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三四六章 羯军南下

晋颜血 第三四六章 羯军南下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这几日里,杨彦忙的足不沾地,不仅仅军务一把抓,还要指点文工营的大合唱,合唱也不是那么简单,有左唱,右唱,还有起调抒情,更重要的是,需要人指挥,杨彦让陆蕙芷拿着根小竹枝,担当指挥。

陆蕙芷是愿意的,只是态度让杨彦颇为不解,好象对自己疏远了,又好象怀着愧疚,不过军情紧急,杨彦也没空去细细揣摩陆蕙芷的心思。

三日后,傅冲怒气冲冲的从沈充居所摔门而去。

沈充看着傅冲的背影,眼里闪烁出快意的光芒,冷哼一声。

钱凤摇头道:“士居兄为何当面给傅长史难看,哪怕兄不愿遂杨府君之愿,亦可敷衍了事,随意着人送封信回吴兴,待得过一阵子人来了,只说已过了江,实难追回,料杨府君尚不至于怪罪士居兄。“

”哈!“

沈充哈的一笑:”我知士仪言之有理,可若非如此,怎能出我胸中恶气?“

钱凤怔怔看着沈充,失望之色毫不掩饰,沈充彻底颓废了,只有颓废的人,才会意气用事,不顾后果的图一时之快,这样的沈充,哪怕回到吴兴,也只会醉生梦死,终日与仇恨为伴,永远都不可能再有崛起的机会。

“素闻钱士仪胸有山川之险,心有城府之深,不如你钱氏投靠于我,我必委以重任!”

钱凤的眼神有了些迷惘,杨彦的劝降不自禁于脑海中回荡起来。

各人有各人的报负,如小民,两餐不缺,有衣遮体,有屋御寒,于愿已足,沈充的报负是壮大沈家门楣,不说与琅琊王氏比,最少也不差于顾陆朱张,王敦的报负则是取司马之而代之,杨彦的报负钱凤能看出来,席卷天下,成就汉高帝之不世伟业。

而钱凤自己的报负,是做个如贾诩、诸葛亮、张良这样的谋士,辅明主建功立业。

凭着良心说,钱凤很钦佩杨彦,从一个寒庶良人,一无所有硬生生走到了一郡太守的高位,恐怕汉高帝也不过如此,更何况杨彦的内政和军事手段,明显比汉高帝高明,如果不考虑别的因素,杨彦分明是最适合的明主。

有才,内敛,自律,赏罚分明,都说效明主于微末,杨彦现在虽然不能算微末,但留给钱凤的施展空间还是很大,钱凤也相信,若自己举族投附,必得重用。

只是……

钱凤叹了口气,自己怎能弃沈充而去?

“哈哈哈哈~~”

沈充却是放声笑道:“士仪莫要为我担心,勒不久将南下,杨彦之必死无葬身之地,把人送来,我们就可以走,我料杨彦之不敢毁诺,况且你我留在兰陵,恐怕他还不放心,巴不得将我等礼送出境,我倒要看看,此子怎么个死法!”

钱凤无言以对,其实沈充最理智的选择,是放下恩怨,认赌服输,全力协助杨彦,将来杨彦得了势,以其为人,必不会亏待沈氏,可是沈充的心态已经严重扭曲,自己还能说什么呢?

次日,杨彦正给萧家回信,对萧家欲迁回兰陵表态支持,但因石勒即将进犯,故劝其战后再迁,写完之后,杨彦又有些讷闷,按他给荀华估的预产期,是今年八月,已经生过了,于情于理,都该第一时间告之,可这么久过去,竟没个只言片语过来。

难道是……

杨彦有了些不好的想法,但又觉得以荀华的身体素质不大可能,于是,在给萧家的信上又添了一笔,请巧娘去建康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刚刚把信封好,就有亲卫来报:“将军,傅长史着人传信,沈充对将军的提议一口回绝。”

“知道了。”

杨彦摆了摆手,待亲卫退去,眼里闪出了一抹阴霾。

‘沈充啊沈充,我给过你机会,可你不珍惜,将来我灭你沈家满门,千万别怪我不讲情面啊!’

杨彦望向屋外,眼神一片冰冷。

他的前世是医生,医生这个群体,是最冷静,最可怕,心理素质也最佳的一个群体,哪怕是惯犯杀人,与医生比杀人或许杀的更快,手法更加娴熟,但要论冷静,绝对不如医生,医生生生死死见的太多,在医生眼里,人体就是由一副副的器官构成。

他灭人全族,没任何心理负担。

半个月后,吴兴沈氏一万多人连同前溪歌舞姬与乐师被送了过来,暂时安置在郯城,后者交由崔玲安排,杨彦也如约释放了沈充钱凤。

至十一月,杨彦没等来建康的回信,反而等到了一个让他如释重负的消息。

石虎率支雄、征东将军石他,左军将军石挺领步骑十万,慕容廆、慕容皝父子,率慕容部精骑一万,宇文乞得归率宇文部五千卒,代王拓跋贺傉率跖跋部万卒,曹嶷领步骑三万,及各部亲卫,合计十六万卒,另有随行民夫、丁役、工匠,随军妇女营伎共总二十来万,号称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南下。

也确实,不仅杨彦如释重负,东海军上上下下都如释如负,就好象某人被一审判了死刑,二审刚刚上诉,结果还没下来,心里自然忐忑,如今二审依然是死刑,没了指望,横竖逃不过一死,反而想开了。

当然,这个比喻或许不恰当,东海军人数虽少,却并非待宰的猪羊,不过靴子落地,利空出尽,心境上的变化是类似的。

按常理来说,如此之大的军队进发,应先派前锋,荡清路途,不过杨彦坚壁清野,除了郯城兰陵,不在任何一处布防,因此前锋失去了意义,况且石虎也足够自信,十六万对四万,四比一,国中又做了诸多准备,攻城器械完足,还怕破不了小小的郯城?

去年的失败,石虎自己也反思,原因就是轻敌自大,若是在奉高多留些兵马,断不至于此,而今次,石虎思来想去,杨彦已举世皆敌,再也没了可供转圜耍使奸的余地,硬碰硬,自己怕着谁来?

自北而来,并不一定渡沂水,只需从琅琊郡南下,越过沂蒙山即可,杨彦再三考虑,放弃了在沂蒙山区阻敌的想法,毕竟沂蒙山由一个个的岗崮构成,崮与崮之间,遍布着缓坡平原,不是那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

于沂蒙山布防,因山区面积过大,没法面面俱到,极易从背后被包抄。

眼下每一分兵力,对杨彦都至关重要,他绝不可能白白让部下送死。

十一月十五日傍晚,城头上,北风呼啸,旗帜猎猎作响,于药转回头猛喝:“将军,来了!”

兰陵县完全交给了傅冲和荀豹主持,合计万卒,水军六千,游荡于沂水下游,郯城有卒两万四,之所以这样安排,是于战前经过了激烈讨论,结合石虎的情性与各种因素,最终判断石虎的主攻方向将是郯城,以石虎的傲气,必须要一战破去郯城方能洗刷耻辱。

城下远处,渐有烟尘扬起,就着落日余辉,一望无际的军阵徐徐展现出了真容,万马齐喑,千幡万幢,蔚为壮观,石虎的主力果然尽在沂水内侧。

杨彦明显能感觉,城头很多人的呼吸变得粗浊,这是因紧张而来的呼吸加快,事实上杨彦自己也有些紧张,毕竟他没了退路,他所有的倚仗就在这座城里。

城在人在,城破人亡,就这么简单!

他一遍遍梳理着这段日子采取的各项措施,回想着是否还有疏漏之处,民心不用再担心,作为一个现代人,比当时任何人都理解民心的重要性,他只是重拾一道道的命令,反复斟酌。

这刻的杨彦,心里满是杀机,刘遐、苏峻与祖约将来必须灭族,如果不是这三人搞鬼,石勒怕是不会这么快南下,哪怕明年来,他的准备也能更加充分。

当然了,出于对祖逖的尊重,他会给祖逖留下一条血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