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二三一章 效明主于微末

晋颜血 第二三一章 效明主于微末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谢谢好友书友20161218145821988的月票~~)

过了郯城地界,天色渐渐黑了,蔡豹和候礼把营地扎在了一起,本来二人虽同处下邳,其实也不算有过命的交情,毕竟蔡豹原为徐州刺史,而候礼只是下邳乡豪,彼此之间还是有些戒备的,但随着蔡豹失去了势位,又经此战,同患难,共甘苦,两人竟建立起了深厚的袍泽情谊。

趁着军中妇孺生火造饭,蔡豹突然问道:“候将军,老夫观你亲善杨郎,是否有投靠之意?”

“呃?”

候礼一怔,脸面略微有些挣扎,向左右看了看,见左近无人,才点点头道:“蔡公莫非另有异议?请恕候某说句肺腑之言,司马氏其鹿已失,天下群雄当逐之,况琅琊王乃司马伷之后,景文同父异母弟,非嫡出也,既侥幸僭称晋祚,理该选贤拨能,唯才是举,邀买天下群雄之心,偏晋室伪主专宠高门,视我等庶人犬豚不如,你我又何必为其卖命?

值此板荡之世,虽危机四伏,也却为豪雄提供了出人头地的机会,我等自当追随明主尾骥,成就一番功业!“

”什么?你……“

蔡豹大吃一惊,失声望向候礼,这可是反心表露无疑啊。

候礼深吸了口气道:”我视蔡公为挚友,方与蔡公言此,不知蔡公以为,杨府君可堪为明主?“

蔡豹到底是见过风浪的,在最初的震骇过后,很快就冷静下来,反问道:”你看好杨郎?“

候礼回首望向郯城的方向,缓缓道:”当今天下,能称雄者,无非刘曜、石勒、慕容廆、李雄、张茂、王敦、陶侃数人,前三者皆为胡虏,某不予考虑。

李雄乃氐人,占了巴蜀,本拥天府之地,沃野千里,却不图进取,安享其成,将来必是坐困败亡之局。

张茂割据凉州,山高地远,板荡之世尚能割据一方,然若明主现身,天下复归一统,张氏除了乖乖献土称降,便是族灭人亡之局。

而王敦出自琅琊王氏,乃顶级门阀,据荆襄,扼大江上游,拥众十万,王氏一族人才济济,自有席卷江东之势,但王敦居分陕之势,受晋室伪主信重,而一旦作逆,天地所不容,人神所痛疾,岂有成事之理?

且王门多人执掌重权,未必能与王敦并肩共进,门庭之重或不能助其成事,反成为羁縻牵绊,最后某观此人,蜂目豺声,弃亲用羁,背贤任恶,岂是人主之相?

至于陶侃,呵呵~~奚狗耳,外见逼于王敦,远走交广,内则年岁已高,诸子不和,将来必有夺嫡之祸,故天下英雄,皆鼠辈也。“

蔡豹意外的看着候礼,候礼平时不显山露水,似一木讷之辈,但是能对天下群雄逐一点评,姑且不论对错与否,光是能说出来,其见地就远远超过了寻常人物,毕竟当时受限于通讯和交通,很多人对时局并不了解。

更何况蔡豹细细思忖,各人均有各人的弱点和不足,确如候礼所言,这只能说明,候礼潜怀异志,居心甚深啊。

候礼摆了摆手,苦笑道:”蔡公不必如此看我,海内板荡,破家灭族者比比皆是,哪怕势如东海王越、苟郗、王衍之辈,亦是倾刻间灰飞烟灭,我不能不为家族考量啊,就说那王处重,若有机会,必定会对你我下手,夺甲掠众,将你我破家灭族。

而杨府君乃当世奇才,去年你我初见其人,尚是一名不经传的客卿,今年却成了手握重兵的一方豪强,将来就算不能一统天下,裂土分疆亦非不可为,投效明主,当投于微末,以杨府君崛起之速,明年理该全控东海,三五年内席卷淮北,届时再投之,怕为时已晚,不得重用!“

蔡豹沉默了半晌,许久才道:”以此次出兵来说,若非王处重逼迫,你我岂肯淌这浑水,奈何王门势大,我等虽知王处重居心恶毒,却不得不为之,本最好的结果便是如沈士居,刘正长等人损兵折将,甚至兵败身亡亦有可能,但幸与杨郎为伍,至你我全身而退,且实力大增。

这一路行来,老夫也曾设身处地的以己度沈士居,若落此局中,该如何破局,只是……哎,依然是一步步陷入深渊,与石虎硬拼不可自拨。

杨郎此人,计用正,兵用奇,正奇相辅,势无可挡,一旦入局,即难跳出,况杨郎世处大度,不偏不颇,确有人主之范,又朝气勃发,敢作敢为,堪当一代明主,但你莫要忘了,杨郎夺兵杀酋,手段亦狠辣啊!“

候礼沉吟道:”候某倒是能理解一二,毕竟杨府君根基浅薄,不似你我尚有家业支撑,若不行凌厉杀伐,怕是会受制于人,倘若易地而处,候某亦会效仿。

蔡公无须过多担心,杨府君必适可而止,若是逢军头便杀,那他何必善待陈川?将来又有谁人敢于投他?此仅为权宜之计,杨府君并非不识轻重,其实你我与之有旧,投之必得重用,尤其是蔡公你,杨府君与你有救命之恩,投效合情合理,岂不是胜过于王处重麾下提心吊胆?莫非蔡公就不想留名于云台?“

蔡豹没有立刻说话,一张老脸现出了显而易见的挣扎之色。

候礼脸一沉,不悦道:”蔡公该不是存有门第之见,嫌弃杨府君出身低微罢?

请蔡公莫嫌候某说话难听,你我二人,皆为高门眼中流民帅,驱之若犬,烹之若豚,若不另起炉灶,如何翻身?既使蔡公不为自己,也该为子孙计啊。

再说那江东蔡谟与你同族,你征战沙场,任劳任怨,他却以幸进高门,到头来名位竟比你高,卖命反不如卖脸,这是何道理,你就甘心受此屈辱?“

”候将军多虑了,老夫怎会不为门楣打算?“

蔡豹叹了口气:”高门又如何,当刀砍来是脖子比别人硬,还是多了条命?老夫蹉跎多年,早已看开。

杨郎赤子之心,待人以诚,投了杨郎,倒不必担心将来如走狗被烹了,只是……你我皆为王处重麾下,而王处重未有失德,怎可轻易弃之?“

”哼!“

候礼冷哼一声:”当初若非王处重软硬兼施,你我怎会入他公府,本就心不甘,情不愿,弃之有何不可,或者你我索性暗结杨府君,与之里应外合,攻破下邳不费吹灰之力!“

”不可!“

蔡豹连忙喝止:”弃之已于名声有损,更何况反叛作乱,王处重虽手段不光彩,但怎么说你我皆领了公府之职,除非王处重调任别处,或于德有亏,否则决不能叛。“

况杨郎尚不愿与沈士居正面冲突,皆因有朝庭名份约束,若你我夺了下邳献与杨郎,你让杨郎如何自处,莫非学徐龛那般公然作反?“

候礼急道:”难道你我就坐困下邳蹉跎岁月?甚至被王处重夺甲灭族?“

”诶~~“

蔡豹摆了摆手:”杨郎与王处重必起冲突,杨郎手段,如丝织网,绵密不透,王处重困于网中,或会行差踏错,若有失德之举,便是你我起兵之时,届时里应外合,即可夺之,亦不必再为流言蜚语所挠!”

“还是蔡公考虑周详,那我等静候时机便是!”

候礼点了点头。

……

直到第二天正午,杨彦军中三万余人才全部渡过了沂水,浩浩荡荡的行向郯城,其中大部为泰山乡人,与泰山的穷山恶水相比,郯城一带地势平坦,麦田处处,就仿佛来到了天堂,也让他们对未来的生活更加有了信心。

傍晚,全军行至郯城西门,门口已有近百人出迎,以崔访为首,均是公府掾吏与杨彦的亲人。

杨彦向崔访拱手笑道:“怎当崔公出迎。”

崔访也拱手道:“府君言重了,此战大捷,我等与有荣辱。”

掾属们齐声施礼:“贺府君凯旋归来!“

杨彦摆摆手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若非诸君于后方勤勤勉勉,解我后顾之忧,我怎敢放手施为,此功非我一人独享,诸君皆有其份。“

”谢府君!“

众人齐声称谢。

有一些随着杨彦从江东过来的,如萧温、萧仁、朱锲等人,均是长舒了口气,自杨彦领军出征以来,他们的心就始终悬着,毕竟无论是家族还是个人命运,都与杨彦捆绑在了一起,而今次形势之复杂,敌方之强悍,都让人难心安心,直到昨天传回了大捷的消息,才算是放下了心事。

还有一部分是被杨彦解救的士人,也唏嘘不已,本来有几个并不看好杨彦,打算一旦战败的消息传来,就寻机开溜了,但是一场大捷坚定了他们跟随杨彦的信心。

另较为特殊的是阎平父子,阎氏被杨彦掠夺了家产丁口,要说没一点想法那是不可能,只是杨彦的手段让他们不敢轻易暴露心思,原手下似乎也安于现状,行止更是小心,而今次大胜,可以说彻底击碎了阎氏的任何侥幸,从此之后,只能安安心心在杨彦手底办事了。

杨彦恰好瞥了眼阎平父子,就望向了萧巧娘,巧娘正笑吟吟望着自己,数月不见,竟长高了些,头发浓密了些,胸脯也挺翘了些,他的目中,不禁射出了灼热之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