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二四二章 钱凤登门

晋颜血 第二四二章 钱凤登门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谢谢好友墨鱼、好友清萍剑末和好友天涯的月票~~)

“将军,这是何舰,为何构造如此奇特?”

蒋钊忍不住问道。

杨彦解释道:“此舰名为桨帆战舰,因舰身狭长,故行驶较快,于大江大河上,乃至海中行驶,可张满帆,再辅以桨手划桨,速度远超艨艟,两军作战时,用于突击冲锋,若战术得当,可于须臾间冲垮敌阵,不过因舰身狭长,易于侧翻,故舰上建筑尽量低矮,以降低重心……“

接着,杨彦详细解说了重心的概念。

船只开动的时候,重量会集中到某一点上,由引力拉向地心,假如船向一侧倾斜,重心也将向同方向移动,水的浮力通过重心起作用,作垂直推压,只要入水的部分质心朝倾斜方向充分移动,那么向上作用的浮力通过向下作用的重力传递到船身降低的一侧,从而互相抵消,两种力一起作用,船会自行恢复平稳。

船的稳心高度就是质心和浮力的向上力与船中心线相交处的距离,稳心高度愈大,船的结构愈平稳。

哪怕杨彦已经尽量用时人所能理解的语言讲诉,但包括蒋钊在内,每个人都听得如云山雾水,一脸懵逼,毕竟当时造船是凭经验,几乎不讲究数据应用,对力的构成也不理解。

不过没关系,杨彦只要求知其然,不强求知所以然,只须了解有重心这个概念就可以了,造船的时候注意重心,慢慢摸索,待吃透了,他再教下改良的重心计算公式,就可以采用科学方法,大批量的造船,同时促进科学的启蒙。

好一会儿,蒋钊才苦笑道:“将军总是出人意料,这重心的概念老夫还得好好琢磨,那么……这舷窗有何作用?“

杨彦正色道:”这正是对付楼船的关键,可于舷窗内置床弩,发射犁头镖,从远处打击楼船,恐怕数十发,即可击沉一艘楼船。“

犁头镖是水战利器,镖如犁头,由大力水手奋力掷出,可击破船壳,但犁头镖重量惊人,通常只能掷出二十步远,杨彦觉得可以把床弩装上船,用床弩发射犁头镖,势更沉,力更大,打一百多步是没问题的。

实际上这就是近代风帆战舰的雏形,只是把火炮换成了床弩,因床弩弹道平直,威力大,如运用的好,打木壳船的效果不会差于炮舰。

蒋钊的思维仍停留在跳帮接舷战,没法想象远程打击,当下老眉一扬:“将军不是不知,水面本就颠簸,遇上风浪更是起伏不定,弩箭先不说射出的准头如何,因受颠簸影响,床弩很容易移位,仓促间又难以推回,通常投石机等大型构件仅安装于船体宽大的楼船,给桨帆战舰安装床弩,老夫以为,未必切合实际!”

移位确实是个问题,因为床弩的自重不如火炮,虽说床弩没有反作用力,但是在颠簸的风浪中稳定性依然会受影响,杨彦沉吟片刻,缓缓道:“移位不难解决,可用弹簧垫于床弩之下,与舱板连接,既可固定床弩,又因弹簧具有减震的作用,可抵销部分风浪颠簸,提高弩箭的准确率,蒋公以为如何?”

蒋钊一边揉着手,一边凝神沉思,好一会儿才不确定道:“将军此法或可一试,不过因无骥可索,老夫不敢保证一定能成,况桨帆战舰的复杂程度要大于寻常斗舰,怕是投入亦会增加啊!”

杨彦摆了摆手:“钱不是问题,本将建设水军的决心不会改变,只要能建成强大的水军,再多的投入本将也舍得。

诸位怕是有所不知,出海向东千里有倭国,蕴藏着亿万斤的银矿,再往东万里之遥,有数不清的黄金,亩产可达数千斤的粮食,若能得之,功在千秋,利在当代,而这一切,是建立在强大舰队的基础上,东海水军,未来必须驶入大海,与风浪搏斗!“

“将军此言可真?”

蒋钊顿觉热血澎湃,作为一辈子与船打交道的人,对海洋何惧之有?

“千真万确!”

杨彦认真的点了点头。

荀华很怪异的看了眼杨彦,她不明白,杨彦是怎么知道的,就算郯子托梦,也不会托到那么远吧?万里之外,再联想到西厢记的背景就是万里之外的大罗马国,她发现,自家的檀郎从头到脚,都透着一股浓浓的神秘意味。

杨彦却是随即就把目光移向了风帆,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都用硬帆,由芦苇、草席编成,西方的帆则是软帆,两种帆难说优劣,区别只是用途不同,硬帆用于江河与沿海地带,而要远航日本,乃至更远的地方,软帆比硬帆好用。

当然了,缝制软帆只是后话,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先建成水军,再出海演练海军,之后才会应用到软帆,虽然建设海军很难,但更难的是人的观念,否则就算建成了强大的海军,子孙后代搞个闭关锁国,一样玩完,就和郑和七下西洋一样,下完了,连图纸都烧了。

这种事情光靠行政命令没法解决,需要协调利益,慢慢引导,也需要大力发展农业与畜牧业,当农作物堆积如山,谷贱如泥,种田的收益小于做工的收益之时,民众会自发的从事工商业活动。

总之,关键是杨彦的寿命,一代人不够,就影响两代人,他活的越长,就越有可能引导民众走向大海。

不过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在青兖徐站稳阵脚。

……

由于与杨彦的翻脸已不可避免,只是时间早晚,各家均是内紧外松,加强了戒备,杨彦还在沂水上行船的时候,一辆乌篷四望车驶向了孙家大门。

“来者何人,速速止步!”

护院部曲立刻喝问。

马车徐徐停下,车厢中,钻出一名童子,奉上名刺道:“长城钱士仪拜见孙家家主,请速通报!”

“钱士仪?”

几个部曲互相看了看,显然没听过这个名字。

童子脸一沉道:“我家郎主乃兰陵长史,曾任大将军霸府铠曹参军,有要事与你家家主相商,速去通传,否则走露了风声,你承担不起!”

说起兰陵长史,部曲们有数了,因着沈充剿杀兰陵乡人的缘故,可谓恶名累累,连带钱凤也沾了沈充的光,名声那是相当的差。

领头的什长现出了警惕之色,翻眼望了望马车,便道:“请稍等,但莫抱太大希望。“

钱凤在车厢内,呵呵笑着挥了挥手:”速去即可,孙老必见我!“

什长匆匆而去,不片刻,回来施礼:”郎主有请!“

钱凤微微一笑,捋着胡须上了车,由童子陪着步入宅内。

因着市易行的存在,很多外人长期住在郯城,一来通过交易赚点小钱,亏钱了也自有乐趣,二来刺探情报,沈充因此得知了孙谋欲以嫡女许杨彦为妾却被婉拒的消息,觉得大有可为,在与钱凤商议之后,钱凤秘密潜入郯城,与孙谋会面。

堂屋里,孙谋眼神略闪,打量着正微笑走来的中年文士,哪怕他对钱凤怀有警惕之心,也不得不赞叹,南乡貉子毕竟有可取之取,光是外表上的儒雅风度,就非自己这些北伧所能相比。

杨彦之如此,钱凤亦如此,想那沈士居,也必不差。

其实钱凤的来意很容易猜,孙谋心里不禁暗暗冷笑,那杨彦之居心叵测,莫非沈士居就好相与?他倒要看看钱凤有何说辞。

钱凤远远拱手笑道:“钱士仪见过孙老!”

“好说!”

孙谋草草回礼:“钱长史,请!”

钱凤与童子被引入屋,分宾主落坐之后,有婢女奉上酪浆,钱凤端起,抿了一小口,眉头皱了皱。

孙谋呵呵一笑:“北人惯饮酪浆,不习茗茶,若有轻慢之处,还请钱长史见谅。“

”无妨!“

钱凤放下碗,直言道:”孙老既愿见某,想必已知来意,实不相瞒,令爱所受之辱士居兄已有耳闻,眼见孙老祸事将近,士居兄愿尽绵薄之力,助孙老渡过难关,不知可愿与士居兄竭诚合作,共扼祸患于萧墙之内?“

孙谋一怔,钱凤的直言不讳让他有些恼怒,随即便哈哈一笑:“沈士居不久前才损兵折将,钱长史怕是高看沈士居了罢,而我郯城乡人,可出甲兵两万余众,各家丁壮尚有数万,若是那杨彦之敢于妄动兵戈,鹿死谁手,尤未可知也,老夫何须引外兵相助?“

钱凤不以为意的笑道:”既然孙老如此自信,那为何许女与杨彦之为妾,而不是妻?“

”这……“

孙谋的老脸现出了怒容。

钱凤摆摆手道:”孙老莫恼,钱某愿为失言向孙老致歉。“

”哼!“

孙谋冷哼一声:”沈士居残虐兰陵乡人,老夫与之合作,焉知不是前门拒狼,后门进虎?“

钱凤沉吟道:“如此看来,这倒也是个问题,这样罢,孙老可否把令爱叫出一见,钱某并无恶意。”

孙谋惊疑不定看向了钱凤,见自己的幼女,是要做什么,难不成这南貉对阿媚动起了心思?那自己可得好好的羞辱羞辱他,于是向后唤道:“把女郎请来!”

“诺!”

有婢女施礼步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