止于对军心士气的打击,并丢失了荆北和豫西南,其中更要命的是,峣关距长安仅五十里,轻骑一个时辰兵临城下,恐怕从此之后,出城踏青都要小心翼翼了。

很多人的心头,已于不知不觉间,笼罩上了一层阴霾。

虽然归心如箭,但刘曜还残存着一丝理智,熬到了次日清晨才退军,徐龛无力追击,将士们如绷紧的弦骤然松开,纷纷倒地不起,大口喘着粗气,连欢呼都没有。

回师的路程约八百里,刘曜心急如焚,奇迹般的以日行一百五十里的速度行军,民夫丢在后面。

“报将军!”

当天傍晚,函谷守军恢复了些元气,便有斥候来报:“刘曜主力急于回师,已不见踪影,但有近十五万民夫留后自行回返,每个时辰仅能行五到六里,预计入潼关,尚须半月。“

”哦?“

徐龛大为动容,由函谷到潼关,有五百里,这岂不是意味着,再过个两三日,这十五万民夫就成了无主之物?

他的手头最缺的便是人,完全可以想象,即便将来杨彦迁都洛阳,洛阳的人口也不会太多,毕竟很多官吏已经在郯城安下了家业,恐怕不会有太多的人愿意举族迁来,再以他所了解的杨彦,也不大可能下强制性的迁徒令,因此如能把这十五万民夫捞到手,立将填实洛阳的人口。

将来无论是生产,筑城,还是征兵,都可摆脱无人可用的窘境。

“嘿嘿嘿嘿~~”

徐龛捋着胡须,嘿嘿怪笑起来。

这是刘曜的遗泽啊。

“将军?”

部将不解的看了过去。

徐龛摆摆手道:“去核计一下,函谷再战之卒尚有多少?”

“诺!”

这名部将急步而出,不片刻,便回返汇报:“将军原领万卒出守函谷,扣除重伤与战死者,能战之卒尚余三千六百余人。“

”就这么些了么?“

徐龛的目中现出了一丝惘然,战损三分之二,要说心里没点恍惚那是不可能的,不过徐龛也是心狠手辣之辈,很快就调整了心绪,吩咐道:“着全军好生休息,明日一早,挑五百弟兄攀上山崖,由山岭过去,拦着民夫归途,本将再领两千军亲自追击,必务要把那十五万民夫带回洛阳。”

部将拱手道:”若此事办成,大王必喜,将军,这是天大的功劳啊!“

如今的明国,百废待兴,人口奇缺,徐龛那沾满风霜的面庞上,也难得的现出了笑容。

次日清晨,五百身手不错的战士攀上山崖,由崖顶疾行,去追赶民夫,徐龛计算着时间,到傍晚才领军出发,在第三日,出函谷关百里终于赶了上去。

长长的队伍,于山谷中连绵十余里,有男有女,还有些白发苍苍的老人,个个衣衫褴褛,慌乱的惊叫,那腊黄的面孔中还带着木然之色。

“哎~~”

徐龛也不知是老了,还是怎么着,想着自己曾纵横岱济,破家灭门无数,一双手掌,血腥累累,心里居然生出了一种愧疚感。

“将军,押送的赵军只有前后不足千人,请速下决断!”

一名部将见徐龛有些愣神,连忙提醒。

徐龛大喝:“父老们,我等乃明军,是为接尔等回返洛阳,过好日子,凡民夫,即刻蹲下,双手抱头,免得刀剑无眼,误伤了诸位,杀!”

明军一涌而上,赵军无心应战,死的死,降的降,干净利落,民夫则纷纷蹲下,抱着头,眼底满是不安。

“各位勿慌,本将徐龛,被明王委以将作大匠,镇守洛阳……”

“将军!”

徐龛越走越往前,军卒不由拦住。

“诶~~”

徐龛手一挥,不满道:“我无害人心,岂可防民如川,怕什么,都跟老子进去,把我们明国的政策讲清讲透。“说着,就继续往里走,边走边大声宣讲。

”我明国占据豫荆青兖徐五州膏腴之地,地广人稀,凡入我大明者,按晋室武皇帝颁占田制授田,税率十税一,徭役年二十日,绝不超期,不服随军力役,或有不愿服役者,可以钱代役……“

徐龛那洪亮的声音,渐渐安定了浮动的人心,民夫们射来的目光中,带上了期翼。

这其中的关键是徭役,尤其是随军输送的力役,服力役几乎就是一只脚踏在了鬼门关上,说句不中听的话,很多人随赵军出征,就隐隐知道自己没法活着回去了,无非是过一天是一天,苟且罢了,如今有明军大官宣讲新的徭役政策,又哪能不向往呢?

“你等放心,刘曜元气大伤,他日大王入关,届时你等可与家人团聚。“

”刘曜必狂征暴敛,穷兵渎武,此时回返,岂非羊入狼窝?“

不仅仅是徐龛,全军也在劝说,越来越多的民众表示愿为大明子民,不安的情绪也陆续消散,倒没费太大的力气,民夫就被劝的纷纷调头,回返洛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