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一九四章 形势复杂

晋颜血 第一九四章 形势复杂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徐龛一袭明光铠,面色黝黑发红,眼神凌厉,颇有猛将之风,领着骑队缓缓行至箭矢的射程之外,勒马停住。

刹那间,沈充眼里愤恨之色大作,不禁望向了韩晃。

韩晃以神射著称,却是略微摇了摇头。

徐龛约在百步不到,在这种距离上再强的弓也没法直瞄,哪怕杨彦都做不到,只能大概瞄一下抛射,而抛射的命中率纯靠运气,正如返身回射,实际上就是抛射,按概率计算,数十上百枝箭射回去,总有射中的。

况且没有九成以上的把握,韩晃不可能出手,这好比西游记里的观音、各路佛主等**oss,轻易不出手,出手必杀,否则出手不中,损的是自己的名声啊。

沈充理解了,长吁了口气,以发泄内心的愤恨。

徐龛则一一浏览着前方众将,基本上都是老熟人,韩晃、蔡豹、刘遐在平周坚之乱中,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可是时势弄人,仅仅大半年过去,自己就成了第二个周坚,被这些老熟人围攻,不得不以妻子质勒,向石勒求援。

他的目光在杨彦身上多停留了片刻,那次失败,到现在都心气难平,完全是猝不及防,突然全军就溃败了,搁在以往根本不敢想象,事后他了解到情况,又不由倒吸了口凉气。

这一切的根源便是返身回射,他曾命令自己的骑兵依样画瓢,结果不出意外,既不是在马背上生长的草原民族,又不懂得形意拳从脊椎发劲的原理,往回开弓连坐都坐不稳,直到有骑兵从马上摔落,被活活踏死才死了心。

既然学不成,只能想办法破解,思来想去,徐龛倒是有了一个成功率不是太高的方法,只是以他的实力很困难,或许石虎有可能。

最后,徐龛望向了沈充,虽然他从未见过沈充,却敢肯定,此人就是沈充。

“请问沈府君可在?”

徐龛拱手问道。

沈充马鞭一指,厉声道:“徐龛,我儿与你何怨何仇,你竟害他性命,嗯?“

徐龛暗道一声冤,大声辩道:”沈府君,徐某从未下令取王彭之等士家郎君的性命,当时士宣兄在场,可为我作证。“

蔡豹还不至于睁眼说瞎话,略一点头:”从当时战局来看,你确未下令,但沈郎终究是被你手下的兵卒射杀,若非你心生歹念,欲以王郎等士家郎君献勒换取富贵,又怎会如此?

今沈府君率雄兵数万,必欲以你之头颅祭沈郎在天之灵,而你之所恃者,无非梁父山与徂徕山耳,但沈府君挟愤而来,又有王命在身,所部不乏敢战之士,尤杨郎更曾大破于你,你何敢狂态不敛,明抗王命?

老夫劝你莫要心生侥幸,你若于阵前认罪自尽,老夫可向沈府君说个情,放你亲族一条活路,也免得生灵涂炭,否则皆你徐龛之罪也!“

徐龛怒道:”一派胡言,沈郎之死有谁亲眼得见,士宣兄你是个实诚人,你给徐某说说,可有人证?“

”这……“

蔡豹为难了。

沈劲的尸体是杨彦的手下找回来的,观其死态,已经死了很久了,而当时一片混乱,上哪儿找人证?唯一的人证就是王彭之等士家郎君,又岂是沈充所能询问?

徐龛一见蔡豹的神色,心里有了底,又怒哼一声:“徐某怀疑,当日极有可能是沈郎不慎坠马,被王彭之等郎君践踏至死,为推卸责任,故栽脏于我,沈府君怎能不辩是非便刀兵相向?

徐某不欲与你为敌,却不代表怕你,我虽卒少,却俱是经年老卒,你若强攻,无非两败俱伤,况我已降勒,勒岂会坐视?故某奉劝沈府君一句,还是及早收兵回去,查明真相为好。“

”哈哈哈哈~~“

沈充根本不为所动,怒极而笑道:”好一个巧舌如簧的老奴,我子被你所杀,事实清楚,沈某既来,不取你狗命誓不班师,但罪仅你一人,沈某不欲多造杀戮,故你营中若有献上老奴首级者,沈某可向朝庭代表为泰山太守,否则你纵有敢战之士,亦不免为我刀下游魂,今折箭为誓,拿来!“

一名亲随抽出一杆羽箭递过去。

沈充双手接过,用力一折,啪的一声,箭杆从中折断!

折箭为誓是非常庄重的一种誓言,沈充都折箭了,其决心已不可动摇,徐龛怒道:“不可理喻,我们走!”遂拍马而回。

沈充并未追赶,只是目中杀机隐现,荀华看了眼杨彦,见杨彦不仅一副没事人的模样,还满脸同仇敌忾之色,不禁暗暗钦佩。

实际上,杨彦看着蔡豹一本正经的斥责徐龛,心里也在暗汗啊,可以说,局势走到这一步,虽然不能归功于由他一手推动,毕竟朝庭与沈充都各有所图,但他绝对是第一推动力。

尽管局势的复杂超出了杨彦的预料,不过他不后悔,若是不能火中取栗,光是扑灭郯城乡豪,就要三五年的时间,而在这期间,若是自己动静过大的话,难保不会让乡豪生出警惕,在力量不足的时候提前火拼,只会两败俱伤,便宜了别家。

况且天下局势瞬息万变,若是三五年后才能掌控东海国,怕是石勒已尽取河北河南了,压力将大的难以想象,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现代科技文化知识只能是催化剂,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发酵,却没法于短时间内爆发开来,除非能研制出逆天神器青铜火炮,可这暂时是不可能的。

……

徐龛既然回营,众将也各自回返了驻扎于菟裘城下的营寨,营帐中,杨彦仔细看着摊于几上的徐充青地形图,许久问道:“郗鉴若出兵,将伏于何处?”

“这……”

众将也看着图,不片刻,杜乾指着一角道:“将军,郗鉴必沿洸水行进,再于刚县(今山东宁阳县)沿汶水北上,可避过我军与徐龛军的主力,他伏兵之处,不会距徂徕山与梁父山太远,故只有数十里之外的亭亭山最为合适。“

亭亭山约一百多米高,地位与云云山相对应,《史记·封禅书》记载: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

荀虎也道:”将军可先着人探查,若郗鉴果伏兵于此,可突袭之,大破郗鉴。“

”诶~~“

杨彦摆摆手道:”破去郗鉴对我意义不大,杀了他反惹一身骚,抓住他,还得躬身相送,对于这类有清名之士,毁他名声,才是直指要穴,破他苦心经营之道。

他不来倒也罢了,若是来了,我倒要问问他,有沈府君的邀请却阴作托词,偏偏又引军潜伏一侧,到底意欲何为,看他如何狡辩,如何于天下立足!“

众人均是眼前一亮。

杨彦又道:”郗鉴不足为患,我最担心的是石虎,由河北至泰山,一马平川,无法料定南来路径,只能着轻骑随时侦测,现在大家都说说看,如果石虎来了,曹嶷会不会从旁潜伏,抓住机会大破石虎,乃至坐收渔利?曹嶷又会何屯兵于何处?“

每个人紧紧的盯着地图,曹嶷的老巢广固距奉高只有四百来里,而曹嶷此人身经百战,确实很有可能抓住这一削弱石勒的机会。

不片刻,荀豹指向地图一角:“将军,曹嶷若来,多半会屯于矣县(今山东菜芜)一带的徂徕山余脉中,不过因山势过于宽广,具体位置恐怕很难寻找。”

荀虎也呵呵笑道:“这真是越来越热闹了啊,沈充伐徐龛,竟引来了淮北各方霸主,徐龛若知,当三生有幸。”

荀华没好气道:“荀虎你还乐,诸多大敌当前,均是各怀鬼胎,而我军实力弱小,稍有不慎便是全军覆没之厄。“

杨彦摆了摆手:”倒不须过于紧张,我们的底限是能不硬拼,尽量不硬拼,以保存实力为主,不求有功,先求无过,再择机歼敌壮大,只可惜祖豫州抱病在身,又受戴渊钳制,否则祖豫州若率军前来,胜算又大了几分。“

众将想想也是,纷纷为祖逖叹了口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