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三四一章 抽丝剥茧

晋颜血 第三四一章 抽丝剥茧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谢谢好友天地游荡苦海飘泊和好友三峡农夫的各一张月票~~)

“迁回兰陵?”

每个人都大吃一惊。

萧绩连忙道:“阿兄,迁回兰陵固然可仗着杨府君之势重整萧家,也可使巧娘名正言顺的回到杨府君身边,但咱们在武进的家业难道就白白放弃了?毕竟迁居不易,况这几年来,我萧氏族人含辛茹苦,总算有所安定啊。”

“哎~~”

萧鎋重重叹了口气,望向屋外的一草一木,不舍道:“二弟说的是,但我家在江东并无根基底蕴,长居于此,怕是数代都难有起色,为兄思来想去,也只有分宗了,二弟留在武进,为南宗,我回兰陵,为北宗,南北二宗,互相策应,共同把萧家操持起来。”

分宗之议,不吝于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枚巨石,厅内顿时人声鼎沸,古代分宗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分的不好,就是家族渐渐衰亡的结果,可板荡之世,不进则退,萧家要想有所发展,就必须跟随杨彦,而武进的基业也弃之可惜,因此分宗成了最好的选择。

萧整挣扎之色一闪,就有了定计,望向萧绩,问道:“对你大兄之议,你看如何?”

萧绩连吸了几口气,勉强让自己的心情平静,才拱手道:“大兄言之有理,如今两个小儿皆得杨府君重用,确是我家重返兰陵之时,不过此事还须知会杨府君一声,方是最佳。

“不错!”

萧鎋赞同道:“为兄这就修书,以快马送往郯城,一待杨府君回复,立择吉日,祭告先祖。”说着,又看向了巧娘。

巧娘心头欢喜,脸颊泛出淡淡红晕,兰陵和郯城近在咫尺,回了兰陵,就可以陪在杨彦身边了,于是轻声道:“阿翁,小女想去一趟丹阳,和慧娘说一声,而且荀华姊姊好象就这两天生产,小女还想往建康去探望。”

“嗯~~”

萧鎋点了点头:“那今日为父为你准备一下,明白着人随你往丹阳。”

“多谢阿翁!”

巧娘盈盈施礼。

……

长安于前汉时期盛极一时,呈方形不规则,城中有八街九陌,与众多街道把城池划分为了一百六十个闾里,又有长乐宫、未央宫、北宫、桂宫、明光宫、建章宫等诸多宫室坐落于城里城外,后毁于绿林赤眉之乱,至后汉建立,迁都洛阳,长安作为祭祀宗庙所在,为此重修了未央宫。

刘曜自称大赵皇帝以来,以未央宫作为皇宫。

自刘聪死后,刘曜顺风顺水,因汉主刘粲残暴不仁,大杀宗室,靳准揪住机会,轼刘粲自立,刘曜遂与石勒讨之,诛灭靳氏,另从靳准侄靳明手里得到了传国玉玺,受天眷顾,于长安称帝,后相继降服了盘踞秦雍二州的巴氐诸族,并迫使凉州张氏称臣,解了后顾之忧,关中稳如泰山,国力堪称强盛。

未央宫太极后殿,刘曜却阴沉着脸,目如鹰隼,凝视着几面的一副奏章,此为录尚书事,光禄大夫游子远上奏,劝谏刘曜停止修建永恒陵。

按刘曜的规划,将为其父建永恒陵,负土为坟,周回二里,继以脂烛,日夜不断。

游子远谏曰:臣闻圣主明王、忠臣孝子之于终葬也,棺足周身,椁足周棺,藏足周椁而已,不封不树,伏惟陛下圣慈幽被,神鉴洞远,每以清俭恤下为先,社稷资储为本。

今陵费至以亿计,计六万夫百日作,所用六百万功,此陵下锢三泉,上崇百尺,积石为山,增土为阜,发掘古冢以千百数,役夫呼嗟,气塞天地,暴骸原野,哭声盈衢,臣窃谓无益于先皇,而徒丧国之储力。

陛下脱仰寻尧舜之轨者,则功不盈百万,费亦不过千计,下无怨骨,上无怨人,先帝有太山之安,陛下飨舜、禹、周公之美,惟陛下察焉……

“陛下!”

皇后羊献容侍立于一旁,见着刘曜神色,劝道:“民间百姓,若有余钱,尚知将父母坟陵修得高大些,坚固些,以慰先人在天之灵,况陛下一国之主乎?今陛下坐拥关中,威慑秦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方英才纷纷来投,乃天下之资也,陛下建陵祭父,正是体现拳拳孝心之时,当为天下表率,教化万民,这又怎么了?“

羊献容也是一奇女子,本为惠帝皇后,数度废立,终落入刘曜之手,虽年纪不小,却被刘曜惊为天下,封为皇后,宠爱异常,可参预政务,论起人生经历,比裴妃更加丰富多彩,但她的运气也比裴妃好,毕竟天子皇后与诸候王王妃是不一样的,至少没人敢于侮辱她。

“哎~~”

刘曜重重叹了口气:“谁没个父母,如今朕当了皇帝,只恨未能尽孝于双亲膝前,故以其身后哀荣寄托朕之孝心,可惜游卿不知朕之苦心啊。“

羊献容笑道:”游卿乃忠臣,自有他的考虑,这陵呀,陛下就得修,若是游卿再有微辞,可由妾与他说,游卿理该体谅陛下。“

”嗯~~“

刘曜点了点头,目中现出了满意之色。

羊献容年届四旬,发髻中也隐隐多出了了银丝,但刘曜就是看不够,对羊献容的喜爱不曾有半分减少。

“陛下喝口水罢。”

羊献容心中感激,端了碗水过来,奉给刘曜,顺带着侧头望向了案上的奏章。

“嗯?”

一份来自于弘农的奏章吸引了羊献容的注意力,豫州祖约举兵两万,进逼弘农黾池。

弘农郡位于洛阳与长安之间,潼关以东,函谷关以西,是关中兵力东进的必经之路,黾池则北濒黄河,与并州隔河相望,南可经商洛,直下襄阳,东与新安为邻,西界崤函,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这……”

羊献容拧起了秀眉。

刘曜也道:“朕正为此事不解,朕与祖约素无瓜葛,他为何犯朕的弘农?若说存了与朕为敌之意,区区两万兵马,莫非以为就能尽掠弘农上洛?献容你帮朕参详参详,祖约究竟是何意?”

羊献容寻思道:“祖约才具不及乃兄,麾下兵马多未归心,于情于理,此时断无对外用兵的可能,若此人真欲以一场大胜凝聚人心,就不该只区区两万兵力进犯弘农,不是妾夸口,哪怕陛下坐镇关中不动,祖约兴五万兵都未必能取下,两万兵有何用?

且根据奏报,祖约暂无进一步进犯之意,只是于黾池附近开掘沟壑,坚固营垒,似有长期坚守之意,陛下你不觉得奇怪么?“

”是啊,朕正为此不解啊,如果非要强加个缘由,或许是祖约在布局。“

刘曜摇头道。

“布局?”

羊献容心头一动,向外唤道:“来人,拿关东地图来!”

“诺!”

两个宦人施礼应下,不片刻,取了一幅关东地图平摊于几案。

羊献容的眸子在地图上巡曳,渐渐地,现出了了然之色。

“献容,可是有所得?”

刘曜连忙问道。

“陛下请看!”

羊献容向东海国的位置一指:“近一两年来,既有石勒平灭段氏与幽州绍续,也有王敦东进建康清君侧,可这皆与祖约无关,唯有此处,或是祖约用意所在。”

刘曜望了过去,沉吟道:“东海国相杨彦之,朕倒是听说过此子,也算有些本事,以寒庶之身立足于郯城,在与徐龛之战中大破石虎,后又击溃沈充、刘遐、苏峻与郗鉴联军,可这与祖约有何干系?“

羊献容微微笑道:”祖约的心思不难猜,或者说,应该是刘遐与苏峻拉祖约联手在算计杨彦之,陛下请想一下,石季龙素来自负,怎容自己败于一无名小卒之手,必会兴兵南下,所虑者,无非担心陛下趁机出关,坐收渔人之利,因此祖约陈兵弘农,正是为阻陛下出兵,为石虎南下创造机会,或许这三人,还打着做渔翁的算盘呢。“

”原来如此,好一个祖士少,苏子高,刘正长,好好好,竟算计到朕的头上来了,好大的胆子!“

刘曜现出了怒容,冷笑着直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