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五五二章 任让毒计

晋颜血 第五五二章 任让毒计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谢谢好友看书者001的**~~)

任让依然跟在杨彦身边,杨彦称王了,他还是担任军师祭酒,要说不急是不可能,不过他确实没什么可圈可点的功劳,实在是作为杨彦的谋士,英雄无用武之地啊。

这时便是凝眉思忖,暗暗推衍着接下来的行程,看看能否对明军攻取关中有所帮助,突然一条毒计迸出了脑海。

只是这种计策颇为难以启齿,因此表现在神态上,便是犹犹豫豫,魂不守舍。

杨彦留意到了任让的异常,转头问道:“可是有话要说?但说无妨。”

“那……臣就冒昧了。”

任让猛一咬牙,便道:“此趟刘曜败走,必攻洛阳,其主力大半在关外,若是洛阳能成功拖住刘曜的话,臣以为……大王若破了武关,臣愿替大王奔赴长安,长安守军必不敢出城,臣……臣愿掘去刘曜父母之陵。“

”哦?“

杨彦眼睛一眯,他是有掘刘曜父母祖坟的意思,以此警告胡虏,中原不是你们为所欲为的地方,作为现代人,自然清楚对于某些种族,一味的怀柔施恩是没有用的,畏威而不畏德,欺软怕硬是普遍写照,不过他预设的时间不是现在,而是在真正兵发关中的时候,如此才稳妥,于是问道:”为何要冒险提前掘陵?“

任让观察着杨彦的神色变化,见并无不快之意,才拱手道:“刘曜以至孝标榜,若父母坟陵被掘,必大怒回返,而那时臣已经离开了关中,他无从发泄之下,必迁怒于旁人,只怕长安要人头滚滚,其中应以关中晋人和羌氐为主,此二者怎甘心引颈受戮?或有所反抗,引得双方相互仇杀。

再退一步说,关中大族既便伏低做小,含辱偷生,刘曜也有可能性情大变,喜怒无常,动辄杀人泄愤,加深与羌氐及晋人之间的裂痕,双方埋下仇恨的种子,互不信任,刘曜亦将离心离德,乃至众叛亲离。“

杨彦表面上神色不变,心里却不由赞叹,好一条毒计啊,他发现任让颇有毒士贾诩的风采,而且这条毒计也并非不可行,关键就是刘曜的主力在关外,只要不是头脑发热去攻打长安,基本的安全还是能保证的。

柳兰子从旁哼道:”大王,妾以为任先生之计可行,刘曜能于关中立足,关中晋人难辞其疚,在妾看来,江东的高门大族再不堪,但好歹没为胡虏卖命,仅凭此点,就强过北方大族,而任先生此策,或可挑起双方内斗,至不济,亦可借刘曜之手,铲除关中诸族,为将来大王在关中推行占田制奠定基础。“

荀虎点点头道:“这些世家大族,引狼入室,岂不料狼有吞人之心,壮大之后,又腆颜事奴,末将最看不起北方大族,既便刘曜灭不了他们,也能使其元气大伤,这是他们自找的。”

南渡侨人除了看不起吴姓貉子,还看不起留在河北和关中的大族,在他们眼里,事奴辈是没有气节的表现,荀虎原是荀崧的家奴,思想上受荀菘影响,也很不待见北方大族。

“好!”

杨彦也点了点头:“任让你暂代孤主持宛城,过几年回京再行任用,走罢,现在回城。”

“多谢大王!”

任让大喜施礼,很明显,自己被外放了,哪怕不是荆州刺史,也是宛城太守。

……

约摸过去了一个多时辰,刘曜幽幽醒转,看了看左右,发现自己身处于一架简易的步撵上,由八名健壮的军卒抬着,行走如风,稳稳当当,于是问道:“此地何处?”

游子远道:“陛下突然晕劂,军心浮动,实不宜再战,故臣斗胆,先让全军回返渑池,再从长计议。“

”杨彦之,朕不将你寸磔脔割,难解心头之恨!“

刘曜回想起那滔天的屈辱,咬牙切齿,满脸愤恨。

游子远暗暗摇了摇头,说这种气话有什么意义呢,只会让人觉得肤浅,胸无城府。

“陛下,陛下,明军追来了!”

这时,一名亲随策马来报。

“什么?他还敢追?”

刘曜更加愤怒,撑起半边身子道:“扶朕起来,给朕备马!”

“陛下,明军追赶,不外乎阻挠陛下回返渑池,进而拖延攻打洛阳之期,末将倒不信他真敢来攻。”

“陛下,您身体要紧啊,些许藓芥之患,由末将们为陛下解决。”

群臣众将七嘴八舌的劝说,但刘曜听的很不舒服,尤其是藓芥之患,更是戳中了他的痛脚,如果明军是藓芥之患,那他在藓芥手上吃了大亏,他又算什么?

更何况他是雄主,是强人,怎能在部下面前表现出虚弱的一面呢。

“无妨,速备马!”

刘曜不悦的挥了挥手。

众将不敢违逆,给刘曜牵来了马匹。

刘曜翻身上马,只觉得头疼欲裂,但他为了维持强人形象,还不敢表现出来,只是眨了几下眼,就向后阵望去。

实际上杨彦是冤枉他了,刘曜确是怒极攻心,真的吐血气晕,而不是装的,毕竟四十来岁的人了,又酗酒,伤肝是肯定的,也许他的肝已经硬化了,而且长期酗酒,还会伤胃,有高血压。

高血压病人最不能受气,一受气就会发作。

从来都没有过的,刘曜突然觉得视线有些迷糊,这让他陡然一惊,一阵巨大的恐慌涌上了心头,好在只是片刻,很快就看清了后阵。

明军的骑兵分为左右两队,都约有万余,每一队又分出十个小队,小队中又有小队,维持着一个巨大的疏松阵形,不紧不慢的驰了过来。

刘曜是知兵的,看到明军如此排兵布阵,顿时头疼,这分明就是粘粘虫阵,粘在屁股后面,轻易不会攻击,你若是追他,他调头就跑,小队与小队之间互相支援,若是不追,他又会回来,在你不在意的时候,冷不丁的来一下子,不死也够呛。

偏偏附近一马平川,特别适于骑兵奔驰,到伏牛山还有百来里,这可真是麻烦。

一名叫做冯莫突的将领拱手道:“陛下,末将愿领军为陛下殿后。“

冯莫突是鲜卑人,自汉国起就跟随刘曜,忠心是不用怀疑的,刘曜沉吟道:”此战以试探明军虚实为主,莫要贪功,若是明军退却,勿追,这样罢,朕叫张将军留下来协助你。

张将军名叫张伏利度,乌丸人,也是跟随刘曜的老人。

二人拱手应下,点出一万骑兵,布阵防守,剩下的部众则是分了开来,姚弋仲一队,蒲洪一队,刘曜自领一队,刘曜部缓缓退却,姚洪两部驻立不动,渐渐地,分出了层次。

于药不由眉头一皱。

划归到他这队的郭诵拱手道:“于将军,刘曜果然不能小觑,若末将所料不差,他这四队骑兵,将分段退却,环环相护,一旦我军追击,或有可能陷入其中,只要稍微耽搁,其他三队必包抄堵截,利用人多的优势,与我军决战。”

于药也有些为难,刘曜的战术很明显,但是又很难破掉,关键是人少,而且不知彼,没有与赵国骑兵和羌氐真正交过手,无从评价真实战斗力。

在战前的讨论中,都一致认为刘曜的骑兵要比羯人厉害些,毕竟羯人原是匈奴人的家奴,本不以作战闻名,只是沾了个凶字,但刘曜不同,匈奴人是反晋的主力,羌氐又世居秦雍,地势平坦开阔,适于骑兵作战,真实战斗力未必就逊于塞外骑兵。

“哈!”

于药突然哈的一笑:“本将想歪了,大王早有严令,不得与赵骑硬拼,他来我走就是,能拖延一时是一时,郭将军,你领两千骑上前,备好弩,射一箭就跑!“

”诺!“

郭诵眼前一亮,拱手应下。

不片刻,两千骑准备妥当,布成线性,缓缓策马行向赵军后队,于药又给**打了个手势,为自己殿后,随即就安排剩下的八千骑分为四队,分列郭诵的侧后方,作为接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