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五四七章 双雄会

晋颜血 第五四七章 双雄会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彭将军!”

见彭天护没有开声,刘朗催促道。

彭天护这才道:“唯今之计,除死守城池,别无他法,即便是弃城出逃也怕是难以跑远,只能尽量守到主上发兵来援。”

“娘的!”

刘朗狠狠一拳击上城垛,恨恨道:“若非刘胤好大喜功,非得带兵去博望坡阻击明军,怎会落到这般田地?竖子误国啊!“

彭天护没有说话,实际上刘胤与呼延谟领主力去博望坡阻击明军,当时谁都认为没问题,只是没想到,刘胤会败的如此之快,如此彻底。

“当当当!”

就在这个时候,城头下方,有鸣金声响起,二人透过城垛侧头看去,参与筑坝的战俘带着满身泥水正潮水般的向后退却,紧接着,明军阵中又是一通号角长鸣,伏于车阵后方的弓箭手向城头抛射,掩护着从左右两翼交叉而来的各五千人骑队,往护城河中掷出一袋袋的沙包。

弓箭手与骑兵完美配合,让人眼花缭乱。

其实是杨彦等不及了,他必须立刻攻城。

“当当当!”

又是一阵鸣金声,投掷完沙包的骑队迅速回归,百架床弩被拖拽上前,距城两百步停下,经过一番准备,在巨弦颤动声与尖锐的破空声中,一枝枝踏橛箭深深的钉入了城壁当中!

如果纯以火炮轰城的话,续持不断的轰,也许到天黑会轰塌城墙的一角,但刘曜不会给这时间,而且因着城根处湿潞潞的原因,用火药炸门的不确定性太大,如今的杨彦,经不起任何失败,所以他选择了代价最大的爬城。

床弩一轮轮的发射,因为攻城即将开始,火炮被向后阵拖去。

咚咚咚!”

突然之间,一面巨大的牛皮大鼓重重擂响,沉闷而激昂的鼓点宣告总攻正式开始!

顿时,喊杀声震天,在近千辆木驴的掩护下,近万名登城步卒,数辆冲车和几十架登城云梯向着前方城池冲去。

城头箭如雨下,哪怕探出身形要冒着极大的风险,此时也顾不得了,其中弩手射人,弓手射出的则是火箭,燃烧的羽箭专射攻城器械。

滚石、檑木也派上了用场,砸断一排排的踏橛箭,但床弩在不停的射击,旧的被砸断,新的又钉进了城壁,一轮轮的周而复始。

冒着如雨般的矢石,在山呼的呐喊声中,攻城步卒终于冲到城墙根处,蚁附般的沿着踏橛箭向着城头攀去,一点都不犹豫!

尽管城下的密集不间断弩箭对城头守军造成了重大威胁,却不得不探头,把滚石、檑木与油锅推到城下,往往遮挡在前面的檑木滚石铁锅刚从城头滚落,连蹲下都来不及,立刻就被密密麻麻的弩箭击中身亡,城上尸体如同下饺子般扑哧扑哧直往下坠,双方军士都有,场面异常惨烈。

与此同时,数部云梯即将抵上城壁,里面的军士们也在做着攀越准备。

攻城战彻底进入白热化阶段。

“援军,援军!”

“主上,主上来了!”

正当鏖战之时,却是有军士猛的指向了明军的后方。

地平线上的黑压压的影子,不是大赵的精骑还是什么?

顿时,城头沸腾了,每个人都如打了鸡血般,浑身充满了力量。

“杀,杀!”

赵军士卒猛挥起刀枪,挥舞的呼呼作响。

但是不片刻,又发现了不对劲,明明自己一方的援军到了,明军陷入了腹背受敌的窘境,可是他们为何不溃败,还反而一如既往的攻城?

“我家主上来了,你等还不投降?”

有人叫道。

“降你娘!”

明军战士毫不示弱的回骂。

刘朗与彭天护见着这一幕,不由面面相觑,这完全不理解啊。

实际上杨彦并未向全军隐瞒刘曜主力即将来援的消息,他觉得没必要,与其掖着藏着,等赵国精骑前来爆发混乱,倒不如提前告之,充分消化。

当然了,杨彦敢这么做,也与他在军中的威望有关,他告诉军卒,只有攻下宛城,才有胜利的希望,背后自然有弓弩手去拦载,他们需要做的,就是攻城,再攻城。

很明显,效果还是不错的。

“杀!”

明军也士气如虹,越来越多的战士踩着踏橛箭,攀上了城头,与赵军奋力撕杀,而此时,杨彦已经回到了后阵,与前阵的喧闹惨烈不同,后阵安静的只余呼啸风声。

一眼望不到边际的骑兵缓缓驰来,领头者,身披金黄明光铠,四十来岁的样子,身材高大,仪表堂堂,颌下三缕黑须修剪的整整齐齐。

“万岁,万岁!”

对面的赵军突然挥舞起兵器,山呼万岁,声势震天,摄人心魄。

不过车阵后方的明军却无半点动静,均是冷眼旁观。

那名中年人猛一挥手,山呼声才渐渐止住。

又一名白面无须中年人,扯着尖鸭嗓子叫道:“大赵皇帝在此,杨彦之还不速来见驾?”

“哈哈哈哈~~”

荀虎仰天大笑道:“屠各遗种,窃居华夏,奴辈也配称皇帝?我家大王在此,屠各奴主还不速来见驾?“

”找死!“

”大胆!“

”放肆!“

赵军阵中喝骂一片,不过那名中年人又摆了摆手,待得骂声止竭,才拱手道:”朕刘永明,久闻明王之名,可否出阵一见?“

赵军军阵距离车阵约两百步,刘曜带着数百亲随将领稍稍突前,于是杨彦也回头吩咐了几句,领着百来人出阵,拱手道:“孤杨彦之。“

刘曜打量着杨彦,半晌,点了点头,问道:”朕自问与你明国并无恩怨,明王何故犯我宛城?“

”这……“

杨彦身后众人相互看了看,无不暗呼一声厉害,虽然攻打宛城是因刘曜屯十五万大军于渑池在先,但赵军并未主动攻击明国领土,射出第一箭的,是明军啊,从法理上来说,是杨彦首先侵犯了赵国,因此刘曜占有道义的制高点。

杨彦却是道:“赵主说笑了,宛城乃我华夏核心,而你屠各部源自匈奴,后汉窦宪,击北匈奴于稽落山(今外蒙额布根山),斩首万余,燕然(今外蒙杭爱山)勒石,威震漠北。

次年再度出塞五千里于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破北匈奴王庭,斩王以下五千余人,俘北单于可敦,北单于仓皇逃窜不知所终,朝庭念及南匈奴有扈从之功,允徙居并州,赐国姓刘,可如今两百年过去,你屠各部的手伸到了哪里?难道宛城、关中亦属并州?“

刘曜暗道了声厉害,自己和他讲道义,他翻出了历史旧帐,偏偏南匈奴内迁的历史是没人能否认的,因为内迁伴随着赐姓为刘,不承认内迁的历史,就是不承认刘姓,那么刘渊起兵的基础就没有了,汉国立国的法理正统将不存在,而赵国袭自于汉,也将失去法理基础。

刘曜左右的两个中年人也交换了个诧异的眼神。

不过刘曜好歹是一国之主,不至于轻易被杨彦问倒,于是道:“时易事移,晋室无道,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我刘氏顺应天道,收拢流民,重制法度,方有今关中之鼎盛,再退一步说,明王当初亦受晋主封,为东海国相,可如今据青兖徐豫四州,莫非这四州土地亦是晋室封赐而来?”

刘曜的意思就是,刘氏夺天下是合乎天命之举,同时咱们两个的土地丁口都是抢占而来,大哥别说二哥。

“哈哈哈哈~~”

杨彦哈哈大笑道:“孤乃丹阳人士,华夏正朔,岂是你屠各之辈所能比拟,我之立国,民心所向,而你屠各部客居华夏,今窃占主家,反倒是有理了?“

”好,好!“

刘曜也不怒,连道了两声好:”朕早听闻杨彦之少年了得,今日一见,确是不凡,但纵你舌烂莲花,亦是天命难逆,孤亲率七万大军前来,莫非你以为还有机会?

这样罢,朕怜你才能难得,你若举国归降,朕封你为太尉,明王,与朕共掌兵马,一统天下,保你万世富贵,于青史留下美名,岂不美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