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三一五章 羊鉴心思

晋颜血 第三一五章 羊鉴心思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谢谢好友神圣骑士团长的两张月票,与好友流水可无情的月票~~)

王邃、羊鉴与诸葛颐的眼里现出了玩味之色。

诸葛颐呵呵一笑:“蔡将军,你怎知府君就会允你领军出城?”

蔡豹神色不变道:“杨府君与府君同殿为臣,且与琅琊王氏有些渊源,府君不救,似是不妥!”

“大胆!”

羊鉴厉声喝斥:“在朝为官,自以公义为先,杨府君既与府君同朝为官,那沈士居、刘正长、郗道徽、苏子高莫非就不是晋臣?若是如你所说,略有渊源,便公然偏坦,朝庭法纪何存,天下公义何在?你我可能安心?“

这一刻,羊鉴仿如正义的化身,义正辞严,一副忠臣,直臣的模样,蔡豹恶心的都有种想吐的感觉,要不是羊鉴的姻亲乃琅琊王氏,兵败之后哪能仅罢官了事?

这些高门士族的嘴脸让他恶心。

“好了,好了,蔡将军与杨府君私交甚厚,也是情急之下失言,景期莫要再说了!”

王邃回头摆了摆手,便向蔡豹道:“蔡将军,不是老夫不放你走,而是东海国与兰陵、邹山、彭城和淮陵诸地究竟谁是谁非难以判定,势弱未必就是无辜,我下邳不可冒然插手啊,不过你放心,老夫将向朝庭上表,请朝庭化解各方恩怨,毕竟我等同处淮北,同为晋臣,有藩篱江东之责,若是羯贼未曾来攻,自己倒先乱了起来,岂非亲者痛,仇者快乎?又成何体统?

两位速回罢,今次情有可原,老夫不予追究。“

候礼眼珠子一转,拱手道:“候某与蔡公引军出城,实存有调解之意,请府君明鉴。”

“呵!”

羊鉴不屑的笑道:“连府君都不敢妄言调解,你二人不过郡府下属兵尉,哪来那么大的脸面,候将军,府君好话好说是给你脸,你可莫要得寸进尺,速回罢!”

论起口才,蔡豹与候礼都是武将,而王邃、羊鉴和诸葛颐高门士族出身,擅清谈,常就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反复辩论,口才绝非凡俗,想靠言语说动这三人,谈何容易?

候礼和蔡豹的面色青一阵,白一阵,羞愤难当。

诸葛颐面色一沉,冷声道:“蔡将军,候将军,府君受朝庭诏,掌下邳国内史,从去载至今岁,虽不敢说政绩卓著,却也与民亲善,对你等乡豪亦是厚待有加,再想那沈士居甫一上任,便攻杀兰陵乡豪,那杨彦之也与郯城乡豪势如水火,这莫非便是你俩所愿?

府君不愿如此,也不屑如此,或许在你俩眼里,善待反成了示弱,好心反成了无能,故嚣张拨戾至此,连府君号令都不遵了?嗯?“

王邃沉声道:”海内板荡,老夫只求还下邳一方清宁,并不愿行烈手,今言尽于此,五十息之内,二位领军回返,老夫可当什么都没发生,否则,别怪老夫烈手无情!“

天地间一片宁静,只余旗帜被狂风撕扯的呼啦啦直响,蔡豹和候礼满面挣扎,很明显,王邃下了最后通谍,别看王邃平时一副老好人模样,可是高门士族出身,哪有简单的。

哪怕为了脸面,也必然会下令攻杀。

二人再向左右看去,自家军卒的神色多少有了些慌乱,以王邃为首的郡府官员面带戏谑之色,而下邳乡豪们,毫不掩饰自己的兴灾乐祸与贪婪神色。

是的,一个家族倒下,会养育壮大别的家族,哪怕蔡豹在徐州再有名声,可名声不能当饭吃,如有机会分食蔡家,谁会拒绝呢,甚至还搭上个候家,这是买一赠一了。

“哎~~”

候礼长长叹了口气道:“恐怕府君就等着这一刻,我俩若稍有异动,他必挥军来攻,届时你我族灭人亡,连自己都保存不了,谈何救援杨府君?蔡公,我等好歹尽力了,想必杨府君将来知晓,亦不会心生芥蒂。“

蔡豹现出了痛心之色,杨彦虽对他有救命之恩,他也有投靠杨彦之心,可是以家族被屠灭作为代价,他承受不了,于是点了点头:”但愿杨府君吉人天像,传令,退军!“

麾下军卒均是松了口气,调头回返,不片刻,两军便退的精光。

诸葛颐这才转回头,不解道:“处重兄,蔡豹与候礼明显有了反意,为何不趁此良机灭杀二人?”

王邃摆了摆手:“蔡豹好歹于徐州颇有名望,今次纵有过,亦不至死,若强行攻杀,难免让人心寒,处仲兄下都威逼皇帝,虽威风无俩,却也把我王家推上了风尖浪口,为兄不得不谨慎啊,你我青徐侨门毕竟寄居于吴人土地,切不可给人恃强凌人之印象。

为兄且让他蔡豹候礼一让,亦算仁至义尽,下次再有不恭,必杀之!“

诸葛颐鉴点了点头:”处重兄所虑极是,如今少了蔡豹候礼,那杨彦之怕是独木难支,此子毕竟与王妃有些渊源,我们难道真的置之不理?“

羊鉴呵呵一笑:”此子败亡岂不是更好,那郯城乡豪亦必损失惨重,届时请处重兄举荐道回就任东海国相,处重兄再举下邳之兵助之,郯城安得不平?让那刘遐、沈充、郗鉴与苏峻皆为我等作了嫁衣裳!“

诸葛颐顿时浑身一颤!

东海国与下邳国同为郡国,因下邳国不是实土封国,内史行太守权,而国相不同,品秩要比内史高上半级,无非是杨彦年幼力寡,又是以幸进身,皇帝当日封他,才给了秩比千两石的品秩,如果换了他诸葛颐来当这个国相,以其资历,至少也是真两千石,相当于一个中州刺史了,待得熬上几年,哪怕不入朝,迁往别处必是中两千石,足以担当一个大州刺史!

至于郯城身处前线倒不是问题,石虎新败,短时间不会来攻,实不在行,跑人也无妨。

王邃嘴角隐秘的抽搐了下,羊鉴的心思他哪能不知,把诸葛颐这个功曹提拨了,那他自己身为长史,是内史以下诸掾之首,怎么可能还留在原位呢,就算不外放当一郡太守,也要回建康补一实缺,同时还能示好于诸葛家。

青徐侨门在外人眼里是一个整体,但内部也是有争斗的,对以琅琊王氏为首,未必心服,季汉名相诸葛亮就是诸葛家杰出人物,而诸葛颐这一支传承自诸葛谨,族中名臣辈出,先祖诸葛恪更是一时翘楚。

羊氏则因族中有羊枯和羊献容这个两朝皇后,也是显贵之极,论起家世门第,诸葛氏与羊氏比琅琊王氏只高不低,因此屈居于琅琊王氏之下,固有抱团取暖之意,可是长久以往,又怎可能甘心?

王邃也不点破,微微笑道:“道回放心,即便那沈充破了郯城,莫非他还敢占着不走,为兄无论如何也要叫他吐出来!”

“有劳处重兄与景期兄了!“

诸葛颐难掩喜色,深深一躬。

王邃扶起诸葛颐,笑道:“郯城之事错综复杂,还得先看此战结果如何,我下邳不插手,冷眼旁观,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麦收,后日便可收割,道回莫要懈怠啊!”

“请处重兄放心便是!”

诸葛颐施礼应下。

麦收事关未来一年的口粮,各方都难以忽视,杨彦虽然放弃了沂水以西的两千顷麦田,但得自于郯城乡豪的三万顷麦田不能不收,哪怕按亩产最低两石五计算,三万顷就是750万石麦子,没了这些粮食,全城的生计都会大受影响。

天色不亮,城中老小有序离城,由刁协主持,往麦田收麦,崔访留城坐镇,杨彦则带上六千军卒与三千受过军事训练的丁壮扮作农夫,出西城而去,往东海军的麦田准备迎战。

其实杨彦也想过踞城固守,伺机反击,可如此一来,城外的三万顷麦子就没了,两千顷他能忍痛割弃,但三万顷是万万舍不得。

不过哪怕是两千顷,全军都是一脸痛心之色,尤其是那些老农,种的粮食就和自己的孩子一样珍惜,如今一年的心血白费,很多都是看着军队远行,失声痛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