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二三九章 祖逖死讯

晋颜血 第二三九章 祖逖死讯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在石英矿的周边,往往会伴生石棉,石棉是一种丝絮状的硅酸盐,防火,耐高温,杨彦让人把石棉编织成手套,这些透明珠子,就是拿软化的玻璃捏出来的玻璃球,趁着还未冷却的时候,以钢针穿刺,留下孔洞,可串在一起,做成玻璃手链或者玻璃项链。

“拿着!”

杨彦抓起一把玻璃球,递了过去。

“多谢将军!”

崔玲欢喜的接过,不片刻,就被几个女人瓜分了。

“好象如此圆润的珠子只有珍珠吧!”

“珍珠哪有这般透明,此物名贵之极,若是能佩带上一副琉璃项链,我此生无憾!”

“我们求求将军,今天将军看起来心情不错!”

女亲卫们议论纷纷,不时拿灼热的目光瞥向杨彦。

荀华打了个眼色给萧巧娘,萧巧娘会意的笑道:“郎君,姊妹们都很喜欢,能否给姊妹们各做一副琉璃项链?”

“佩戴这玩意儿,还不嫌丢人,不行!”

杨彦一口否决。

“啊?”

女亲卫们纷纷现出了不敢置信之色。

萧巧娘也不依道:“郎君,琉璃虽然名贵,但郎君用不着如此小气吧?”

杨彦耐心解释道:“你恰恰说反了,琉璃最不值钱,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在你的脚底下,石英矿脉有三百八十条,你想想会有多少琉璃?我不是小气,而是佩戴什么不好,为何佩戴最最低贱的琉璃珠?待将来开采出了金钢石,就可以把水晶打磨成珠,届时给你们每人打造一条水晶项链,岂不是胜过琉璃。“

在前世,玻璃珠子是工厂生产的废弃物,价值以分计算,杨彦可不想拿玻璃珠糊弄自己人,这些珠子,他是打算拿去建康痛宰肥羊。

至于水晶珠子,完全是个馅饼,开采出金钢石只是第一步,接下来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打磨金刚石。

郯城是中国原生金刚石的主产区,产于金伯利岩筒中,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的二十年间,以郯城为中心,北至临沂、南至江苏宿迁的百公里范围内,合计发现单体质量百克拉左右的钻石六枚,最大达158克拉,堪称中国钻石之王。

其中以为郯城县沙墩镇陈埠村为钻石的主产区,位于当时的郯城以北约五十里的山区,但杨彦至今未着人发掘,一是寻找辩认金伯利岩需要时间,更要运气,他哪有钻大山的时间?二来钻石的硬度是10,打磨钻石,只能靠钻石粉以水磨功夫一点点的磨,不知猴年马月才能磨出一把切削水晶的钻石刀具,杨彦实在没有开采钻石的动力。

“那……妾们听郎君的!”

萧巧娘大概听出了杨彦的言不由衷,撇了撇嘴。

“郎主,请看!”

不片刻,工匠们拿着面镜子回来了,镜子的制做非常简单,在玻璃的一面涂抹上锡和汞的混合液体。

“嗯,不错!”

杨彦对着镜子左照右照,非常清晰,人物几乎不变形,这让他有了种回到现代的感觉。

“崔家娘子,你看看?”

杨彦又发现崔玲正好奇的看着自己,于是笑着把镜子递了过去。

崔玲将信将疑的对着镜子一照,顿时惊呆了,这是自己么?

毕竟铜镜打磨的再光滑,透光度和亮度都远不如玻璃镜,就算照出轮廓,但肤色没法照出,崔玲看着镜子中的自己,眉如弯月,眼若繁星,樱桃小口,唇红齿白,肌肤洁净,双颊染着淡淡的腮红。

她第一次发现,自己竟如此美丽。

只不过,当她悄悄拢起了遮于脸颊的一缕秀发之时,一条狞狰的暗红色伤疤赫然呈现,又不禁暗暗叹了口气。

“阿玲,让我看看!”

这时,巧娘把脖子凑到崔玲后面,崔玲就看到镜子里突然多出了一张脸,顿时吓的惨叫一声,手一松,啪!镜子落地上摔碎了。

“这……将军!”

崔玲回过神来,不安的看着杨彦。

杨彦挺无语的,摆摆手道:“没事,镜子要多少有多少,将来每个家庭,都配一面镜子。”

……

又在矿区呆了三天,工匠留下来继续开采,杨彦则带着几百面镜子和上千颗玻璃珠回了郯城,其中的相当一部分是近人高的全身镜,他相信把镜子拿建康,必能卖个好价钱。

“将军,昨日传来信报,祖逖已于月前过逝。”

杨彦刚迈入郡府大殿,崔访就迎上前,告之祖逖的死讯。

杨彦一怔,心情挺复杂的。

站在现代人的角度,他给予祖逖的评价并不高,但凡事要客观看待,祖逖并非穿越者,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相当不容易了,至少豫南在名义上,重新回到了朝庭的怀抱,同时他心里也对于与祖逖缘吝一面有些遗憾,不过这不代表杨彦因未能救治祖逖从而生出悔意。

他从不认为,救了祖逖的命,祖逖就会投效自己,当时人轻生死,重家族,更何况祖逖也是一方枭雄,救了祖逖,反是个烫气山芋,祖逖对人心的控制要远超郗鉴,祖逖不死,将来豫州民心就是个大麻烦。

人不可能一辈子光明正大,总有些事情会出于利益的考量。

崔访叹了口气道:“祖逖为朝庭稳住了淮西形势,使建康屏障达千里纵深,实居功甚伟,但朝庭仅追赠车骑将军,无爵无谥,着实令人齿冷。“

杨彦冷冷一笑:”依律,有爵方能有谥,祖逖无爵,不给谥号倒也说的过去,可天下人哪能如此糊弄,司马氏有大江天险在手,自以为高枕无忧,何须把淮北诸雄当人看待?打发个车骑将军,祖氏理应感激泣零,对了,接任祖逖者是否祖约?“

崔访点点头道:”朝庭以侍中祖约任平西将军、豫州刺史,接管祖逖部众,不过老夫不看好此人,祖约贪吝好财,心胸韬略远不及其兄,怕是未能服众,况将军放陈川回蓬陂,必为祖约劲敌。“

杨彦沉吟道:”我放陈川回蓬陂的用意,除牵制祖约,便是因祖约无能,必守不住谯城,而陈川既叛了石勒,若羯军南下,除死战别无他法,届时我自会领军往援,不教河南寸土落入羯贼之手。“

”将军高义!“

崔访肃然起敬,拱手施礼。

其实崔访并不认同杨彦的一些施政措施,如杨彦构建大国企的想法,他就提出了会否与民争利的疑问。

杨彦答他:以后汉覆亡为例,根源便是税赋崩溃,朝庭收不上钱,养不了兵,受制于外藩豪强,乱臣贼子雀起,权臣一手遮天,至一发不可收拾,而国企可为朝庭开辟一条稳定的财源,哪怕将来税赋出了问题,朝庭亦不至断了钱粮,命操于人手。

至于与民争利的问题,怕是崔公有所误解,汉代的盐铁官卖是把盐铁承包给藩王宗亲,乃至权臣亲眷,朝庭据此收税,本质上还是税赋,国企则是自己下场经营,赚到的钱归朝庭,这与皇庄不同,皇庄收益归私帑,而国企利润归公库,当然,除了矿产资源,大多数的项目朝庭不会禁私人经营,有能者赚钱,无能者倒闭,仅此而己。

实际上杨彦还有一点没法和崔访说,国企不光是财源,还是基本盘,任何人执政,都要有自己的基本盘,杨彦的基本盘是什么?

士族不可能,只能部分合作,庶族说句不中听的话,还不如士族,士族至少按即定的规则行事,通常不会掀桌子,但庶族不同,看看宋齐梁陈就知道了,庶族上位,自己杀自己,杀的人头滚滚,力量内耗,族灭家破,因此杨彦选择的基本盘是国企。

虽然国企问题多多,优势也显而易见,既人多势众,又拥有一定的组织度,利益休戚与共,其中的关键是组织度,有组织的民众几十万就抵得上数百万普通人。

就象美国,美国的基本盘并不是那人数众多的八千万,而是中字头以及下面的几千万员工,只要国企不崩溃,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再大的风浪都能闯过去。

也虽然在晋代,构建国企的难度会比现代大的多,但历史早已证明,华夏文明的开疆拓土传统先后于汉唐受挫之后,后世的统治者吸取教训,渐渐地保守,封闭起来,最终不可避免的走向内卷化,以愚民,惑民为执政宗旨,凡事求稳,整个社会如一潭死水,也如一座巨大的囚笼,历宋明清,渐渐衰颓腐朽。

所谓改朝换代,只是原来的那帮子人搞的天怒人怨,民不聊生,实在干不下去了,那就再换一批,本质上是左手交右手的把戏,而有了国企,一方面给朝庭开源,有了稳定的收入,可以适当减轻民众的负担,让人至少能活下去,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工业化导向的作用。

当然了,杨彦不是圣人,将来皇室也要从国企收益中提取一小部分的利润,用以维持日常开支,对于搞国企,他还是比较有信心的,随着人口增加慢慢发展,但是如何避免国企演变成内务府,还需要诸多制度上的配套建设,不过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杨彦无论如何,都要走出一条新路。

而崔访对国企没法完全理解,却不妨碍他欣赏杨彦的人品,至少杨彦从不空口白话,对手下人,也往往给予充分的信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仅这一点,已具备了明主的潜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