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五一九章 义释邓岳

晋颜血 第五一九章 义释邓岳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谢谢好友天体运行论的两张**~~)

城墙上,一片安静,谁都料不到,东海军竟然真攻下了覆舟山,以水军去攻打山头要寨,居然成了,带来的震憾可想而知。

这还是不清楚生擒了邓岳和杜弘的结果,否则会更加让人难以置信。

“要变天了!”

许久,庾亮叹了口气,神色复杂之极。

“哼!”

卞壸哼道:“竖子性骄悖狂,惜乎荀公亦助纣为孽,若是心系朝庭,可为良将,讨平各方妖邪,朝庭亦不会薄待他,破格提拨,累世公卿,家门长盛不坠,岂不是好,哎,可惜啊,竖子走上了邪路!“

说着,卞壸还不停的摇头,一脸的痛心疾首模样。

郑阿春则是悲中从来,她臆想中的两败俱伤没有出现,杨彦夺取了覆舟山,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她不敢想象,若干年后,就如晋灭吴一样,北方水陆大军南下,那一片降幡出石头的场面,再看向自己的幼子,未成年就要成为亡国之君,泪水不禁涌了出来。

“夫人勿忧!”

果然,女人的眼泪还是有相当杀伤力的,尤其是高高在上的权势女人,张家家主张阖便重重一拱手:“朝中虽有奸邪,亦有忠义之士,晋家江山岂可轻言兴废,我等皆为晋臣,自当辅佐陛下,与贼人周旋,决不教江山改姓,况陶公明年亦将入都,手握数万雄兵,未必就怕了那杨逆王逆之流。“

”拜托诸公了。“

郑阿春哽咽着,施礼称谢。

”不敢受夫人大礼,夫人速速请起。“

”身为晋臣,自当为主分忧,夫人无须多虑。“

“王公德高望重,陆公兰芝门庭,顾公一门忠烈,有诸公牵头,我等附骥,怎能看那贼子猖狂!”

群臣没办法,不管是否真心,均是七嘴八舌的劝说表态,郑阿春的心里才好受了些。

……

“报将军,水军已攻克覆舟山,生擒邓岳与杜弘二将,大获全胜,约近两万五千卒投降,余众正逃往石头城!”

“什么?”

听得这个喜讯,杨彦大吃一惊,哪怕他并不认为攻取覆舟山有太大的难度,但邓岳与杜弘落网仍是出乎了他的意料,这真是喜外之意啊。

“此二人何在?”

杨彦问道。

千牛卫道:“已经带来。”

杨彦看了过去,远处有两员将领在十余名千牛卫的护送下,正快步而来,与此同时,一名口齿伶俐的水军陷阵营军卒也在向他讲诉着作战过程。

杨彦一边听着,一边打量,邓岳年近五旬,眉毛胡须斑白,满面风霜,皮肤呈酱色,这正是长期在水面行走的最基本特征,另一个是杜弘,三十来岁,身材修长,颌下三缕黑须整整齐齐,一双丹凤眼斜挑入鬓,仪表堂堂。

这种人杨彦一看就有数,较为惜命,又有几分自负,其实不适合领军作战,外放为太守、刺史倒是个不错的人选。

很快的,二人被带到杨彦面前,杜弘拱手施礼:“京兆杜弘参见杨府君。“

京兆代指长安,京兆杜氏是关中有名的大族,杜畿、杜恕、杜预祖孙三人威名赫赫。

杨彦也拱手道:“原来是杜君,幸会,不知杜君可熟悉关中形势?”

杜弘摇头苦笑道:“败军之将,何敢当杨府君礼遇,杜某离家已有十载,未必便能尽述关中局面,不过杨府君若有所询,杜某理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好!改日再与杜君详谈。“

杨彦点了点头,又望向了邓岳,笑着问道:“邓将军?”

“哼!”

邓岳脖子一扭,拧着脑袋望向了天空。

杨彦问道:“邓将军可愿降我?“

邓岳硬纠纠道:”丞相与我有知遇之恩,老夫怎可弃之?要杀要剐,悉听尊便,看老夫可会皱一下眉头。“

”呵呵~~“

杨彦却是笑了起来:”早闻邓公有忠义之名,今日一见,果不其然,也罢,你既不愿降我,我也不留难你,今日我便放你领旧部离去,或回荆襄,或重整旗鼓,与我再战,亦是无妨。”

邓岳的目中现出了惊疑不定之色,不敢置信道:“你....你真放老夫离去?”

邓岳已经有了宁死不降的觉悟,但释放又是另一回事,他不相信杨彦会如此好心。

杨彦淡淡道:“你我无怨无仇,敌对非为私怨,仅立场不同而己,既如此,我岂能妄害忠良,况天下一统乃早晚间事,无论邓公是否愿意,将来皆我大明百姓,而荆襄军众,父母妻儿皆在荆州,我即使有心收揽,亦不忍其骨肉分离,故放还方为上策。

今国家多难,需休养生息,能不杀人,还是尽量不要杀人,不过凡事可一而不可再,他日邓公若再落我手上,唯盼邓公能及早想好去留问题。”

杨彦这话软硬兼施,邓岳神色复杂,怔怔看着杨彦,他是荆州豪宗,征战半辈,非是等闲,心里不由猜测起了杨彦的用意,这是施恩于自已以待招揽呢,还是真如他所言,心存慈悲?

杨彦仿佛洞悉了他的心思,摆手笑道:“邓将军,你若不走,那本将可就当你留下喽。“

邓岳清楚杨彦道破了自己的心事,老脸微微一红,实际上杨彦已经讲的很明白了,而自己仍在疑神疑鬼,心里不由升起了一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惭愧感,当即深施一礼:“杨府君高义,老夫甚是惭愧,若非麾下兵将皆为荆襄人士,我等就此归降亦无不可。

但诚如杨府君所言,将士们出来实在太久了,早已思乡心切,今次老夫便领杨府君厚恩,回乡务农,保土安民,此情此义,容后再报。”

杜弘的脸上顿时写了个服字。

原本他以为,杨彦会使出百般手段招降邓岳,可如今想来,义释邓岳的影响更大,效果也更佳。

毕竟邓岳以忠义闻名,强留之,徒使邓岳为难,也未必肯归心,倒不如放掉,上至邓岳,下至荆襄士民,必感杨彦恩义,将来再与王敦作战,有邓岳先例在前,谁又肯和杨彦死战到底呢?

同时反过来看,义释邓岳,对于王敦可谓沉重一击,因为邓岳已经透出了两不相帮的意思,这形同于折断了王敦一支臂膀,势力大损,还易于波及开来,传诵杨彦的仁义美名,引发军心动荡。

‘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啊!’

杜弘暗暗感慨,不过杨彦没提到释放他,他也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邓岳是荆襄有数的军头,根基深厚,而他杜弘,是关中人士,在王敦军中没有根基,放了也没去处。

难道再回归王敦?

凭良心讲,东海军的战斗力吓着了他,回王敦那里,恐怕早晚还会落杨彦手上,到时难以相见,何苦呢?

杨彦向杜弘笑了笑,便感叹道:“丞相虽谤声如云,但在本将看来,胜过朝庭不止一筹,若非注定为敌,倒也是个值得敬重之人,丞相虽谈不上体恤民生,却不侵民扰民,且以诚御下,故聚得诸多忠义之士,着实令人羡慕。”

他早已发现,史书中描绘的王敦,并不等同于现实中的王敦,归根结底,还是传统的成王败寇价值观在作祟,如果王敦禅晋,完全可以想象,必是一片溢美之辞,那为人诟病的蜂目豺声,将美化为帝王异相。

邓岳则是浑身一震,动容道:“丞相亦有提过杨府君,誉为一世英才,只可惜,纵英雄惺惺相惜,亦要决出生死,天意如此,我辈奈何?”

杨彦陪着邓岳现出了唏嘘之色,实际上他也不是真欣赏王敦,一方面是抬高敌人,就等于抬高自己,敌手太弱了,又怎么显得自己的英名呢?

另一方面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顺着邓岳的话头褒扬王敦,以其忠义性格,更能获得好感,果然,看邓岳的痛心疾首模样,明显取得了效果。

好一会儿,杨彦向邓岳笑道:“邓公不必急着走,待破去王应沈充之辈,我再为邓公筹措些粮草。“

”哎~~‘

邓岳的脸面青一阵,白一阵,被放归,还要拿人家的粮食,他很不好意思,但此去荆襄,千里迢迢,没有粮草寸步难行,只得叹了口气,施礼道:“老夫代将士们厚颜愧受。”

杨彦又笑道:“邓公不必客气,不过我有一事相请,为及早解了我家之围,还请邓公与杜君随我去阵前走一遭,请放心,我并非让两位劝降,只是露个脸,让其明白是怎么回事。”

“既将军有请,杜某敢不从命?”

“老夫愿听将军吩咐。”

二人双双施礼应下。

“邓公,杜君,请!”

杨彦摆手示意,一行人向阵前行去。

天色已经渐近傍晚,沈充营中,有了了饮烟升起,司马冲等人正候着开饭呢,这时,突有军卒来报:“世子,那姓杨的又过来了,请世子、沈将军、苏将军与尤将军前去述话。“

“他娘的!”

沈充大骂:“用膳都不让人安生,不去!”

王应不满的瞪了眼沈充,便道:“也许是来劝降,要说攻破了覆舟山,王某是第一个不信,去看看他又有何诡计,当面揭穿岂不快哉?”

众人想想也是,包括司马冲,一起跟着王应向外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