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四八零章 各有所谋

晋颜血 第四八零章 各有所谋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谢谢好友书友01706181771和好友糖果爸的**~~)

殿内一片寂静,司马冲面如死灰,甚至都不需要自己表态,光是裴妃把这两个选择抛出,就等于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温峤和卞壸亦是面色灰败,他们从那严历的词句中,读出了裴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甚至二人亦是悔意连连,要早知是这结果,就不该让皇帝来,这样既使裴妃拒绝,也有着私下里缓和的余地。

可是哪还有后悔药可吃呢?

庾亮倒是眼神眯了眯,轻咳两声。

温卞二人也是老于事故,顿时回过味,裴妃摆出如此强硬的姿态,王敦会怎么想,裴妃不承认东海王越的皇帝地位,不就等于推翻了司马冲继位的法理基础么?王敦岂能善罢干休?

偏偏裴妃是被司马越明媒正娶迎进门,夫妻关系合理合法,而且裴妃的背后还站着河东裴氏,虽说河东裴氏在石勒的淫威下支离破碎,有往辽东投效了慕容部,有往凉州避祸,甚至关中也有河东裴氏的身影,但无论如何,一个大族的影响力的衰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就决定了王敦没法罢黜裴妃的司马越正妻身份。

文的来不通,只能来武的,显而易见,双方冲突在即,必会引来杨彦之为裴妃出头,目前双方都没有站稳阵脚,根基不算厚实,早冲突好过晚冲突。

念及于此,温峤和卞壸的面色稍有缓和。

庾亮心知二人已领会了自己的意思,于是拱手道:“太妃盛怒之中,我等就不多留了,还望太妃冷静下来再细作考量,告辞!”

司马冲完全失去了皇帝的气魄,如行尸走肉般,随着大队离府而去。

荀邃一直盯着这一行人的背影,直到消失不见,才转回头,一边望着裴妃,一边捋须思索,他就是想不明白,裴妃摆出鱼死网破的架式是为了什么。

如果只是担心入宫被软禁,完全可以用别的借口,何必如此刚烈。

不片刻,荀邃和荀崧也相继告辞,殿内只剩下了三个女人。

荀华忍不住道:“王妃行此激烈手段,是否另有考虑?”

“哼!”

裴妃哼道:“那家伙恐怕都忘了咱们娘几个还留在建康呢。“

”噢!“

荀灌恍然大悟道:”如果建康局势平稳,杨彦之几无可能渡江南来,王妃说的是,就得闹,还得闹大,建康动荡了,危及到王妃的安危,看那家伙来不来!“

”这……“

荀华迟疑道:”王敦有十万大军,而我们只有万余人,真要闹大了,怕是远水不解近渴吧?“

荀灌摆摆手道:”王妃也不完全是不讲理,实则还是为了杨彦之着想,你想啊,杨彦之立足郯城的根据是东海国,若是王妃尊司马冲为主,东海国何去何从,虽有伪朝加封杨彦之为齐公,但据我猜测,杨彦之不可能接受,东海国的旗号暂时不能倒,需要王妃在建康为杨彦之撑着。

荀华你放心吧,王敦纵使倾力来攻,府里守个一年半载不成问题,有这时间,他爬也爬来了,更何况朝中人心未定,王敦未必就敢于倾尽全力。“

”嗯~~“

荀华点了点头,心里也升起了一股难以抑制的思念。

裴妃则是神色有些怪异,其实她还有一个没法说出口的原因,一旦外界形势缓和,荀崧必然回府,她想把荀崧留在府上,绑上杨彦的战车。

杨府哪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

……

石头城。

王敦负手立于城头,望着那滔滔大江向东流去,江面帆影点点,不由情怀激荡,放声吟唱。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无数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以王含为首的诸人均是心里怪异,但王敦唱在兴头上,不敢打扰,这时,钱凤快步走来,王敦听得脚步声,转头望去,隐有不快之意。

钱凤硬着头皮拱手:”禀丞相,主上往杨府拜见太妃,悻悻而归,太妃并提出两个条件……“

消息流传的很快,钱凤于第一时间知晓,立刻赶来汇报。

”这贱妇,还真把自己当王太妃了?“

王应顿时大怒,破口大骂。

”诶~~“

王敦挥手拦住:”到底是孝平皇帝的遗孀,不得无礼!“

王应急道:”阿翁,那……太妃摆平了是心向杨彦之,否则何以至此,全天下都看着您,您若是忍了,何以服众,儿不才,愿领精兵,踏平杨府,届时刀剑加颈,看她低不低头?“

王敦望向了王含,问道:”处弘如何看待?“

王含略一迟疑,便拱手道:”此事不宜轻举妄动,毕竟太妃所言皆在理,若是强行动手的话,反给人名不正,言不顺之感,大兄须慎重。”

“叔父!”

王应不满的看向了王含。

“士仪可有妙策?”

王敦向钱凤问道。

钱凤道:“名正方能言顺,坊间隐有流传,太妃为杨彦之诞下一子,丞相可着人暗中调查,一旦拿到实证,便以太妃不守妇道为由发兵揖拿,纵使那杨彦之得知,多半也会百般撇清,不至于发兵南下,毕竟与主君私通,乃天大丑闻,此子理该顾惜名声。“

”呃?“

王应怔道:”不是说那孩子乃荀灌所出么?“

钱凤微微笑道:”出自于谁并不重要,就看丞相择取,不过太妃曾莫名其妙的腹围暴涨,故在凤看来,应是太妃所出。“

王应心里,竟没来由的舒了口气。

王敦也点点头道:“此事由士仪操办。”

“诺!”

钱凤施礼应下。

……

纪府。

纪瞻确实老了,自去冬以来,缠绵病榻,毕竟已经年过七旬,脸上密布着老人斑,靠在软榻上,半眯着眼睛,气息时短时促,偶尔还如吸不进气一样,张大嘴,喉头咯咯连响,让人不禁捏着把汗。

此时,纪瞻正强撑着精神接见陆晔和张阖。

听着张阖说起司马冲在杨府的经历,纪瞻如睡着了般,眼皮都很少抬动。

张阖说完,与陆晔相视一眼,侍立于纪瞻榻前。

也不知过了多久,纪瞻如回魂般的缓缓睁开眼睛,声音如同抽风箱,说道:“建康动荡将起,你俩欲如何行事?”

陆晔道:“长痛不如短痛,与其坐等王敦与杨彦之各自将火苗掐灭,不如火上浇油,教他灭无可灭。”

纪瞻问道:“可是打上了老夫那几个家将的主意?那几人,只能用一次,士光你可想好?”

陆晔点了点头:“时不我待,再等下去,杨彦之与王敦会愈发壮大,丞相倒还好些,无非是魏武晋宣罢了,谁家当皇帝,都不敢动我三吴士人半根毫毛,可那杨彦之不同,在江北强推占田令,若是让他在江南推行,我等家业又能剩下几分?“

张阖郁闷道:”偏偏占田令乃武皇帝所颁,合理合法,让人无话可说。”

纪瞻又问道:“杨彦之兵强马壮,可有把握?”

陆晔苦笑道:“世上哪有十全之事,太妃不认东海王统胤,实是断了丞相篡逆之途,丞相或心念旧情,不便对太妃动手,故我等须推上一把,寻出太妃为杨彦之诞子实证,丞相必出兵围攻杨府,杨彦之断不会坐视。

所谓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若是在淮北,杨彦之有数万精骑,连石虎都大败亏输,更何况我等,但是在江东作战,水泽处处,骑兵未必管用,届时荆州军在明,我吴郡各家在暗,合力攻之,料来有个六七成胜算,虽不是九成九,但实在是拖不起了啊。“

纪瞻又象睡着了,耸拉着眼皮子,静默了许久,才道:”府中诸事由我孙纪友主持,那几人也掌握在他的手上,士光离去之后,可将他唤来议之。“

纪瞻表了态,就等于成了,张阖和陆晔见纪瞻这副模样,心知不能多扰,于是双双施了一礼:”纪国老乃我江东梁柱,今次若能大破杨彦之,国老居首功,江东士民永世铭记。”

纪瞻什么都没说,只是虚弱的摇了摇头。

二人相视一眼,蹑手蹑脚退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