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四五七章 为荀灌提亲

晋颜血 第四五七章 为荀灌提亲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余音了了,绕梁不绝,荀灌虽已唱罢,但荀崧仍是微闭双目,眼角隐有泪花渗出,这首典子言语平直,却给他带来了无以伦比的冲击力。

许久,荀崧才摇头叹道:“杨郎一曲,道尽了天下兴亡,谄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

荀灌劝道:”阿翁,小女觉得,您对杨彦之的了解多限于道听途说,您应亲自看一看郯城的情况才是最佳,若是实在难以成行,也可修书一封与刁公,刁公当时被杨彦之搭救,带回郯城,任了主簿,以刁公性情,必不逛言。”

荀崧缓缓道:“如此说来,你是铁了心以杨彦之为明主了?”

荀灌苦笑道:“天下哪有什么明主,诚如汉武帝,亦是少年英明,老来昏庸,杨彦之曾说过,权力失去质约,人就会变得疯狂,故人治不如法治,下至庶人,上至公卿,须有法可依,才不致乱来,而我朝士族横行,哪有律法约束?“

荀崧问道:”杨彦之打算如何做?“

荀灌摇了摇头:”他没说,小女也想不明白会如此做,不过……应能看出,他是认真的,阿翁,我家虽世代忠良,却非迂腐愚忠,这百多年来,先事后汉,再事曹魏,后事大晋,结果如何,这三朝是一朝比一朝差呢,用我家,无非装点门脸罢了。“

见着老父不吱声,荀灌咬了咬牙,进一步道:”就拿阿翁您来说,您在永嘉之前,任侍中,中护军(掌禁军和下层军官的选拨),位高权重,永嘉时,您尚监江北军事,及元帝称帝,居然罢了您的兵权,迁尚书左仆射,协助刁公制定典章制度,再至主上登基,您的官职虽未有变,可庾元规以中书监总揽政务,主上又日渐收权,您形同于投闲置散……“

”住口!“

荀崧突然厉斥。

是的,荀灌所说,让他的心,微微刺痛。

”不,小女心中有话,不吐不快!“

荀灌倔强道:”想我荀氏,后汉年间为曹孟德谋划,结果先祖文若公(荀彧)被逼自尽,及魏文帝划功臣,没有我荀氏,而本朝元帝定鼎建康,当时您镇宛城,若非您表态,元帝又哪能那么容易获取荆襄士人的支持?结果呢,您的官越做越小,这就是您归顺的代价,您可以只求尽忠,不为自己谋划,可您为二弟和三弟谋划过没有?

小女那便宜叔父尚知道争,您又何曾为自家争过?“

荀崧的身体都在微微颤抖,想着荀氏这百年来受到的不公正对待,要说心里没有怨气是不可能的,古人重家,荀崧也看重家族,他已经六十二了,而两子尚年幼,长女的终生大事也无着落,时常午夜梦回,他都会被惊醒,但是荀灌的意思是让他投效杨彦之,去做逆贼,这根本没可能啊。

荀崧的神色充满着痛苦,荀灌心中不忍,放缓语调道:“阿翁,杨彦之重情重义,您若是给他写信,他必来勤王,可是事后,主上与各高门士族会放过他么,小女明白,您对朝庭的忠心非一朝一夕所能更改,因此小女恳求您,此事不必掺和,如何?“

荀崧怔怔的看着荀灌,神色异常复杂,不过在望向了自己的长子和次子之后,最终报以一声叹息。

这时,有仆役站门口唤道:“禀郎主,大将军从事中郎周光求见。”

“哦?”

父女俩交换了个诧异的眼神,周光是周抚弟,当年荀崧被围于宛城,正是荀灌向周抚求救,才请来了救兵,因此周抚对于荀崧实有救命之恩。

“那小女避让一下。”

荀灌站起身,拽住二弟,又一把抱起三弟,向后面走去。

荀崧这才吩咐把周光请来。

远远的,周光就拱手呵呵笑道:“景猷兄,一别经年,风采依旧啊!”

“不敢,不敢,元瑶(周光表字)客气了,快请入坐。“

荀崧赶忙还礼。

实际上荀崧从未见过周光,在时人及后世的认知中,周抚对荀崧有救命之恩,但实情很复杂,当时荀崧心向江东的琅琊王,因此长安方面的第五猗遣杜曾率万卒围攻宛城,以此逼迫荀崧归附长安,亮出颍川荀氏的金字招牌,增加政权的合法性。

而琅琊王由越府余部支持,自不可能坐视荀崧投效长安,恰时任南中郎将周访属于琅琊王阵营,得荀灌求援之后,大喜,遂遣其子周访会同襄城太守石览救援宛城,解了杜曾之围,也成功的把荀崧拉入了琅琊王阵营,并以荀崧名望,迅速使得荆襄士人归心。

可以说,在整件事上,双方各取所需,不存在谁欠谁的恩情,毕竟荀崧撑不住,可以投降,长安必重用,在宛城之围解了之后,荀崧和周氏并无太多的来往,周访在世之时,也从不以恩人于荀崧面前自居。

因此周光登门,荀崧还是有些嘀咕的,尤其周光任王敦霸府的从事中郎,身份敏感。

周光理所当然的落坐,有仆役奉上茶水,他也是渴了,只觉色泽碧绿,并未多想,一口就饮下,却是扑哧一声,嘴里又麻又涩,当场喷了出去。

荀崧给周光喝的茶,正是杨彦弄的绿茶,虽说杨彦几乎不来建康,但郯城和建康之间的往来还是很频繁的,很多郯城的新鲜玩意儿,都通过贸易传到了建康,甚至铁锅,也开始在建康日益普及,要知道,郯城周边就有高品质的铁矿,随着人手增加,开采规模也越来越大,技艺与效率也在同步提高着,而用油炒菜,还是以铁锅为佳。

绿茶也通过贸易,传了过来,本来很多人喝不惯那苦苦涩涩的味道,但喝多了,确是齿颊留香,还能清除口气,非常符合士人的生活情调,在渡过了最初的不适之后,绿茶陆续的流行开来。

“元瑶见谅,此茶乃是于建康刚刚兴起的一种喝法,虽苦涩,却耐品,可谓回味无穷啊。”

荀崧忍着笑,拱了拱手。

“哦?”

周光出身于庐江(今江西九江)周氏,世代将门,不入士族,对建康的士人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倾慕,闻言并不着恼,细细品了起来,倒是慢慢地品出了一丝清香。

荀崧也不说话,只是看着周光。

好一会儿,周光放下茶盅,笑道:“今次周某冒昧前来,还请景猷兄恕罪,实是受大将军之命,不得不来啊。”

荀崧淡淡道:”若是为大将军劝说与我,元瑶勿要怨我不顾与令兄之情,速请回。”

周光苦笑道:“大将军早知荀公义节,怎会行此无谓之事,实不相瞒,今次周某登门,是为世子向令爱求娶。”

“呃?”

荀崧大为惊愕。

荀灌自及芨以来,从未有人上门提亲,这也是荀崧最大的心病,原本他曾暗中考虑,如果杨彦托个有份量的媒人提亲,那他捏着鼻子也认了,只是杨彦娶了葛洪的女儿,渐渐地,让他死了这份心思,今日有人来提亲,自然是好事,可这人却是王敦的养子王应!

周光一见荀崧神色,便道:“景猷莫要急着拒绝,且听我把话说完,我知道,眼下的时局较为敏感,本不应打扰,但世子曾见过令爱一面,魂牵梦扰,相思成疾,其实光以出身和才学而论,世子与令爱堪称珠联壁合,只因立场不同才让荀公举棋不定罢了。

但周某必须指出,一旦大将军成事,将来的天下,必是王家天下,想那司马家能欺负曹家的孤儿寡母,夺人江山,大将军为何不能为之?

况那伪主已成年,并非孤儿寡母之流,大将军行事,算得上光明正大,比之司马家不知垒落了几许,将来令爱便是皇后,你荀氏也必腾达。

再退一步说,即便大将军功亏一篑,可世子仍是王门子弟,料那伪主不敢加害,得一善终绰绰有余,请恕周某忠言逆耳,令爱年岁已大,是该成亲了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