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五一七章 两难之境

晋颜血 第五一七章 两难之境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东海军的船头,每隔片刻,就有火光闪出,伴着尖啸声,那黑乎乎的铁球腾空而起,邓岳一眨不眨的盯着,心里虽然焦急,却是一筹莫展。

偏偏凛冬腊月,派水鬼去凿船,恐怕还没游过去,就冻僵了。

“将军,将军!“

这时,一名亲随匆匆上山,大声吼道。

”何事?“

邓岳转头询问。

亲随急声道:”山莽所部四千竹甲军中了火计,无一生还,东海军骑兵前压,围住了沈将军与世子,世子遣人求援,请将军速发兵解围。“

“什么?”

邓岳顿时一阵天旋地转。

这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难怪东海军会于此时攻打覆舟山,刹那间,让他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由于火炮防不胜防,山头的投石机和箭楼被逐一摧毁,完全可以想象,东海水军早晚会登山作战,自己尚可凭借人多的优势,以肉搏战与之换命。

哪怕不敌,亦可围住山头,令他难以动弹,再禀报丞相,从姑孰发水军,入后湖与东海水军决战,自己可伺机夺回覆舟山,如此一来,大胜可期。

可这时,王应那边出了问题,毕竟王应是世子,关系重大,别说有了差池谁都担待不起,就是推推托托按兵不动,将来王应登基,也必会记恨。

高门士族或许不怕被王应记恨,但他邓岳没有这个底气,事实上,来自于荆襄的大多数将领出身低微,都承受不起得罪王应的后果,尤其是在事关生死的大事上。

从情理来说,应及时往援,只是主力前脚过去,后脚就丢了覆舟山,这不仅仅是宫城苑中受到直接威胁,还形同于被切断了石头城与城东杨府的联系,成了孤军,随时会有灭顶之灾。

邓岳是老牌宿将,他可不敢轻视杨彦的万余精骑。

在他眼里,杨府相当于一座坞堡,粮草器械充足,而杨彦领着万骑在外游曳,哪怕王应手头有两万多军,他再带两万过去,近五万大军也未必稳胜。

毕竟军卒不是越多越好,因互不统属,指挥会存在问题,而粮草更是致命,东海军是纯骑兵,可以随时攻击粮道,偏偏凛冬腊月,一天不进食就能冻饿而死。

邓岳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坚守覆舟山,还有些希望,救援王应,九成九会被活活耗死。

“杨彦之,果是用兵如神啊!”

邓岳捋须,叹了口气。

王敦部将,邓岳的副手杜弘略一沉吟,便问道:“公可是担忧往援世子,覆舟山不保?“

邓岳点点头道:”东海水军攻势凶猛,分兵必危及山头,但世子亦不容有失,老夫实是为难。“

杜弘望向了杨府的方向,也暗感头疼,实际上王应手头还有两万多人,而杨彦满打满算才两万,即便被两面夹攻,也不可能沦落到求援的地步,他不知道为何会搞成这样,不禁转望向了石头城,沉吟道:“若是由石头城派军救援,公意下如何?”

邓岳摇摇头道:“王含此人,凶暴贪鄙,不齿于时,若非丞相亲兄,怎配得此高位?偏偏又胆小如鼠,遇事不决,老夫敢肯定,王含绝不会因王应被围,就离开石头城去救援。”

杜弘又道:“那向慕府山求援是否可行?”

“呵~~”

邓岳冷冷一笑:“周抚畏头缩尾,若有意来援,就该在江口拦住东海水军,可他毫无动静,故此人靠不得,况且慕府山与建康相隔二十余里,他就算肯来,也必拖拖拉拉,要到明日方会发兵,一日夜的时间,不好说,不好说。“

杜弘许久才道:“要不……先派探马去看看情况?”

“不可!”

邓岳猛然抬头,拦住道:“若被世子认出,必以为你我并无诚意,也罢,我等按兵不动,请世子向周抚求援,只须世子与沈充守到明日即可解围。“

”可是……世子已经遣人来援,若发起怒?“

杜弘迟疑道。

邓岳深吸了口气道:”两万余卒,莫非一日夜都守不住?覆舟山乃兵家要地,不容有失,你且放心,把实情告之便是,若世子还要怪罪,自有老夫担待。“

”哎~~“

杜弘叹了口气,暗道只能如此了。

却是突然之间,天空中又有呼啸声。

”邓将军小心!“

杜弘面色一变,本能的拉着邓岳趴下,身周两枚铁弹接连落地,土石翻飞,其中有一颗拳头大的石子从二人的头顶擦过,击中一座箭楼的梁柱,就听到喀嚓脆响,梁柱当场打断,摇摇晃晃的倾颓坍塌,数名军卒惨叫着跌落下来。

邓岳与杜弘不由相视一眼,均是抹了把额头的冷汗,这真是防不胜防啊!

……

不远处的城墙上,见着东海军久无动静,除了放箭,就是不停的发射铁弹,臆想中的血肉横飞场面没有出现,渐渐地,公卿权贵们的耐心被耗尽了,他们还等着一场龙争虎斗呢。

“哼!”

陆晔捋须冷哼:“什么玩意儿,就这样也去攻打覆舟山,老夫敢断定,杨彦之必无功而返!“

“何止啊!”

顾和跟腔道:“两军争战,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依顾某之见,那竖子久攻不下,必军心动摇,终至大败,士光兄擦亮眼睛看着便是。”

“诶~~”

温峤摆摆手道:“杨府君战绩赫赫,每谋定而后动,士光公与君孝兄还是莫要过早下定论为好。“

”大司徒以为呢?“

陆晔有些不大高兴,望向了王导。

王导喃喃道:”心何以知?虚一而静矣,大中正匆要焦燥。“

虚一而静出自《荀子》,指虚心、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可以得到正确的认识,这句话本没错,但用在这里,就难免有糊裱匠的嫌疑。

陆晔暗骂一声老鬼奸滑,不过看着王导老神在在的模样,心里又猛的一动,细细思之,并非全无道理。

当今朝庭,可谓激流撞涌,杨彦已经摆明车马立国,以火克金,灭晋室而代之,王敦则代禅之心路人皆知,与杨彦之间必有龙争虎斗,另有陶侃不甘寂寞,虽未必有谋逆之心,但若有机会成就魏武、宣文之业,亦不会退让。

同时各家士族反处在了最弱势一方,虽尊王统,内里却暗流涌动,难保不会有谁生出心思,这就是一个大争之世,稍有行差踏错,便是族灭人亡,别人明哲保身,唯恐避之不及,自己为何非要往混水里淌呢?

陆晔猛然警醒,显然是对杨彦的夺妹之恨蒙蔽了自己的心智,而今时今日,杨彦若能攻下覆舟山,以重兵据之,朝庭局势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哪怕他自认为外国君主,也没谁敢于忽视他对政局的影响,如果再从江北调集重兵去吴郡灭了他陆家,旁人能奈他何?

不要说什么触犯众怒之事,那时陆家都不在了,纵然集众人之力讨回公道,又有何用?难道失去的财富名位别家会还给他?

这显然不可能。

陆晔不由瞥了眼王导,不出头,不作死,随大流,观变局,这才是和的一手好稀泥啊。

“诶?动了!”

这时,有人突然惊叫。

就听到湖中一通鼓响,各舰依次前行,缀在后方的百多条船速度稍快,隐有越过前船的趋势,这分明是大战在即,一时之间,各人精神大振,甚至都有人撑着城垛,探出半边身子,好象非如此不足以看清楚。

郑阿春也有些紧张,牵着小皇帝司马昱的手在微微颤抖。

眼下的战局对于她亦是两难,荆襄军获胜,杨彦即便逃得性命也必第一时间退回江北,轻易不会再南下,届时王敦必重拾废立,司马冲重新上位,她虽还未正式被进为太后,却尝过了太后的滋味,那临朝听政,俯视群臣的感觉让她心灵颤栗,初尝权力滋味的她,又怎甘心放弃呢?

但是杨彦胜了对她也不是好事,无非是多苟几年,最终或因国灭被掠往北方作为敌国太后圈禁起来,这不仅要失去一切,还丢人。

“列祖列宗保偌,教那杨王二贼两败俱伤!”

郑阿春心里,默默念叨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