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三四八章 相府争吵

晋颜血 第三四八章 相府争吵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谢谢好友天地游荡苦海飘泊的两张月票~~)

杨彦意味深长的看了刁协一眼,便点点头道:“崔公言之有理,着各军军主制定作战破袭计划,报本将看过无误,就从明日开始,驻守各军轮流出城作战,不以破营为目地,以扰袭练军为主,若是接战者为鲜卑人或曹嶷卒,立刻回城,不与之交战。“

“诺!”

席中诸人纷纷应下。

崔访又问道:“府君,那另一条消息是什么?”

“哎~~”

杨彦叹了口气:“主上晏驾了。”

众人的神色都有些微微波动,但没人大惊小怪,只有刁协扑通一声,向南面跪了下来,咚咚咚磕着头,悲呼道:“陛下啊,臣没能侍奉于灵前,臣有愧啊……“

众人愕然,相互看了看,又不知该说什么,不过也没人跟着刁协下跪干嚎,哪怕是郗鉴,纵是老脸青一阵白一阵,却依然安坐不动。

自从那天上了城头之后,郗鉴也开始参与相府的日常会议,没人请他来,他不请自到,偏偏不发一言,这让杨彦禁不住的暗骂虚伪。

郗鉴的心思,杨彦大概也能猜出,一方面是识时务者为俊杰,郗鉴就算逃回了江东,手头无兵无卒,王导不会再重用他,建康街头的流浪士人不差他一个,郗鉴也明白这一点,而且东海军明显胜券在握,战后必急速壮大,席卷淮北只是时间早晚,郗鉴难道就不想建功立业?

而另一方面,杨彦的身份名位实在太低,郗鉴拉不下那张脸投效,尤其曾被杨彦俘虏过,被指着鼻子骂过,杨彦还口口声声他郗鉴只有太常之才,这让郗鉴如何能心平气顺?

结果就僵着了。

殿内只有刁协的哭声,看的出,刁协是真哭,老泪纵横,气氛挺尴尬的。

好一会儿,刁协才站起来,向上拱手:“府君,主上既晏驾,按律,须全城素服三日,为主上服丧三十六日,请府君立刻下令。“

这话杨彦不好接口,作沉吟态。

崔访也不大好说,虽然为司马睿服丧是人臣本份,可杨彦的态度很值得深思,崔访自然不会和杨彦唱对台戏,只是公开表态支持杨彦,又同于劝其谋反或者劝进。

这一步迟早要走,但崔访身为长史,是杨彦之下掾吏之首,第一个劝进怎么也轮不到他,一般是下面有一定份量的小角色作试探性劝进,待得群情汹涌之时,再由他领着群臣向杨彦劝进才最为合适,因此给徐龛打了个眼色。

徐龛这种人,不就是干脏活的么?

徐龛有数了,脸一沉道:“作为晋人,晋主身亡,理当服丧,但石虎大军就在城外,应事急从权,以免动摇军心。“

刁协听得徐龛一口一个晋主,心头生火,再一看自杨彦以下那冷漠的态度,更是火大,于是也沉声问道:“如何个从权法?”

徐龛嘿的一笑:“郯城内外,隔绝往来,时至今日,方有消息传来,要照徐某看,晋主归天理该有了段时日,或许建康已除了服,咱们这里再服丧算什么,不如由府君带着我等向建康遥拜,算是一份心意,同时考虑到军卒士气,此事不宜对外公开宣称。“

不公开宣称就是不以官方发文的方式通告司马睿的死讯,既便传开,也只是民间私传,比如甲说谁谁死了,乙说噢,我知道了,这事就完了。

刁协怒哼一声,仅仅遥拜就已经非常过份,现在又以民间私议的方式去传播司马睿的死讯,他发现,杨彦养着这些奸臣小人还真的有用。

可紧接着,又一个他眼里的奸臣出面。

郗迈拱手道:”府君,郯城正施行军管,一动不如一静,属下附徐公议!“

杨彦虽然还没给郗迈官职,却允许他和周翼旁听相府商议。

郗鉴迄今为止,还未认郗迈这个侄子,听着只是冷冷一哼。

刁协突然冷静了,毕竟他是当过尚书令的,当年为推行土断,被群臣围攻都没退缩半步,今日为先主服丧,又怎么可能半途而止呢?

特别是杨彦的态度很值得琢磨,杨彦并未表态,依着他对杨彦的了解,性格尚算温和,处事会冷静考虑利弊,一般不会把事情做绝,不为司马睿服丧,就是彻底与朝庭分道扬镳了,以杨彦目前的实力,恐怕还不至于如此激进。

想明白了就好,刷的一下,刁协顿时长身而起,满面忠义之色,指着徐龛和郗迈大怒道:“先主晏驾,服丧乃人臣本义,即便出了丧期那又如何,只要未服过,便须补服,你二人却百般推托,到底存的什么居心,老夫问你等,可是晋人?“

”这……“

徐龛与郗迈被刁协满身的凛然正气一逼,竟然哑口无言。

杨彦望向刁协的目中,现出了一丝几不可察的赞赏之色,他并非没有容人之量,刁协是个魏征式的人物,做事只论对错,不管立场,这样的人虽然不讨喜,却必不可少。

崔访也见着了杨彦正看着刁协,目中并无愠怒,心里有数了,于是呵呵笑道:“玄亮勿恼,徐宗师与郗郎考虑到军心民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以理解嘛,毕竟我军仍被石虎围着,出了任何差池,便是城破人亡的后果,而玄亮所言也有道理,身为晋人,不为主服丧似是说不过去,这样罢,老夫提个折中之策,事急从简,公告全城,为先主服三日丧,玄亮以为如何?“

”三日如何够?“

刁协不满道。

民间服丧,完全按照礼记,但皇帝不同,承载着一个国家,因此为皇帝服丧定为三十六日。

“呃?”

杨彦一怔,为皇帝服丧还能讨价还价?

这说明刁协也不是那么古板,不过这种话不能由他说。

崔访也听出了刁协的言下之意,忍着笑道:“玄亮,军情紧急,确实不能全依礼制,否则服三十六日丧谁知道会有何等意外发生?不过三日确实少了点,那就十日罢,不能再多了。“

”也罢,十日便十日!“

刁协略一沉吟,点头应下,向上拱手道:”请府君下令。“

杨彦微微一笑:”有劳崔公以相府名义公告全城,主上宫车晏驾,全城军民服丧十日!“

”诺!“

崔访拱手应下,又望了眼刁协,正见这老家伙仿如打了场胜仗般,捋起了胡须,不由暗暗摇了摇头,拿皇帝的丧期讨价还价,这恰恰是大逆不道的表现啊,也代表着对司马氏皇权的践踏,可惜刁协没能警醒,或者说是早己看清了郯城的现状,却沉迷于自己编织的美梦中,不愿清醒。

‘不行,老夫得把他打醒!’

崔访也捋了捋胡须,就道:”府君,我军于兰陵大捷之后,大破石虎已有八成把握,明年春夏席卷青兖不在话下,老夫以为府君须早作预备。“

”哦?“

杨彦讶道:”崔公有话何不直言?“

崔访道:”青兖两州刺史及各郡太守人选。“

按杨彦的本意,州刺史和郡太守的权力太大,采用明清制度,设置布政使,按察使,再以各巡道分州郡之权,才能有效掣肘州刺史与郡太守,但现在急不得,还没到大刀宽斧改革官制的时候,那崔访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略一寻思,杨彦明白了,崔访的本意并不是具体讨论由谁出任刺史和太守,而是由谁来任命的问题,这事关杨彦手中权力的根本。

果然,刁协也明白了,立时正义言辞的冷哼一声:“自然由朝庭派驻人选,府君之功,朝庭亦会予以封赏!”

“放屁!”

于药第一个站了出来,大怒道:“将士们拼死拼活为府君打下江山,为何要便宜外人,他司马氏朝庭对淮北百姓有何恩德,凭什么我们栽了树,他来摘果子?”

刁协分毫不让道:“于将军亦是晋臣,怎能口出悖言,由朝庭处置淮北合乎情理,当然,老夫料朝庭亦会考虑到军中将士,定会给出折中方案,妥善处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