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一六二章 楼船尉

晋颜血 第一六二章 楼船尉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王邃的结论,把杨彦的功劳全部抹煞,其实这也是杨彦的原意,毕竟抢功毫无意义,朝庭的封赏只是虚名,说句不中听的话,他的奉禄连一粒米都不会给,现阶段,低调种田才是王道。

只是孙默无辜的成了贼寇,王彭之和沈劲等人不仅洗去了污点,也反为有功之士。

王彭之长舒了口气,羊鉴与诸葛颐更是连连点头,认可了王邃的结论,蔡豹虽有些不满,却不至于为孙默鸣冤,事情就这么定了。

第二天,王彭之一行带着王邃的书信,离开下邳,踏上了去往建康的归途,那些部曲、仆役与歌舞姬的下落他没好意思问蔡豹,实际上他心里清楚,多半落入了杨彦手里,可这也是没办法之事,只是有些心疼那些前溪歌舞姬,一想到成了杨彦的私宠,被杨彦压于胯下夜夜笙歌,心里就憋的慌。

杨彦要是知道王彭之的想法,肯定要道一声冤,短时间内,他还没法给那些歌舞姬排演西厢记,因为现有的西厢记是小说,需要改编成折子戏,相当于重写一遍。

这时他正带着亲卫在沂水岸边,听取一名中年人讲诉水军战法。

“陆上行军须观察山川道路,水军亦如是,水道状况、水流缓急、流量大小、水深高低皆关乎水战成败,孙权曾以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喝令曹操退军,关云长也曾借汉水暴涨擒于禁,斩庞德,乘船立围,困曹仁于樊城。

除水之外,还须注意风向,抢占上风口可加速行船,无论冲撞敌阵或投掷戈矛均能威力倍增,尤其火攻中风向至关重要,然一旦遇暴风,则不可出战,否则船只极易失控被刮向敌阵……”

这名中年人名为蒋钊,先祖蒋琬。

很多人只把蒋琬当作文臣,实际上蒋琬精于水军,曾于延熙元年,受刘禅命于汉中操演水军,意取上庸、魏兴二郡,却因旧伤复发,功亏一筹。

后蒋琬子蒋斌于季汉败亡之时投降钟会,在成都为乱兵所杀,蒋钊正是蒋斌这一支,祖蒋悦曾于巴蜀协助王濬打造舟船,其大型楼船,长百二十步,可装载两千余人,上构木城,筑起楼橹,四面开门,船上可骑马驰骋,便是出自于蒋悦之手。

但蒋悦身为蜀人,在晋的地位连吴人都不如,又因灭了吴后水军近似于闲置,故虽进洛阳为官,却不得重用,只能勉强混个温饱,及永嘉之乱,蒋钊率妻子南奔,不幸落入了阎平手里,全家沦为船工。

得知军中有此人,杨彦大喜,蒋钊也倾尽所能,尽述所长。

杨彦一边点头,一边问道:“公琰(蒋琬表字)公明察善断,循法治国,不喜阿顺,不听谗毁,实为一代贤臣,蒋公即为公琰公后人,想必亦精通水师战法,不知可有教我?“

蒋钊客气道:“老朽不敢当,可试着为将军述说一二。

水战动辄舟楫数千,稍有不慎便至混乱,故军士、船工、舵手须分工明确,各就其位,战船行进调度须严格管理,檑鼓一通,吏士皆严,再通,伍什皆就船整持橹棹,军士各持兵器就船,各当其所,幢帆旗鼓各随将所载船,三通,大小战船以次发,左不得至右,右不得至左,前后不得易,违令者斩!

……水军战法无非三种,其一战船冲撞,利用已方坚船冲击敌舟要害部位,如划过舷侧断其长楫,冲撞船尾破其舵室,或拦腰撞其斗楼,毁其弩窗、矛穴,使敌船丧失部分战力。

其二当狭路相交,舟楫相逢时,须以楼船士跳帮接舷作战。

其三为火攻,然火攻不可轻用,须与天时地利紧密结合,否则攻敌不成反致燃及自身.......”

蒋钊的面孔,神彩飞扬,只是随即就叹了口气:“只可惜水军使用受河道湖泊限制,建造周期长,耗资巨,士卒训练困难,天下间已没有几人愿训练水军了,哪怕本朝大将军,虽拥舟千艘,却也只是把舟楫载运的步卒当作水军使用而己。“

这话好理解,好比骑兵和骑马的步兵之差,从表面上看差不多,真到作战时就露馅了。

杨彦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闻蒋公言及水军,本将获益良多,我本有操演水军之意,却无良才,今幸得蒋公,我想请蒋公就任楼船尉,暂于沂水练军,蒋公意下如何?“

”将军!“

蒋钊不敢置信的看了过来。

荀华也是美眸中精芒一闪,别人或许想不到太多,但以她对杨彦的了解,仅凭此意,其不臣之心已昭然若揭。

毕竟北上与刘曜石靳作战,全靠步骑,用不着水军,水军的唯一用途就是南下进逼建康,这不是用来谋反还是什么?

不过荀华是杨彦的亲卫,一颗芳心又系在杨彦身上,自是不可能多说,甚至别人若有怀疑,她还要想办法帮杨彦遮掩呢。

杨彦丝毫不顾及荀华古怪的目光,又道:“如今条件简陋,只能暂屈蒋公于小江小河操舟,将来有了钱,本将会加大对水军的投入,有朝一日,定教我东海水军驰骋于江海,若是再开了府,亦可拜蒋公楼船将军。“

蒋钊顿时浑身一震,依汉制,平地车骑,山地材官,水军楼船,楼船将军掌水军。

其实杨彦哪怕开了府,也没资格私授楼船将军,除非另开炉灶,但蒋钊不管,他是蜀人,在晋室本就不受待见,对司马氏更谈不上忠心,这刻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情绪油然而生,一时竟忘了说活。

荀华从旁笑道:“将军言出必践,若蒋公有真才实学,必可一展所长。“

”老朽失态了。“

蒋钊拱了拱手,深吸了口气道:”君以国士待我,我岂敢不以国士报之,将军既委以重托,老朽理当效死,请将军放心,以目前六百余名船工编练水军,一年即可熟练作战。“

“蒋公无须多礼。”

杨彦笑着摆了摆手,与蒋钊继续往前走。

河岸立着参差不齐的粗大木桩,一根根绳索系着船只,杨彦若有所思道:“船只是否于岸边建造?“

蒋钊点点头:”古来造舟,皆择江河湖岸便利之处,平时着人看守,以防被水冲走,建成之后,于舟底垫圆木,即可推入水中。“

杨彦问道:“夏季山洪,势若奔牛,着人看守无甚大用,倘若为避水,于远处造舟,又将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蒋公可有解决之道?”

“这……”

蒋钊现出了为难之色,他觉得杨彦有点多事了,夏季发洪水有什么办法,通常都是避开这个时节造船,不过话不能这样说,正当他斟酌用词的时候,荀华已问道:“将军莫非有解决的法子?不妨道来让蒋公参考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