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四零一章 容娥献策

晋颜血 第四零一章 容娥献策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杨彦满载而归,回到了郯城,民众夹道欢迎,看着那一车车的粮食,眼都绿了,不过杨彦清楚,仍是不够,还得再弄个几百万石的粮食,才能撑到明年麦收。

当然了,别人并不知杨彦心里的愁苦,只看到了他独挡一面的风光。

杨彦把诸葛颐交给徐龛安置,就径直去往相府大殿。

朱红色的门外,跪着一尊水泥像,杨彦驻足观看,此像满面胡渣,身着囚衣,连一圈圈绑缚着的绳子都勾勒出来,背后立着块水泥牌,上书:罪人支雄,与原主有个七八分相似。

“嗯!”

杨彦很满意,提步继续往里走。

一众掾属已经就座,杨彦高踞上首,听取汇报,目前进行的主要是回迁与黍和豆子的抢播,当时实行坚壁清野,各城池的财货丁口全部集中于郯城与兰陵县,现在战争结束了,又有大破石虎之余威,没有谁再敢来犯兰陵东海两地,可以放心大胆的把民众迁回去。

整个回迁与新得丁口安置大约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军队的扩建暂由荀豹主持,东海军原有四万卒,如今正在紧锣密鼓的从丁壮中选兵,据荀豹汇报,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五万有余,最终目标是六万。

其余矿山的重建、矿场的开工热火朝天,各类工坊也如雨后春笋般,一涌而出,完全可以想象,今后数年,东海兰陵两郡将进入一个蓬勃发展时期。

“诸公都辛苦了!”

杨彦点了点头,便向刁协问道:“我欲设兖州与青州刺史,刁公以为何人可担当?”

刁协是管人事的,任命刺史太守,不能绕过他,这和杨彦私自任命的掾属不同,那都是直属相府,也是新成立,第一任由他任命,以后还是要通过刁协。

毕竟尽掌大权固然爽快,但是后果也很恶劣,这个时代,还不是皇权至上的时代,杨彦不愿破坏规矩,也不愿给人一种独夫的印象,否则天下英才将渐渐远离,他只须把军权牢牢把握,其他方面尽量放权。

“哎~~”

刁协叹了口气,他就知道,杨彦回返必立青兖二州刺史,这是在不归路上越走越远啊,而更让他心纠的是,自己也越走越远了,他没有办法驳斥,只能暗暗寻思着。

刁协是干实事的,哪怕不赞成杨彦的行为,却也为杨彦谋划,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人选,傅冲,可为兖州刺史。

傅冲有过主政兰陵的经历,庶务杂事,井井有条,谁都没话可说,但另一个人就不能随便选。

主要是大家的资历,战功都差不多,举了他,别人不服气,而且刁协知道,杨彦是不会让他们这些老家伙外放一州的。

“嗯~~”

刁协突然留意到了蔡豹。

蔡豹名震徐州,屡次受杨彦之恩,关系非同寻常,倒是另一个不二人选。

于是道:“老夫认为,应以傅冲刺兖州,士宣兄刺青州。”

说着,又看了眼候礼,沉吟道:“候将军可为琅琊太守。”

原琅琊太守孙默,早在石虎南下之际率琅琊降了石虎,全郡被洗劫一空,如今孙默等琅琊乡豪被划归为战俘,正在矿场开采石灰石呢。

蔡豹候礼二人蓦然一震,都没想到会得如此礼遇。

“嗯~~”

杨彦也点点头道:“刁公所言甚是,只是青州还在曹嶷手上,我曾与此人约定一年之内不战,暂时还得委屈蔡公暂居郯城,待我明年取下青州,再送蔡公赴任。”

蔡豹感激施礼:“老夫多谢府……“

正说着,蔡豹陡然醒悟,他自己就是使君了,再称杨彦为府君已经不合适,而杨彦既没称公,也未称王,思来想去,还是称将军较为恰当,于是改口:“老夫多谢将军!”

杨彦微微一笑,向候礼道:“候将军意下如何?“

候礼也非常满意,琅琊是什么地方?是青徐侨门的老家,在江东朝庭的地位与郯城同样重要,杨彦让他镇琅琊,正是表现出了对他的信任,当即拱手道:”多谢将军!“

杨彦摆摆手道:”候将军还得等上一段时日,待得印信铸好,再去开阳亦不为迟。”

自己铸印信,又以东海王府名义自置刺史太守,几乎形同于谋反,实际上杨彦走的,就是石勒和刘曜的道路,与晋室只存名份,而无君臣之义。

候礼铁了心投杨彦,丝毫不在意。

杨彦又道:”任荀豹为中尉!“

在理论上,中尉与杨彦这个相品秩相同,都是秩两千石,掌一郡军事揖盗,杨彦本没资格任命中尉,但他连刺史太守都任命,区区一个中尉算得了什么?

“末将多谢将军!”

荀豹施礼。

杨彦望向了于药等一众有功将士,沉吟道:“待得印信制出,各有功人员一并封赏!”

“诺!”

众将拱手应下。

杨彦把目光移向了崔访,却是现出了迟疑之色。

崔访拱手道:“将军可是要老夫跑一趟建康给主上送礼?”

杨彦为难的咂了咂嘴:“本有此意,但崔公年事已高,怕是不耐奔波之苦,要不还是由崔公坐镇郯城,我亲自去一趟建康。“

”将军不可!“

崔访连忙阻止:“以将军今时今日之势位,必受朝庭猜忌,倘若主上召将军入宫觐见,将军见还是不见?不见会被人说三道四,见了恐有血光之灾,况且我军虽大捷,但周边依然诸敌环饲,将军轻动不得,还是由老夫代将军走这一遭,请将军放心,老夫筋骨尚强健,应无大碍。“

杨彦想想也是,再看崔访,确实气色不错,于是拱手道:”那就有劳崔公了,待得水军归来,就安排此事。“

……

接下来,进入了茶话会时段,众人闲聊了一通,才各自离去,杨彦刚要走,却是一名女亲卫来报:“将军,容少府求见。“

”哦?“

杨彦一怔,便道:”请她进来!“

”诺!“

女亲卫施礼离去,不片刻,把容娥带了进来。

”妾拜见将军!“

容娥盈盈施礼。

少府是个非常重要的官职,但容娥身为女流,不能参与相府议事,杨彦的眼底不由有了些愧疚,叹了口气道:“不用多礼。”

“谢将军!”

容娥起身,美眸望向杨彦,不说话。

这就是身为女子的特权,有一些心思玲珑的女子摸透了杨彦的脾气,知道杨彦不会为此不悦,容娥便是如此。

果然,杨彦没任何不快,问道:“何事?”

容娥道:“妾有两件事,其一,请问将军何时重开市易行?”

杨彦摇头笑道:“你呀,就惦记这个,我可以明确告诉你,短期内开不了。”

“啊?”

容娥轻掩檀口,现出了失望之色。

杨彦耐心解释道:“在东海开市易行,影响力只限于淮北,而我们在淮北的名声已经臭了,既便再开,恐怕也没几个人敢来,将来市易行会开在建康,江东遍地富户豪强,有足够的客户参与交易。”

“那妾就放心了。”

容娥长吁了口气,又道:“其二,妾想就商税的征收与将军商议一下。”

“嗯?”

杨彦目中立时精光大作。

人人都说明朝商税低,实际上明朝法定商税一点都不低,只因会计记帐法落后,并受现实条件制约,收不上来,当时收税往往是按车船粗估,这又给了很多商贾偷税逃税的机会。

杨彦也想对商贾有效征税,但很多现代的税法放在古代不合用,就如按车船征税,总不能真对车载船运的货物细细检查吧?

这样一来工作太细化,效率极低。

二来要么造成官商勾结,或者就是税吏猛如虎的恶果,他也束手无策,其实中国古代商业畸形发形的根源就在于征税手段不完善。

政府收不到税,没法分享商业繁荣的果实,而商贾偷税漏税,坐享巨额财富,渐渐地对政权构成了威胁,导致商贾屡屡受不公平对待。

“快说说看!”

杨彦催促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