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三五一章 豪华阵容

晋颜血 第三五一章 豪华阵容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谢谢好友智者无为、好友三峡农夫和好友苏飞逸的月票,好友鬼口的两张月票~~)

从次日开始,东海军以营为基本单位,各军轮流出城作战,目地并不是填平壕沟,摧毁箭楼也是次要的,毕竟箭楼这玩意儿搭起来很方便,既便摧毁了,但是占不住地盘,没过几日,原地就又能耸立起一座箭楼,除非发动全面破袭战,否则没有任何意义。

出城的目地主要是袭拢,以小范围的兵力调动石虎部的大队,久而久之,疲弱其师。

杨彦为此,布置下十六字方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当然,追是有限度的,不可能追太远,主要还是袭扰。

不知不觉中,一个月过去了,这一个月以来,郯城四门随时都有兵卒出击,人数从几百到数千不等,完全是根据石虎对人手的调动再作安排,甚至还有过四门齐出,摆出一幅决战的姿态。

粗略估计,平均每天出兵都在五到十趟之间,杀敌数量有时一天都杀不到十个八个,石虎如果派遣兵力过多,全军调头就跑,再从别的门出去袭扰。

不过一个月下来,累积还是可以的,通过不停的出城破袭,合计杀死重伤羯军近三千卒,自身伤亡两百余卒,对石虎军起到了有效的骚扰作用。

同时通过连续不断,又毫无征兆的调兵,全军的组织性纪律性更上一个台阶,军卒之间的配合调动如臂使指,纯发的纯熟灵活。

正月初一,一年又过去了,今天没有派兵出城,毕竟大过年的,不差这一天。

杨彦站在城头,望着下方连绵的营寨,来到这个世界已经第三年了,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却能让人淡忘很多东西。

比如前妻,他几乎不去想,父母和女儿在他的记忆中也渐渐地淡薄,他努力回忆着往昔的一点一滴,却发现刻意的想念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时间是抚平创伤的良药啊,忘记一个人,就是这么简单!’

许久,杨彦叹了口气,无奈的苦笑着,如今他的心里,装载更多的是裴妃、荀华、荀灌、那未曾谋面的孩子,巧娘和慧娘,许杰两口子和陆蕙芷以及等等,另有他的江山,对未来的规划,而前世的点点滴滴,虽不至于忘记,可就象发生在别人身上,再回想起来,心境很难有波动了。

“将军,你怎么了?为何面色不大好?”

自崔玲那日被调戏过后,出乎杨彦的意料,总是有事没事跟着,这时见着杨彦的神色不对,于是问道。

杨彦摇了摇头,也问道:“崔玲,如果一件你非常在乎的事,曾当作生命一样的珍惜,突然变得不在乎了,你会怎样做?”

崔玲嘀咕道:“那就放下呗!”

“放下?”

”放下,不错,明明不在心里,我为何要强行留在心里?“

杨彦喃喃着,渐渐地,眼神亮了起来,及至哈哈大笑着吟道:“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崔玲不解的朝杨彦翻了翻眼睛。

……

建康!

与杨彦的矫情不同,司马冲踌躇满志,新年朝会上,皇帝封他为东海王,继东海王越统胤,又下诏命诸葛颐返京,任东海王傅,庾亮子庾彬为东海王文学,另拜司马冲为长水校尉。

长水校尉为八校尉之一,始置于汉武帝,秩比二千石,所属有丞及司马,领员吏百五十七人,属领军将军。

置长水校尉,形同于给了司马冲领军之权,正是为了夺荀灌军权做准备,同时,又以沛国刘耽为司马,颍川庾怿为功曹,吴郡顾和为主簿。

这套班子可不得了,诸葛颐是诸葛恢的长兄,于下邳王邃手下任功曹,既有身份,又是个淮北通,由他辅佐司马冲最为合适。

文学从字义理解,是贤良文学,贤良指品貌端正、道德高尚,文学指精通儒家经典,这个职务虽然不掌军政,但非同小可,属于东海王冲的近臣,可以勉强看作后世的太子伴读,几乎就是司马冲的身边人了,司马绍任命庾彬为文学,也存有加恩于庾亮的意思。

而长水校尉与王府不相干,可以自置掾属,拥有自己的兵马,司马刘耽是西晋司空刘乔孙,出身名门,庾怿是庾亮弟,对庾氏进一步加恩,顾和不用说,吴郡顾氏家主,和杨彦的仇恨纵是倾尽三江之水也难以洗刷。

司马绍搞出这个阵仗,把以庾亮为首的豫州侨门与吴姓士人全部拉到了自己一边,坐等杨彦兵败,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去荀灌军权。

朝会很快散去,王彬和王导走在一走。

“呵!”

王彬突然呵的一笑:“弟以为,主上这次恐怕要摔个大跟头,他以为倚仗庾亮就能成事,庾元规此子,性燥事急,胸无沟壑,必会出手对付杨彦之,阿龙兄只管看着便是,待得搅成了一堆烂摊子,不可收拾之时,届时还不得阿龙兄出来收拾局面。“

”哎~~“

王导捋须叹道:”石虎挟十来万大军南下郯城,久攻不破,兰陵营寨又被摧毁,此番多半无功而返,一旦退去,杨彦之必取淮北,世事难料啊,三年前一个小小庶人,竟养成了朝庭的心腹之患。“

王邃定期会把淮北的信息传给王导,但王导不是每件事都上报朝庭,比如兰陵驻军大破石挺这类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事件,王导隐瞒不报,其中的居心不言而喻,他也要算计朝庭。

实际上,如今的王导挂个大司徒的头衔,形同于投闲置散,在朝中没有任何权力,只有朝庭碰个钉子,才能显出他的重要性。

从司马睿执政后期开始,朝庭有意的笼络南士,这对于南渡侨人是非常危险的信号,站在皇帝的角度,南士只要拥戴司马氏朝庭,就是自己的子民,但北人是外来者,侵占南人的土地,压缩南人的生存空间,如果南人得势,想想都不寒而栗。

王导善待南人,是给个虚名,从来不会给予实职,看看陆晔、顾和、张阖这些人当的都是什么官就清楚了,而皇帝任用南人,是真正给权,这是没法调和的矛盾。

王彬哼道:“恐怕在那位眼里,咱们王家才是心腹大患,否则咱们王门子弟,随便挑出一人足以担当东海王文学,又何必给予那庾家小儿,主上猜忌之心昭然若揭!“

“诶~~”

王导摆了摆手,心里也在泛难,王导还是识大体的,清楚大家都坐在东晋这条破船上,应当同舟共济,但是船上有舵手,有船工,还有乘客,王导争的,只是舵手的位置,由琅琊王氏把着方向,其余侨门当船工划船,南人老老实实的当个乘客就可以了。

他并不是要把船搞翻,正如王敦久有谋逆之心,他是不赞同的,先不说风险如何,光是与王敦的关系由亲戚变成君臣就难以接受。

王敦如果上位,靠的是琅琊王氏的力量,家里为他出力,结果还要向他称臣磕头,再说王导自己,几乎就是琅琊王氏的家主了,与王敦说话是平等的地位,将来却需要以臣对君的口吻上奏!

“哎~~”

王导叹了口气,难啊,他是玩弄平衡的高手,如今则发现,朝堂与江湖,家族与皇权之间的平衡很难把握,尤其是出了杨彦这支不可控的力量,局势更是扑朔迷离。

“阿龙兄!”

王彬压低声音道:“弟琢磨着杨彦之,总觉得沈士居被他下了套,想当初,沈士居之子沈劲命丧淮北,你说那么多郎君,为何偏偏就沈劲身亡?

再看那徐龛,沈士居率数万兵马攻打,屡攻不破,损失惨重,最终得益的是杨彦之,如今徐龛又投了杨彦之。

弟怀疑,此子或与徐龛早有勾结,杀沈劲,把沈士居钓去淮北,导致吴义沈氏被敲骨吸髓,听说沈士居现在还病着呢。”

王导心里一凛,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主要是太巧,沈充的独子被杀,怒气冲冲去淮北找徐龛报仇,仇没报着,还被杨彦啃的干干净净,杨彦能于短时间内壮大至此,沈充功不可没。

他也是宦海沉浮,第一个念头就是其中有阴谋,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沈充北上为杨彦输血,恐怕郯城已经被破了。

“此子不可小觑啊!”

王彬观察着王导的神色,又道:“那杨彦之曾为处仲兄进献药方,处仲兄照方服之,病痛大有减轻,他这是要做什么,莫非看破了处仲兄的心思,为之续命,以便再次发兵东进,倘若江东陷入混乱,恰不是有利于他这般全无名份之辈么?此子包藏祸心!”

王导觉得心情异常烦燥,关键是朝庭失去了对杨彦的节制,再有沈充殷鉴不远,还有谁敢去淌淮北的浑水?不过杨彦能否起事仍在于王敦,只要王敦不起兵,杨彦就没有理由南下,最多割据一方。

“暂时静观其变!”

王导挥了挥袖子,阔步离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