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五四五章 兵临宛城

晋颜血 第五四五章 兵临宛城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谢谢好友54bb51的两张**~~)

“你娘的,刘朗,再不开门,老子抄你满门!”

刘胤在下面气的破口大骂!

刘朗知道既便开了门,刘胤也不会放过自己,于是冷着脸道:“大王兵败,末将还要守城,是非功过,自有主上定夺,请大王恕末将不敢开门。”

彭天护也探头唤道:“大王,趁着明军尚在后面,大王应速速离去,莫再耽搁了。“

”你娘的!“

”羌狗!“

城下一片叫骂声,甚至还有人向城头射箭。

呼延谟叹了口气道:”大王,刘朗此时实不宜开门,走罢,趁着明军尚未追来,赶紧走。“

”刘朗,你给老子等着,孤若是安返长安,必斩你满门!“

刘胤心知耽搁不得,摞下句狠话之后,一抖马缰,向着边上驰去。

这一耽误,明军又近了些,顿时一阵箭雨,城下惨叫连声,数百骑中箭坠马,其他人不敢多留,能跑的尽量跑,可宛城几十里的城周,哪怕按四十里算,边长就足有十里,一开始没绕城而过,现在想绕城,哪有那么容易?

就看到城下乱哄哄的骑兵被堵在护城河外面,后方则是成建制的明军骑兵,彻底的乱套了。

有纵马向两侧奔逃的,有眼看逃不掉,奋起余勇向回冲杀的,还有人直接下马,跳入护城河,哭喊着救命。

河水里,浪花翻涌,水面沸腾,一支支箭矢隔空射来,水面不时就腾出一团团的血花,而奔逃和往回冲杀的骑兵,下场也好不到哪儿去,毕竟人力马力都到了极限,弓都拉不满,哪有力拼命。

大赵的精锐骑兵被成批杀死,尸体渐渐堆叠。

刘朗在城头看着,目中含泪,大呼道:“把绳索扔下去,缀上一个是一个!”

其实赵军骑兵会游泳的不多,毕竟西北大汉,可以理解,可是跳入护城河才想到自己不会游泳,就要命了,很多人在水里挣扎着,随着波浪浮沉,射入水中的箭矢反而起了解脱的作用,只有不多的人游到河的另一边,奔向城墙,抓着绳子往上爬。

但哪来的力气呢?

有人连绳子都抓不住,还有人抓住了,爬到一半,力尽脱手。

“系腰上,系腰上啊!”

城头有人急的呼喊。

这倒是提醒了下面的人,却还是力气的问题,胳膊酸软,手臂无力,粗大的绳索系不牢,拉着拉着,就陆续掉落,摔倒在城下,只有极个别的军卒能非常幸运的被拉到城头,但不时就有冷箭射来,好几个都抓到城垛了,还是被箭射中,这真是死不瞑目啊。

要知道,明军的骑兵中,有一部分是弩骑兵,射程较远,足以射杀攀城的军卒,实际上明军骑兵并不接近城墙,只是远远围着射杀,城头的弓弩手徒叹奈何。

壮阔的宛城脚下,俨然成了一间屠宰场。

城头上,不时发出悲愤的啊啊叫声,看着自己的同袍就在眼皮子底下被一一射杀,自己却无能为力,换了谁心里都不好受,刘朗更是痛苦的面孔都纠结在了一起,可是谁敢放吊桥呢?

但于药并不满意,因为宛城没开门,他没能尾随入城,于是转头道:“郭诵,带些人手去追赶刘胤和呼延谟,尽量捉活的,实在找不到就算了!”

“诺!”

郭诵拱手,策马而去。

天色愈发的昏暗,一边倒的屠杀也接近了尾声,上万骑兵,恐怕逃回城里的不足百人,逃散者没法统计,但是根据现场的尸体来判断,数量不会太多。

于药叹了口气,知道宛城没法破了,于是下令就地休整,安排适当的人手警戒,并发散部分军卒往周边打探情况、勘察地形,静待杨彦率主力前来。

从渑池到宛城约八百里,恐怕刘曜的主力已经在路上了,杨彦是一刻都不敢耽担,次日傍晚,率军抵达宛城。

趁着落日的余辉,杨彦一边听着于药汇报,一边率骑奔至护城河下,并给荀虎打了个眼色。

荀虎向上唤道:“守将何在,我家大王请你说话。”

刘朗带着彭天护探出身形,向下拱手道:“本将刘朗,奉我主之命镇守宛城,若是明王意欲劝降,休要多言,放马来战便是!“

”呃?“

杨彦打量向刘朗,眼神中隐含不解,如此如死如归之人倒是少见。

荀虎代为冷哼一声:“执迷不悟,大王亲领主力前来,你宛城守军才多少?莫非你以为凭此区区兵力便能守住城池?”

刘朗神色不变道:“我等家室皆在长安,实不敢降,明王若有本事破城,唯死耳!”

“走罢!”

杨彦挥了挥手:“此人以刘曜援军为恃,不必再劝。”

众将又随着杨彦往回奔走。

城头上,看着那漫山遍野的明军士卒,彭天护转头道:“明军欲攻城,必往上游填鸭水,以断护城河水源,不知将军可有法子阻拦?”

“这……”

刘朗现出了为难之色。

这其实是明摆着,不填护城河,没法攻城,可他实在是派不出军啊,宛城的主力,几乎折损在了刘胤手上,留给他的兵力不足万人,恐怕明军就巴不得他派军出城呢。

好一会儿,刘朗摇摇头道:“填河非指日可待,主上不日将来,只须坚守数日,便可阻杨彦之于宛城之下。”

说着,便转头喝道:“传令城内各家,若有谁私自派人出城,诛满门,再替本将捎个口信,此战过后,但凡出人出力者,本将必报与主上请封!”

“诺!”

几名传令兵快步而去。

天色愈发昏暗,杨彦也回了营,召来众将,沉吟道:”若孤所料不差,至迟昨日,刘永明(刘曜表字)已率军离开渑池,日行八十里,十日必至,倘若以轻骑来援,四五日即可,因此我军三日之内,必须攻破宛城,否则必陷入腹背受敌的窘境,来,大家过来看。“

众将一起围上了地图。

宛城位于南阳盆地的偏北地带,而南阳盆地处于沔水上游、淮水源头,北有秦岭、伏牛山,西有大巴山、武当山,东有桐柏山、大别山,三面环山,是天然的形胜之都,由宛城到襄阳,一路坦途,轻骑一日一夜可至。

于药向杨彦拱手道:“大王,欲破宛城,必填护城河,欲填护城河,必先断水源,宛城护城河的水源来自于鸭水,而鸭水是沔水支流白水上游,河面宽阔至数里,但河滩较浅,如今初夏时节,夏水尚未生出,水流浅缓,正是填河的最佳时机,末将白天已寻得一处,位于宛城以北二十里……“

于药侃侃而谈,分明是花了一番工夫。

“嗯~~”

杨彦点点头道:“今晚先休息,明日一早,开始填河!”

当晚,全军驻扎下来,次日一早,便以降卒为主力,掺杂部分步卒往上游填河,所谓填,不是全填,而是如现代筑坝那样,留一道豁口,使得河水有处渲泻。

同时利用这时间,工匠紧急赶工,制造冲车,云梯等攻城器械,以及挖土填装沙包,全军一片忙碌,甚至部分军卒还在城下搞军事演习,他要凭借明军的威势,震慑城头守军!

这一手其实挺有效的,城下沙尘滚滚,喊杀震天,队队骑兵来回穿梭,互相冲杀劈砍,步兵则演练军阵,各兵种配合纯熟,如臂使指。

透过望远镜能看的清清楚楚,守军的神色都多多少少带上了些惧意,本来守军以为刘胤是意外失手,心里不服气,但看了演习才知道,刘胤败的不冤,明军确非浪得虚名。

到了夜晚,杨彦则令大嗓门的军士手持话筒去城下喊话,宣传一系列的政策,如平民按占田制授田,流民不返乡,就地安置,废除世军制、以钱代役政策,不强发徭役,还有民族政策,对羌氐一视同仁,以此动摇城内的军心民心。

汉沔一带的流民多是来自于关中秦雍,成份复杂,不象中原淮北以晋人为主,而当地的流民主力是羌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