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一五九章 终回下邳

晋颜血 第一五九章 终回下邳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一直到第三天的下午,杨彦一行两千余人才回了郯城,蔡豹将在郯城稍事休整,第二天再回下邳,杨彦与蔡豹也算是有了共患难的交情,用不着特意招待,在把那十个歌舞姬交给巧娘安置之后,就匆匆赶往军中,整编俘虏,他的兵力也将达到五千。

尤其这次的俘虏都是老卒,骁勇善战,只要把纪律训练出来,就能直接投入战斗。

在忙碌中,天色渐渐黑了,下邳也迎来了十余骑,正是王彭之一行,每个人均是饥疲交加,这还是又挖了一窝鼠食的结果。

“总算回来了!”

蔡系再也支撑不住,两条腿又酸又麻,大腿内侧也被磨出了血泡,刚把马勒定,就翻身倒地,仰面躺着,不肯起来。

王彭之也有种劫后余生的后怕感,正待叫人唤开城门,城头已经有军卒唤道:“哪来的游食,滚,再不滚,老子就放箭了!”

这可是怒火冲天啊,堂堂士家郎君,竟然被当作了游食者!

羊卉喝骂道:“睁开你的狗眼,王郎在此,快开城门,否则定教尔等后悔莫及!”

“哈哈哈哈~~”

“哪个王郎,莫非还能是琅琊王氏的王郎?看你这等穷酸样,居然也敢冒充琅琊王氏,琅琊王公正在城中,可别叫他老人家撞见要了你们的狗命,滚,快滚!”

城头一阵哄笑传来。

王彭之脸气的铁青。

也难怪守城军卒认不出他,这一行人,每一个都是蓬头垢面,衣衫破烂,没一个象点人样,天色又比较暗,很难看清真容。

亲随也是纷纷向城头叫唤喝骂。

寻常的流民是断然不敢如此的,守城兵尉倒是有了些迟疑,再一看王彭之,在马上坐的笔直,于是道:“莫非真是琅琊王氏的郎君?你,快去请王将军的亲卫前来,我等不识,他们必然认识。”

“诺!”

两名步卒匆匆而去,不片刻,引来了琅琊王氏的部曲,这些人是认得王彭之的,一看这惨相,大吃一惊,顿时放声叫道:“是安寿郎君,果然是安寿郎君,开门,快开门!”

“轰隆隆!”

厚实的城门缓缓打开,王彭之等人也顾不得和军卒计较,策马直奔郡府。

王邃刚刚得到王彭之回城的消息,就见到了真人,他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去时仆从如云,美婢随侍,车驾如雨,仪容优美,而回来的时候,就跟游食于效外的流民差不多。

再看其他几个,和王彭之没有两样。

“安寿,怎会如此?莫非是那杨彦之袭击于你?”

王邃失声惊呼。

“叔父……”

王彭之跪倒在地,放声大哭!

是的,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还未到伤心时,王彭之压抑着的委屈、恐惧与羞辱,在见到亲人之后,一古脑儿的暴发开来。

羊卉、蔡系等五人也是抹着眼泪,与王彭之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的诉说。

王邃怔怔的看着这几个,胸口一股邪气积郁,他生出一脚一个,先踹翻再说的冲动,身为谒者,代表朝庭的脸面,如今这副模样,朝庭脸面何存?这下好了,明年的大郡长史、三吴县令全都别去想,刁协不追究就不错了,况且朝庭已经侨置了实土琅琊,再去琅琊有何意义?

可是王彭之的本意是好的啊,被徐龛袭击也只是意外,他并不好过多责怪。

再按王彭之所说,狼狈逃回的根本原因在于杨彦军事能力低下,有兵不会用,恐怕现在已经被徐龛击败了……

等等!

王邃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连忙问道:“于破釜塘之时,杨彦之大破阎平,杀人并众,掠其家产,干净利落,他既领千骑往援,怎么说也该与徐龛战个难分难解,再有蔡豹锐卒辅助,破去徐龛并非不可能,又怎会如此不堪?“

羊卉不屑道:”世叔高看了此子,破釜塘有万顷芦苇可供焚烧,而兰陵郊外的荒山野岭有何可烧?真刀实枪他哪是徐龛的对手?“

蔡系也道:”世侄观杨彦之,颇为狡黠,故才有焚烧芦苇之急智,但仅此而已,此子终究出身不佳,欠了家教,本是胥吏之才,遇上大事不明理,不知义,难免会出偏差,因此不敌徐龛倒不足为奇。“

”嗯~~“

王邃捋须点了点头。

他本对杨彦于前后两战的差别之大有些微怀疑,但是羊卉和蔡系这么一说,又让他释然了,毕竟从哪方面来讲,杨彦都没有引徐龛前来的动机和条件,他更不可能猜到,沈劲之死就是杨彦布的一个局。

许久,王邃叹道:”目前蔡将军生死不明,杨彦之胜败与否难以揣测,沈劲的尸骸多半也无法寻到,沈充怎肯干休?这都办的什么事啊,你等先下去罢,待有了确切消息再回建康。“

“诺!”

几人讪讪着退下。

……

杨彦经过一个下午的忙碌,总算是暂时安置了降卒,这倒不是他有志于学朱洪武做个劳碌天子,而是军队一定要把握在自己手上,事关整编更是要亲力亲为,反倒是政事可以放手交给下面去做,只要定好规矩,划下红线,慢慢地培养掣肘力量,并不会出大的问题。

历史早已证明,真正的廉吏即便有,也多半是沽名钓誉之辈,毕竟人都有私心,不为自己,也要为家族和亲朋好友牟利,否则就是孤家寡人。

正如他大力提拨寒门,但是谁能保证,今日的寒门得了势,就不会是下一批士族呢?

王朝周期律是无解的,再好的体制也挡不住人心的险恶,总有空子可钻,最终体制烂掉,社会秩序轰然垮塌,杨彦也不会去设计过于先进的体制,适合这个时代的就是最好的。

实际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庄园经济的普遍存在,民众在人身上没有太多的自由,协作意识较强,特别适合搞大集体,大经济,与大国企,引导的好,就不必再走唐宋元明清那种小农经济的老路了,毕竟小农经济抗风险能力差,最终的走向仍是兼并。

当然了,小农经济的优点是管理成本低下,或者说几乎不需要管理,而集体经济的缺点恰恰相反,管理成本高昂,需要调动整个社会的资源,破除商贸流通的壁垒,实现经济的内循环,这放在当时而言,还是有诸多难题需要解决。

不过杨彦总要试一试,可这并不意味着他不给农民分田分地,只是暂时不分,毕竟发展近代的工商业,需要以农业作为基础,这就存在一个工农剪刀差的问题。

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分了地,农民也保不住,正如明清,乡里谁要是中了举,会有无数乡民献田献地,甘为佃户,分地的前提是国家不再以农业作为主要税种,这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目前他所要着手的,就是利用身为穿越者的优势,把蛋糕做大,裁抑豪强,打击士人的无耻嘴脸,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社会公平,给寒门庶子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郎君,回来啦!”

正当杨彦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激励自己的时候,已于不知不觉中,回到了小院,第一眼就见到了萧巧娘那盈盈笑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