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四五零章 苏家过江

晋颜血 第四五零章 苏家过江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谢谢好友食为天1的打赏,好友天体运行论的月票~~)

杨彦没有立刻让老羯人去打井挖石油,毕竟天寒地冻,泥士冻的**,挖不动,只能留待开春,而且一千多年前,濮阳一带的地形地貌因着黄河改道的原因,与后世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河北重镇顿丘,在现代位于黄河以南,因此要找到东濮凹陷地质断层并不是件简单的事,需要时间仔细对比勘探。

暂时杨彦只是让老羯人修缮城墙,并打理着农田牧场。

又过两日,**和郭默相继传来了彭城和淮陵的消息。

遐子刘启在刘遐自尽之后,惊惧交加,连夜带着族人出逃,被彭城乡豪堵住,全家数百口悉数被杀,刘遐被灭族了,彭城乡豪以刘氏人头作为投名状,开城降了**。

但淮陵不是太顺利,苏家对淮陵的控制远远强于刘遐对彭城的控制,在东海军到来之前,苏峻弟苏逸,带着苏峻子苏硕与苏孝,及全族连同佃户部曲数千人先一步逃走了。

杨彦也没办法,沉吟良久,下令把**和郭默擢为鹰扬将军与虎威将军,并着二人暂留驻地,注意安抚民众,同时下令由蒋钊和傅冲分别主持淮陵和彭城的占田制推行以及新技术和新知识的推广。

目前杨彦也只能做到这一步,短期内,他不打算离开濮阳,一方面是观察河北的动静,寻找东濮凹陷地质断层,另一方面,是待开春之后,从濮阳直接出兵,与郯城两路夹击,进军青州。

腊月二十九,除夕的前一天,瓜步渡口行来了一队车马,拖老带幼,足足有近万人,均是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带着愤恨与惊悸之色,还仿佛后有追兵,不时有人回头探看。

“来者何人?速速止步!”

瓜步守将大喝。

这一行人,正是以苏逸为首的苏氏逃亡队伍,数千人离了淮陵之后,日夜兼程,并收拢淮陵诸县,如司吾、武阳、甑城、阳乐等城的苏峻残部,又裹挟了部分豪强武装,一路南下。

苏逸上前,拱手道:“我等乃淮陵内史苏峻族人,受东海国相杨彦之迫害,须过江躲避,还请让我等通过。“

守将公事公办道:”广陵王府君(王舒)有令,凡江北流民私自过江者,斩!“

”你……“

披麻带孝的苏硕急的眼睛都红了,大怒道:”我父已死于杨彦之之手,若不及早过江,我等近万人迟早被其所害,你速去通报王府君,就说我等急欲过江,愿为朝庭效力。“

”哼!“

守将冷哼一声:”广陵于尔等身后不远,你若取来王府君手令,本将自当放行。“

苏孝也是一身素服,咆哮道:“娘的,你只有数百人,狂什么,信不信老子立刻下令攻打码头?”

“莫非你苏家欲谋反不成?”

守将现出了紧张之色,猛一挥手,队队军卒端起弓弩武器,依着营寨布防,苏家的部曲也挺起了刀枪,倾刻间剑拔弩张。

“诶~~朝庭既有法令,自当遵行,放下!”

苏逸观察了片刻,才转头喝道。

苏孝急拱手道:“叔父,听闻王府君为人苛刻,既便去求他,他又怎会放我苏家过江?”

苏逸摆了摆手,向前道:“你有职责在身,我不愿让你为难,但我苏家若不过江,一旦杨彦之领军追来,这近万人将无一活命,这样罢,我提个折中之策,我苏家部曲暂留江北,我仅带几人过江,去请得朝中重臣放行手令前来,你看如何?“

“这……”

守将有些犹豫,主要还是忌惮苏家人多势众,而他只有数百卒,一旦苏家发狂,必是死无葬身之地。

苏孝小声道:“叔父,我家在建康无知交故旧,谁愿出面相助?”

苏逸冷冷一笑:“杨贼在建康树敌无数,而我家有人有力,我就不信,朝庭无人施援。”说着,便向前喝道:“这位将军,你考虑的如何,苏某的要求并不过份,请你莫要把我苏家往死路上逼!”

“也罢!”

守将想想也是,放几个人过江不算什么,于是道:“本将予你通融,也望你莫要使本将为难,部曲族人须安置好,不得随意走动,过江人数也不得超过十人,望你速去速回。”

“多谢将军!”

苏逸重重一拱手。

苏逸把苏孝留在江北,带着苏硕与几名随从渡江而去,过了江,马不停蹄奔向建康,约傍晚时分,进了建康城。

众人勒住马匹,打量着这陌生的城池,似乎每一个人都与自己无关,自己也与这座城池格格不入。

苏硕忍不住问道:“叔父,我们要不要先去大司徒府上,大司徒为人和善,或能求得亲笔信,送与王府君,放我等过江。“

”不妥!“

苏逸单手一举:”大司徒地位尴尬,找他没用,今朝中由庾亮执政,我们直接登门求救。“

庾亮在建康家喻户晓,经打听,一行人直奔而去。

……

庾氏依然住在青石巷,短短一两年,没什么变化,这段日子以来,皇帝乾纲独断,励精图治,庾亮中书监之权被分了不少,他知道自己没法和皇帝叫板,索性放开手,任由皇帝折腾,他则落个清闲,倒也逍遥自在。

天色渐渐黑了,仆役们准备着饭食,府邸飘散着饭菜的香味,庾亮却充耳不闻,读着杨彦写的三国演义,津津有味。

三国演义已经补全,以杨彦今时今日之地位,无须再顾忌什么,全书由孙家的印刷坊承印,除了在青兖地界传播,还有一部分被弄来了建康,暗中于士庶间流传。

“哎~~”

读到了诸葛亮火烧司马懿这一段,哪怕明知是编的,庾亮也是叹了口气,暗感惋惜。

这时,庾翼匆匆步入屋内,似有急事,见着庾亮一手捋须,一手捧书阅读,于是肃手站立一旁。

庾亮放下书,感慨道:“此书道尽国家兴亡,实有大道理,你若有暇,应读一读。“

庾翼一看封皮,是三国演义,不禁笑道:“弟也曾读过,确是引人入胜,那杨彦之仅凭此书,便可名传千古,弟倒是奇怪了,此子一身本事从何得来?即便出身于弘农杨氏,也不该如此啊。”

庾亮沉吟片刻,摇了摇头:“这等事怕是荀公都不清楚,近日淮北可有事?“

庾翼点点头道:“正要与大兄分说,据大司徒府中传来消息,杨彦之月前兵发濮阳,于廪丘留数千卒固守,便率主力南下,全歼祖约、刘遐、苏峻与李矩五万余卒,前三者身亡,李矩被俘,部众被杨彦之收编,后杨彦之重新北上,一战攻克濮阳!“

”什么?“

庾亮猛的站了起来,满脸的不敢置信之色。

庾翼苦笑道:“弟亦是百思不得其解,想那濮阳,城高墙厚,兵力充足,石生虽名气不及石虎,却身经百战,怎可能仅一战便丢失了城池?

可惜淮北讯息皆由王邃传回,我等难以摸清详情。“

”这天……要变了,主上不知能否招架得住啊。“

庾亮转回身,望向了苑中的方向,捋须长叹,并暗中猜测着,若是皇帝知晓,会是怎样。

”嗯?“

庾亮突然心中一动,望向了屋外,一名管事正匆匆赶来。

”禀郎主!“

管事施礼道:”淮陵苏峻弟苏逸及其子苏硕求见。“

”哦?“

庾翼讶道:”必是为苏峻之事而来,大兄见还是不见?“

”依你之见呢?“

庾亮问道。

庾翼沉吟道:”若是见了,苏逸必求大兄为他出头,可我庾家手上,无兵无卒,哪有兵力助他,况且杨彦之大势已成,大兄犯不着为区区苏家与杨彦之为敌。“

庾亮拧着眉头,负手来回走了几圈,才道:”苏逸好歹也是一方藩镇亲弟,我若不见,岂不是让人说道我怕了杨彦之?见他无妨,看他有何分说。“

说着,便转头道:”请苏逸过来!“

”诺!“

管事施礼离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