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二七一章 新立道门

晋颜血 第二七一章 新立道门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自从进入膳堂,杨彦再也没出现过,他让人把需要的食材送来,然后把厨子、下手之类的全赶了出去,紧闭门窗,非常神秘。

袁女正和袁女皇心内好奇,不时就凑过去,想看看这家伙究竟在忙活些什么,可门窗紧闭,又不好意思敲门,虽是心痒难耐,却没丝毫办法,只得一次又一次的好奇而来,悻悻离去。

过了片刻,膳堂里开始有丝丝缕缕的香气顺着门窗缝隙飘了出来,那肚子简直是咕噜咕噜,一串串的叫。

当天际最后一抹鱼腹白消失在地平线的时候,所有人已在正殿落坐,女亲卫把一份份的菜式端到各人面前,光是那鲜艳的色彩,就令人食欲大增,更提直往鼻子里钻的香气了。

裴妃仔细观察着满满一几案的菜式,材料还是那些常见的材料,但给她的感觉就是新奇。

比如那清蒸鲈鱼,这是道老菜,本应是雪白的鱼肉,撒些姜片、蒜瓣及葱条等等去腥辅料,如今却成了枣木颜色,散发出一股浓郁的酒香,没任何鱼腥味。

这是现代名菜,酒糟鱼。

又见另一盘,以梨块、柰子块、柑桔瓣、脆萝卜条、胡瓜条等多种瓜果淋盖着乳白色粘稠状液体混合搅拌在一起,色泽缤纷,蔬果香中夹杂着淡淡的蛋奶香味,令人唇齿生津,一口口的口水直住下咽。

奈子搁现代叫做花红,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小苹果。

另有一大碗丸子汤,丸子白里透红,散发出泌人心脾的肉香,汤里点缀着碧绿蒜叶子,清爽而又诱人,裴妃都有了种捞一个放嘴里尝尝的冲动!

其他菜肴也各具特色,都是以她从没见过的烹饪方式制做,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材料原有的色彩,鲜嫩异常,林林总总,每人面前十道菜,寓意十全十美!

由于荀华有孕在身,吃不得荦腥,为了这一餐,杨彦花了大力气,当时流行的五味脯,跳丸炙等名菜一个都没做,全部是现代菜式,以清淡为主,注重色和香的搭配,辅以水果色拉及煲汤。

当然,由于原料限制,色拉酱不可能如现代那般丰富,只能以蛋黄、糖、白醋和鲜奶调配,好在色拉酱的火候在于搅拌,经他那纯熟的手法搅拌,味道也独具一格。

荀华心里甜甜的,菜一端上来,她就知道是为自己做的,或许也有在王妃跟前露一手的意思,可不管怎么说,是以自己为主。

这一席菜,确实出乎了众人的意料,许杰便是问道:“杨郎,这都是什么?我怎么从没见过?莫非北方常吃这些?不对啊,北方哪有如此精致的菜式?”

精致是许杰所能想出的唯一形容词,他觉得一道道菜式有如一件件艺术品,当得起精致二字!

“嗯!”

葛慧娘和袁耽两个妹妹连连点头,尤其是葛慧娘想到自己以后有口福了,不禁羞羞的瞥了杨彦一眼。

那个时代,男性钻厨房并不丢人,甚至于拥有一手好厨艺也是傲啸士林的资本之一,在士人之间,我有你无,我会你不会,就是值得夸耀的资本。

荀华也瞥了眼慧娘,笑道:“时候差不多了,请王妃开始吧。”

这个家是杨彦的家,本应由杨彦至开场辞,但老丈人和丈母娘都在,轮不到他说话,而裴妃在名义上是杨彦的主君,由裴妃主持最合适。

“那孤不客气了!”

裴妃端起酒盅,笑道:“废话不多说,仅以此杯贺鲍老神仙与许老神仙大获全胜,未来一统道门!“

两个老神仙的眼里,都有了些迷糊,是啊,一统道门是每一位师君的愿望,却因着黄巾之乱,已经不可能了,任何当权者不会任由道门一统,重蹈黄巾之乱的覆辙。

鲍靓暗暗叹了口气,举杯笑道:“谢王妃吉言!“

众人均是一饮而尽。

席中其乐融融,都对这满席珍肴赞不绝口,尤其是袁耽两个妹妹。

虽然有了钱,但袁耽并不是个细心的主,两个妹妹吃饱穿暖,他已经觉得尽到了一个兄长的责任,怎可能费尽心思弄些美食去讨两个妹妹的欢心?

平时家里吃的还是老一套,只是多了些鱼肉,而今天这一席,真真开了眼界,每个人都开怀大吃,唯有许杰,仿似心事重重,不时向杨彦敬酒,说话三分,摆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今天他从大父嘴里得到确切消息,为杨彦保了媒之后,就回庐山,从此不履凡尘。

许逊虽清心寡欲,却心志坚定,作下的决定,轻易不得更改,而今晚是劝说的最好机会,原本他打算请杨彦帮忙,可杨彦一回府就钻进了膳堂,照不到面,这时唯盼杨彦能读懂他的心声。

杨彦前世是当老师的,老师不能死当,面对的不是知识份子,就是主管领导,说话也是三分,留七分自己琢磨,许杰的心思不难猜。

于是向鲍靓拱了拱手:“不知老神仙对道门所知可多?”

鲍靓眼里精光一闪,哼了哼:“你小子想问什么,莫非以为老夫不知?自张鲁降曹,汉中民数万户迁徙以填长安及三辅,而曹孟德虽未禁天师道,但随着张鲁于建安二十一年身亡,又因离开故地,体系零散,祭酒信徒流落他乡,势力大减。

魏文帝代汉之后,下诏禁淫祀巫祝,道门遂由明转暗,日渐神秘,又因张鲁身故,无所统领,老旧祭酒渐渐衰亡,乃至道徒各行其事,乱象频生。

如自建安、黄初以来,诸主者、祭酒人人称教,各作一治,不复按旧道法,亦有道官道民贪财好利,不守教规,及至如今,愈演愈烈。

我江东地面的天师道,迄至汉末由中原巴蜀传入,衍生出如于君道、帛家道、李家道、清水道等一系列支派,于世间作伪,攻错经道,惑乱愚民,托言老君当治,李弘应出,代天宣化,普济万民,每每返逆者众,称名李弘者,岁岁有之,诸多弊端,老夫岂能不知?”

鲍姑道:“其实我家已经算不错了,所出大多由田亩,并不强索信众财物,而别家祭酒,掠他民户赋,索其财物,不恤鬼神,以忧天道,男女老壮,不相呵整,为尔愦愦,群行混浊。”

葛洪叹了口气道:“老君曾言:吾初立天师,授署道教治箓符契,岂有取人一钱之法乎?然天师道时至今日,已背离了老君初衷,奈何百年传播,根深蒂固,乡民愚信,祭酒盘根错节。

老夫明白你的意思,无非是趁着丈人与许老神仙名望一时无俩,借此整顿道门,可此事不吝于与天下道门为敌,知易行难啊!“

杨彦点点头道:”自古但凡革新,必有重重阻力,故不如推倒重来,天师道亦如此,重整天师道,不如另立新道,制订出完善的教规与教义,另造一套班子便是。“

“哦?杨郎请明言!”

连许逊都大感兴趣,白眉一抖,忍不住问道。

杨彦拱了拱手:“小子倒有几点浅见,请鲍老神仙、许老神仙、世叔与世叔母参详……“

杨彦着重提出了以下几点,第一,废除天师道祭酒世袭制,改为师徒制,由弟子中择贤能,传其衣钵,以防不肖子弟倒行逆施,错乱道法。

第二,废除租米钱税,信众自愿供奉香火钱。

第三,增加戒律和斋仪,变革原始天师道中杀牲血食、疯狂自虐的落后习俗,而这一点,也常常为释门和士人嘲笑。

第四,改进修炼法门,天师道的修炼方式很简单,只诵《老子》五千文,道民有病,道官为其祈祷,作三官手书,病人饮符水、叩头思过等较为原始的手段。

第五,整理道门典籍,把杂乱的道教典籍整理分类,杨彦根据道藏,提出了三洞真经的概念,即洞真、洞玄与洞神三大类。

第六,修神仙谱系,当今天师道中,信奉的神仙比较混乱,有尊奉上古时期修仙得道的神仙真人,有遵奉元始天王为最高神,也有尊奉元始天尊或三官帝君,林林种种不一而足。

又由于佛门传入中土,神鬼仙灵的数量也大为扩充,如众多的天尊、道君、天神地祇、三十二天帝、五方帝君、十方度人不死之神、星官、五岳山川之神、阴曹地狱鬼官等等,而这些神灵,名号变化无常,关系杂乱不清,很容易被有心人利用。

杨彦据此推出《真灵位业图》,以图谱形式,按阶次排列,使杂乱的神仙有明确体系,具体分为七阶,每一阶有主神排在中位,次神分列于左、右位、散仙位和女仙位。

七阶主神分别为,第一阶玉清元始天尊,第二阶玉晨玄皇大道君,第三阶太极金阙帝君李弘,第四阶太清太上老君,第五阶九宫尚书张奉,第六阶右禁郎定录真君茅固,第七阶丰都北阴大帝。

这一讲,就一发不可收拾,近七百名左右仙、散仙与女仙,如数家珍,信手拈来,杨彦详述着各自的来历出身,在人间造下的福泽,令在场众人均是膛目结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