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一七三章 包饺子的准备

晋颜血 第一七三章 包饺子的准备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谢谢好友书友160718511508的两张月票,好友东海令狐冲与好友江宁副堂主的月票,谢谢好友兰陵萧家的1100大赏~~)

葛慧娘好似完全不在意的笑道:“莫非姊姊心仪杨家郎君?妹也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呢。“

荀华俏面微红,唯唯道:“此事说来话长,还是待会儿再说吧,女……阿姊,这是杨郎送与老郎主的马车,车内载有淮北特有的山珍。”

“哦?”

荀灌望了过去,与别人一样,都为那气派的外形而惊讶,荀华从旁解释,大诉一通马车的好处,重点突出了车是由杨彦设计的。

“杨彦之还有这等本事?可惜家翁正于尚书台值守,还须过上数日才能回家,否则必是见车欢喜。”

荀灌不无遗憾的叹了口气。

尚书台由宫中宿卫把门,官员一般是连续值守一段时间,再出来放几天假,家人若无正当理由,不得入内,若是专门跑一趟尚书台给荀崧送车,以荀崧的性情,或会不喜。

荀华理解的点了点头:“这倒是无妨,其实杨郎弄出来的新鲜事物多着呢,待会儿再和阿姊一一道来,对了,杨郎特意为阿姊打造了眉尖刀,阿姊必会喜欢!“

说着,便向回招手:”拿上来!“

一名女亲卫递上把眉尖刀。

“这……”

荀灌秀眉再拧,眉尖刀说刀不象刀,说枪也不象枪,能使得趁手么?

荀华笑道:”阿姊先试一下。“

荀灌接过刀,随意挥劈。

她虽然没有系统性的学过刀法,但天下武术总有共通之处,这一挥舞,就感觉无比顺畅,一时竟停不住手,只见刀光闪烁,匹练如虹,葛慧娘看的眼睛都直了。

许久,荀灌才收了势子,赞道:“好刀,这家伙总是让人看不透,好啦,我们现在去见王妃,王妃也挺惦念杨彦之的,你把这段时间的经历一并向王妃禀来好了。“

“嗯~~”

荀华和葛慧娘跟着荀灌向外走去。

近一两个月来,油坊的产能持维增加,到年前,能日产四千升油,按每升毛利三十钱计算,日进钱十二万,其中一半归裴妃。

有了钱,府邸修葺一新,屋面换了新瓦,窗棱重新粉饰过,地面的石子路铺的整整齐齐,栽了许多花花草草,宫婢得了裴妃的大量赏赐,也喜笑颜开,精气神与刚来时,已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了,变化最大的还是裴妃,每天严格按杨彦留下的美容秘方保养,虽花钱如流水,但效果不凡,如今裴妃肌肤细嫩,面色白晰红润,秀发中的银丝已几不可见,怎么看都是一个二十来岁的绝美妇人。

“拜见王妃!”

不片刻,一行人便来到了裴妃位于乌衣巷的府邸,入了府之后,三女齐齐向裴妃施礼。

“这是葛家娘子吧,都起来,和孤那么见外干嘛?“

裴妃上前,一手拉着葛慧娘,另一手扶着荀华,左看右看。

“嗯,倒是精神了。”

裴妃直点头,问道:“杨郎呢,怎没和你一起回来?”

荀华笑道:“杨郎庶务繁忙,实是抽不开身,不过请王妃放心,如今郯城一切安好,对了,杨郎还托我给王妃送了辆马车代步,另有些年礼装于车上。“

女亲卫赶着马车进了院子。

裴妃顿时眼睛亮了,这辆马车太喜欢了,四匹白马,威武雄壮,车体又宽又大,看上去就比牛车有档次。

“哎,这个杨郎,真是的,孤又不是外人,哎……“

裴妃虽然嘴上嘀嘀咕咕,但谁都能看出,她的心里欢喜之极。

几名随侍的宫婢也是相视一笑,她们的日子比当初在苑中好多了,毕竟裴妃府里人员简单,没苑中那样复杂,需要时刻提心吊胆,况且裴妃有了钱,也时不时的赏赐。

一名宫婢便是从旁笑道:“王妃待府君有识人之恩,府君以国士报之,果是有情有义呢。”

“来来来,快进来说话!“

裴妃笑着点头,把三女招呼进殿,在宫婢奉上茶水之后,就望向了荀华,问道:”杨郎近况如何,在郯城可有不顺?快与孤道来。“

”正要说给王妃听……“

荀华从渡江开始,娓娓诉说,不仅仅是内政,对人事的处理也说的条理分明,与崔访的辩论,让人心潮澎湃,作为女子,感触更深,尤其是战斗过程更是紧扣心弦,引人入胜。

葛慧娘听的连眼都不眨,荀灌刚开始还比较矜持,不过渐渐地,神色也随着荀华的讲诉不停的变幻,还不时的插嘴询问,裴妃更夸张,听到精彩处,一遍遍的拍着胸脯,简直是花枝乱颤,好在屋里全是女人。

这一讲,就足足讲了大半个时辰。

葛慧娘惊呼道:“真想不到杨家郎君淮北之行如此坎坷,也亏得是杨家郎君,若是换了别的人呀,稍有行差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想那王彭之一行,趾高气扬的过去,灰溜溜的逃回,还把沈劲的命丢在了淮北,这人与人就是不同,我看早晚郯城乡豪要向杨家郎君归心,徐龛被破也指日可待!“

裴妃唏嘘道:“杨郎对权势的见解着实精僻,亡夫便是被权势迷了眼,才致众叛亲离,若是亡夫早遇杨郎,又怎会如此?”

荀华明白裴妃只是感慨,倒不是真的懊悔,其实杨彦的各种谋算,不是不能从蛛丝马迹中推测,虽然步步惊心,但最危险的时候,就是全面掌控东海国的时候,也许朝庭会以嗣东海王就藩,这才是真正的危机。

荀华突然心中一动,看着荀灌道:“杨郎无论在哪方面,都是一等一的人物,就是身份低了些,可是几百年前,哪有什么世家呢,还不是由惊才绝艳人物开创而来?谁说杨朗日后就不是这般人物?

况历来惊才绝艳之辈,谁不是放浪形骸,偏生杨郎自律谨持,他日必成大器,也不知是谁家女郎有此福气,能与杨郎一起,从无到有,开创一个由寒门到高门的奇迹。”

葛慧娘芒心暗颤,俏面浮上了一抹淡淡的晕红,裴妃若有所思的看了眼这小娘子,不过荀华这话是对荀灌说的,于是又把目光移向了荀灌,恰见着荀灌美眸中的隐约迷惘!

裴妃暗暗摇了摇头,她哪还猜不出荀华的用意,说动荀灌嫁给杨彦,这本是大逆不道,可荀灌的表现耐人寻味,难道……自己点鸳鸯谱点错了?

但两人的身份天壤之别,该如何是好呢?

……

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荀华暂时住在了裴妃府里,带给萧家和朱家的家书,也着人送了过去,按照计划,她将于正月十五之后,与萧温、萧仁和朱锲的家人会合,一起赶往郯城。

后三者已经决定把家人接去郯城,显然是对杨彦有了十足的信心。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郯城,也有了些过年的气氛。

“郎君,饺子真有你说的那样好吃吗?”

萧巧娘看着眼前的一大堆面团,皱着眉问道。

杨彦挥了挥手:‘叫你和,就赶紧和,记住,和一刻,不许停!“

萧巧娘撇了撇嘴,和阿玲一起和面。

两双藕白玉臂探入盆里,吃力的和着那硕大紧致的面团。

崔访站一边,捋须微笑。

杨彦打算在除夕这天动员全军包饺子,军中白菜和猪肉都有,又有油,包饺子的材料不缺,这除了改善伙食,还为了他心里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前世每到除夕,全家都会聚在一起,一边看春晚,一边包饺子,当零点钟声敲响之时,先下楼放鞭炮,然后一起吃饺子,如今杨彦再世为人,再也回不去了,就以包饺子纪念自己那远隔着无数个时空的家人吧。

“郎君,面如此酸,怎么吃啊?“

两个女孩子和着和着,由于屋里足够温暧,面渐渐地散发出了一种酸味。

”继续和,这才是第一步,还要继续加工,和的越劲道,吃起来口感越好!“

杨彦催促道。

萧巧娘和阿玲均是皱着小鼻子,不满的和着。

萧巧娘倒好些,她几乎每天清晨都和杨彦一起站桩,力气渐渐增长,别看身板还未长开,但一个成年壮妇都未必有她的力气大,而阿玲明显吃力的多,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其实面发酸是一种自然发酵的过程,古人没有酵母菌,通常是将和好的面团用干面粉埋住,因乳酸菌是厌氧菌,会自然的发酵,食用之时,留一点发好的面,下次作为酵母。

当然,直接发的面非常酸,要加碱。

以眼下的条件,近代制碱法需要大量的氨水,氨水由氯化氢制取,氯化氢由食盐和硫酸反应而来,但郯城一带不产硫磺,也不产黄铁矿,没法制取硫酸,暂时只能以最原始的土法制碱。

待两个女孩子揉的差不多了,杨彦交待用干面粉盖住面团,便招呼道:“走,我带你们去制碱,面里加了碱,才能去掉酸味,面也会更加的蓬松。”

“噢!”

萧巧娘和阿玲双双点了点头。

崔访嘿的一笑:“将军,老夫倒是不明白,你这些技艺究竟从何而来,老夫虽未去过江东,却敢肯定,江东并无此和面之法。”

杨彦哈哈一笑:“自是郯子他老人家托梦。”

老少三人交换了个无语的眼神,跟着杨彦出了屋子。

不远处,搭建起了一个大土窑,上置一硕大铁锅。

“府君,是否现在就开始?”

朱锲领着工匠早已等候多时,见着杨彦,施礼问道。

“嗯,开始!”

杨彦点了点头。

土法制碱,就是把硝土、石灰石和煤在高温下还原,硝土的主要成份是硝酸钠,煤作为催化剂,与石灰石反应,把钠置换成氧化钠,再通水通二氧化碳,使其碳酸化,生成含碳酸钠的黑灰状粗制品,再经过浸取、蒸发、精制、结晶以及烘干等诸多步骤,才能获得纯度相当高的纯碱。

二氧化碳不须额外准备,把石灰石加热会自动分离出二氧化碳。

朱锲一声令下之后,工匠开始按步骤操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