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二六六章 红尘炼心

晋颜血 第二六六章 红尘炼心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鲍靓爽约不成仙,自然让张昭成、卢老神仙与陆老神仙,以及其他的天师道师君的如意算盘落了空,这些人在外面散布风言风语,本来鲍靓是不打算理会的,毕竟除个了陆老神仙,其他的老神仙早晚要各回各家,江东仅剩陆老神仙,些许流言还动摇不了他的根基。

但坏就坏在天降了流星雨,那几位老神仙将举办一场盛大的斋醮科仪为朝庭与天下万民祈福,于除夕这天在城北鸡笼山脚举行。

以那几位老神仙的功力,场面必然浩大无比,又打着祈福的名头,声势必大涨,这是真正对鲍靓构成威胁了,完全可以想象,陆老神仙在斋醮科仪之后,或有可能彻底压倒鲍靓,逐渐夺走鲍靓的弟子信徒,乃至家产家业,江东天师道,陆老神仙将一家独大。

而卢老神仙又在江北活动,与江东仅一江之隔,二者互相策应,久而久之,在天师道内部,就没鲍靓什么事了。

葛洪等人心里焦急,跟着来京看看可有补救之法,其实也没人指望杨彦能出谋划策,毕竟这是天师道内部的事情,只是来了京不看望杨彦不大好,所以先寻去荀府,得荀灌告之杨彦赢了所大宅子,又匆匆赶了过来。

‘哎~~“

许逊叹了口气:”江东你若是呆不下去,便随老夫往庐山修道好了,或许不染尘俗,把心定下,反能得证大逍遥、大自在、大圆满与大解脱之境啊,老夫年后回山,就不打算再出来了。“

鲍靓现出了萧索之色。

确实,在修心上,鲍靓比不上许逊,否则也不会去当什么南海太守,他还是有功利心的,因此让他眼睁睁看着自己在丹阳的基业渐渐衰败,心里总是难以接受。

杨彦看了看鲍靓的神色,便沉吟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各人有各人的缘法,滚滚红尘看似污浊,却如洪炉锤炼心性,以酒色财气捶之,去芜存菁,炼就一颗清净琉璃心,待得他日看破世情之时,便是得证大逍遥、大自在、大圆满与大解脱之日,羽化飞升,享天地同寿。

若彦之没有猜错,鲍老神仙修的该是红尘炼心之法,强入山林修行,只怕与道心有碍,此为小子浅见,请许老神仙明鉴。“

许逊目中射出奇光望向了杨彦,捋须叹道:”视天地如洪炉,好一份气魄,杨郎非我道门中人,但这份见解,连老夫也自惭不如啊。“

杨彦拱手道:”说来惭愧,小子修的便是红尘炼心之法,须历遍世情冷暖,尝尽酒色财气,方能证得无上大道,亦如放下,不曾拥有,何言放下?“

”妙,杨郎高见!“

许杰大声叫好:”大父,这红尘炼心法最适合孙儿,孙儿愿拜入杨郎座下,修习红尘炼心之法!“

杨彦的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吃喝玩乐,无所忌讳,一朝得悟,立地成道,至于能不能悟得大道那是后话,先逍遥快活再说。

许杰悟出了这层意思,显而易见,杨彦的修行之法与大父奉行的躲在山林中苦修相比,更加适合自己啊!

许杰年龄和杨彦差不多,到底是少年心性,天天钻深山老林哪能吃得消,如果没来过江东倒也罢了,可是见识过了江东的繁华,哪还愿再回到豫章那烟瘴之地?

“去!”

许逊袖子一挥:“杨郎所言虽有理,但各人有各人的缘法,你的缘在山中,此间事了,便随为父回山,永不出世。“

许杰的脸苦了下来,向杨彦投来求救的眼神。

杨彦微微一笑,又道:”这事可留待年后再说,现在先把除夕的难关渡了方是正理,不知两位老神仙可有腹案?“

”这……“

鲍靓和许逊相视一眼,颇为无奈。

还是许杰苦笑道:”杨郎,其实我和大父提过,与鲍老神仙一起,也在对面办一场斋醮科仪,可是……天师道师君之间知根知底,我们会的,他们也会,况且先机已被夺去,外面又有不利于鲍老神仙的流言,若是不能压倒他,恐怕名声从此毁矣,所以迟迟拿不定主意。“

杨彦倒是理解,这是一步险棋,也相当于孤注一掷,但问题是,孤注一掷也未必有用,毕竟鲍靓该成仙不成仙已经伤了人气,再要是斋醮科仪被比下去,在丹阳也别混了。

那么,不与陆老神仙摆檑台行不行呢?

无非是速死和钝刀子慢慢剐死的区别,还反而看着信徒一点一点的流失,心里更加难受。

虽说这只是天师道内部的纠纷,但政权和教派,向来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凭着陆老神仙这块金字招牌,吴郡陆氏怎么也要捧起来,以陆氏之力打压丹阳鲍氏,甚至还能借力顾朱张三姓,怎么看鲍靓都是必输的结局,有鉴于此,许逊才会劝鲍靓去深山老林里修炼,索性两耳不闻窗外事。

杨彦看了眼鲍靓,鲍靓虽面容平静,但眸中隐现不甘,于是略一寻思,问道:“能否与我讲一下斋醮科仪是怎么回事?”

“杨家郎君,我和你说吧……”

葛慧娘向杨彦解释起来。

杨彦的头脑里装着全本《道藏》,载有各流派的详细斋醮科仪,与葛慧娘所说两相对比,杨彦有数了,当时的斋醮科仪非常原始,带着很多野蛮的仪式,这倒是让他的想法成熟起来。

杨彦问道:“鲍老神仙身体如何?”

鲍靓点了点头:“已无大碍。“

杨彦也点了点头:“彦之认为许郎之法未必不可行,无非还须详加谋划,小子恰好懂得些斋醮仪式,尚有十几日的时间足够安排,就请鲍老神仙与许老神仙联手,在鸡笼山脚杀一杀那些野道士的威风,让士庶公卿看看清楚,谁才是天师道嫡传正宗……”

……

一行人脸面的忧色随着杨彦的诉说,已渐渐消散,在引过见裴妃之后,葛洪一家三口回了自己的青砖小院,毕竟慧娘与杨彦的名份已经定了,婚前应尽量避免见面,而许逊祖孙和鲍靓留于宅中,裴妃向两个老道请教道法,倒也是相谈甚欢。

从次日开始,鲍老神仙与许老神仙将于除夕之日在鸡笼山脚为祈福法会助兴的消息传开,建康民众奔走相告,几个老神仙难得聚首,这可是百年不遇的盛事啊,都期盼着除夕早日到来。

不过也有明白人,联系有近日有关于鲍老神仙的流言,大概猜出了这是一场生死搏斗,赢者通吃,败者将失去在江东的根基。

”哼!“

陆老神仙望着天空的飘雪,冷哼道:”鲍老匹夫狗急跳墙,老夫念在同道之谊,本欲留他一碗粥,也罢,既然那两匹老犬不识好歹,老夫就成全他!“

时光匆匆,杨彦忙于斋醮科仪,荀灌则忙于开镜子铺和车马铺,由于杨彦只带回了车轴,马车包括车轮、车架等部件全部要打造,初步估计,要在次年人日后才能开张,不过镜子是现成的,仅仅准备数日,就在荀氏文房的边上盘下了一间店面,用以售卖镜子和玻璃首饰。

生意不算好也不算差,平均每天能卖掉十面镜子,玻璃首饰数件,按杨彦要求,不收钱币,只折算成粮食、布帛或金银,平均下来,日进钱在三百到四百万之间。

这已经很惊人了,待将来名气渐渐打出,顾客还会更多,毕竟镜子在当时,除了实用,还是妥妥的奢侈品,你家有,我家没有,怎么行?又不是买不起。

而且私人房间里,对团面镜和半身镜也会有一定的需求,杨彦不急。

至于不收钱,除了钱的品质过劣,还有在未来废除铜钱的想法,中国自古缺铜,工业上又需要大量的铜,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杨彦打算以高价值的金银作为主货币流通,逐渐把铜挤出货市市场。

不知不觉中,,除夕终于到来。

连续飘洒了好几日的小雪已于昨夜停了,天空云开日现,清冷的阳光照下,虽不能驱走冬日的寒冷,但没法让人不与神仙法会联系在一起,纷纷赞颂三官帝君显灵。

天刚亮,就有民众向着鸡笼山汇聚,鸡笼山就是今天的北极阁,高约百米,因山势浑圆,形似鸡笼,故名鸡笼山。

山脚下,搭建了两座祭坛,一座属许逊和鲍靓阵营,另一座将由陆老神仙和卢老神仙主持,沿着后者靠山一角,还有数十座暧棚。

张昭成是李雄的国师,公开场合不便出面,只是陪着陆晔,陆晔已端坐于一座暧棚中,四周顾朱张皆已来人,还有沈家,周家、纪家等诸多吴姓士族。

其实陆晔对自家这个擅于装神弄鬼的族弟没太多好感,对张昭成也不冷不热,毕竟身为当世大儒,与寻常的乡夫鄙民不同,对神鬼之道是不大信的,但是今天这种场合,无论如何也要为族弟撑个脸面。

“大伯,王门来了!”

陆纳望向前方,小声提醒道。

自从把宅子输给了杨彦,陆纳搬回了族中公宅居住,腰杆子也软了不少。

陆纳略微点了点头,望了过去,陆老神仙与卢老神仙起身迎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