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五三五章 焦聚宛城

晋颜血 第五三五章 焦聚宛城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杨彦如果知道慧娘的想法,肯定要道一声冤,他其实早有请葛洪出仕的想法,恰好葛洪跟来江北,不用才是浪费,至于经验的问题,其实不是太重要,古代牙署的事情不多,无非是丁役、税收、军事与维持最基本的治安,作为刺史,把好关就可以,具体的庶务自然有下面人来做。

用过膳后,杨彦带着慧娘来到了葛洪的宅院,当面提出请葛洪出刺豫州的要求,葛洪夫妇当时就懵了,慧娘又连打眼色,表示不是自己透露的,夫妻俩这才醒悟过来。

当然了,以葛洪的淡泊名利作风,自然不可能一口答应,于是杨彦和慧娘百般劝说,慧娘自家知自家事,不要太尴尬,偏偏父母还拿着架子,好不容易才松了口,应允随杨彦往谯城赴任。

葛珍年纪还小,耐不得车马劳苦,因此鲍姑暂时不去谯城,留郯城带孩子,顺便与慧娘为伴,葛洪则带着两个妾氏和数十名家仆赴任。

因郭默与**领了五万卒去往谯城,在当地又收编了三万多,整个淮南拥有足够的兵力,杨彦并未带太多军,只有左右千牛卫千骑,步骑两万五千,主要还是粮草物资与火炮炸药,随行的四**马车,足有数千辆之多,另还有数十船南下淮水,再逆流而上,入过水(涡河)可达谯城。

过水的水量比不上沂水,最宽处不过百丈,水深平均三丈,不适合大型船队通过,实际上杨彦除了广铺水泥路,对水道疏通也极为重视,农闲时节征发的丁役,大多用来疏通水道,当时的中原大地也是水网密布,奈何过水先天条件便是如此,只能做到不淤积。

长长的车队移动缓慢,陆蕙芷与怜香换上了劲装,混在女千牛卫当中,骑着高头大马,倒也是一番新奇的体验,尤其是陆蕙芷,美眸煜煜生辉,俏面神彩盎然。

怜香不由劝道:“女郎,还是回车里罢,赶路非常无聊,路上又没法洗浴,如果沾了灰尘,今晚大王钻进你的车里,你如何是好?难道就脏兮兮的侍奉大王?”

陆蕙芷顿时俏面绯红,不依道:“怜香,不许乱说,他……他怎会是那样的人,就算他钻进来,我也不会依他的。”

怜香嘻嘻一笑:“骑一会儿就和我回车里,免得晒黑了,我虽然不嫌你,可是黑乎乎的,难道你就不怕……”

正说着,见着陆蕙芷有发作的样子,怜香连忙改口:“好啦好啦,不说这个了,这几天也许大王不会过来,但到了谯城,你可得想好,大王毕竟是一国之主,可别做出什么让大王不高兴的事来。”

陆蕙芷幽幽叹了口气。

她是个随遇而安的女子,对生活没有太过于刻意的执着,既然怜香、彗娘和巧娘都执意让她跟随杨彦出征,于是半推半就的应下了,同时总与杨彦这样半死不活的吊着,也不是个法子,她希望借着朝夕相处的机会,好好观察杨彦到底是不是她臆想中的张君瑞。

如果是,那就在一起过日子吧,哪怕对自己不是一心一意,也认了,但如果不是……她不知该如何是好。

陆蕙芷患得患失。

由郯城到谯城近八百里,一路上,果如怜香所说,灰尘漫天,身上越来越脏,又没法洗,连她自己都受不了,只能忍着,每天晚上,她都强烈的祈祷杨彦不要过来,这时她考虑的不是受不受侵犯的问题,而是身上太脏没法面对杨彦。

好在杨彦只在用晚膳时过来聚一聚,吃完就走,并不进她的马车,倒是让她松了口气,好不容易,十日之后,谯城已经在望。

不愧是曹魏五都之一,哪怕历数十年战乱,城墙依然高耸,城周三十里,在当时足以挤身数一数二的天下雄城,只是城墙多斑驳裂痕,有些地方还染着紫红色的血迹。

“安西将军**参见大王!”

郭默已经领军北上,谯城暂由**镇守,向杨彦施以军礼。

“嗯,张将军请起!”

杨彦点了点头,又向**的身后望去,约有近百人,都是当地的乡豪乡老,作为明国民众,自然要出城迎接主君。

‘我等参见大王!“

一众老家伙齐齐施礼。

杨彦锐目一扫,不由暗暗冷笑,这些人虽然表面上掩饰的很好,可那眼神,出卖了他们内心,有的眼神阴冷,有的暗含着怨恨,还有的非常恶毒,只有少数几个,满含着热忱期待。

目前淮南乡豪并未完全归服,相当一部分散布在那广袤的山水间,倚山傍水,拥兵从数千到近万不等,难以攻打,至今也未曾表态。

毕竟时间仓促,**郭默能取下谯城就不错了,杨彦暂时也没有平灭淮南乡豪的想法,一切留待战后算总帐,于是微笑着抱拳回礼:“诸公快起!”

“多谢大王!”

众人纷纷起身,杨彦又给**打了个眼色,便径直进城。

来到府牙,杨彦先把葛洪介绍过去,**不敢殆慢,这可是王后的生父,大王的老丈人,尤其葛洪本就名头响亮,在又见过礼之后,**便诉说起了最新形势。

“大王请看地图,欲取襄阳,必取宛城,此去一路往西,约七百余里,宛城乃光武之所兴,有高山峻岭可以控扼,有宽城平野可以屯兵,西邻关陕,可以召将士,东达江淮,可以运谷粟,南通荆湖、巴蜀,可以取财货,北拒三都,可以遣救援,此处雄踞于中原大地,位居江河之间,上承天时之润泽,下秉山川之恩惠,境内伏牛苍苍,丹水泱泱,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嗯~~“

杨彦点点头道:”**,可以啊!“

**一喜,连忙拱手:”不敢当大王赞誉,目前宛城由赵国南阳王刘胤把守,率羌氐匈奴各族士卒近三万,而襄阳由中山王刘岳与镇东将军呼延谟驻守,亦有卒三万,由襄阳至宛城,仅三百里,大王若攻宛城,襄阳必援,倘若大王有万全把握的话,可于宛城一战而克之,襄阳则成孤城,匈奴必不战自逃。“

杨彦望着地图,沉吟许久,才道:”此法可行,**你与葛公交接一下,三日之后,随本将出征!“

”诺!“

**连忙应下。

其实无论是**、韩晃、管商还是于药等人,都看出了杨彦并没有外放他们任刺史太守的想法,而是留在中军,担任中军的各级将领,对于这个安排,倒是无人有异议,主要是依着晋室惯例,刺史太守一般由各家士族担任,这个思维定势还未扭转过来,而且他们也有自知之明,自身没什么文化,干一辈子武将,封候拜将,世袭罔替,享万世富贵,子女有了条件,再走以文晋身的道路,逐步摆脱兵家身份,成为新朝的新一批士族。

“先随孤出去走走。“

杨彦挥了挥手,转身而去。

……

谯城街头,和当初的郯城街头差不多,高墙深院林立,但因着释放佃户和部曲正在陆续开展,街头好歹有些人气,民众围在远处,指手划脚,品头论足,千牛卫们也不敢大意,谯城的情况异常复杂,既有不甘心失去田地丁口的乡豪大户,也有祖氏余孽蠢蠢欲动,致使杨彦出门前呼后拥,里外都清除的干干净净,甚至有人登上屋顶,搜寻着是否有暗伏的弓弩手。

在严峻的安保形势下,体察民情,考察民生成了一句空话,杨彦无奈的摇了摇头,向葛洪道:“谯城问题多多,就拜托给外舅了。”

葛洪捋须道:“大王放心,为政之道,无非是一手硬,一手软,拉一派,打一派,待老夫先把谯城的情况摸个通透,再对方下药,料于大王凯璇之时,应可再无大碍。”

“外舅既有定计,小婿就放心了。”

杨彦拱了拱手,正待招呼回程,却是街边有人唤道:“兰子,兰子,我是李成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