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颜血 > 第一四八章 不以察察为明

晋颜血 第一四八章 不以察察为明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57 来源:笔趣阁

(谢谢好友门阀掘墓人的打赏~~)

两日之后,是杨彦与各家约定商议煤铁归属的日子,随着日头升起,陆续有各家家主赶来相府。

这个结果其实早在杨彦的料定当中,毕竟蔡豹与王彭之都出面帮着张目扬声了,虽然真正的关系只是泛泛,可这些乡豪不清楚,只会以为杨彦的后台强硬。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动手抢夺甚至发兵攻打,就不得不掂量掂量自己能否承受住琅琊王氏与蔡豹的怒火了,要想得到煤铁的开采权,只能过来好好谈。

如今主客之势已易,主动权掌握在了杨彦手上,拿架子吃亏的只会是自己。

不片刻,郯城各大小家族的家主云集大殿,杨彦端坐上首,一一打量着众人,每个人均是眼神闪烁,虽不吱声,却以目光作着交流。

实际上在来之前,各家已经通过气了,议定同气连声,以一个声音向杨彦说话。

最终,杨彦的目光定在了孙谋的身上,微微笑道:“王家郎君性情高冷,若是轻慢了孙公,杨某愿代之陪罪。”

孙谋拱手苦笑道:“高门大族,气度非凡,我等粗鄙乡民得以瞻仰已是三生有幸,岂敢以粗茶淡饭招待王氏子弟,老夫愧不敢受。“

杨彦点点头道:”好,那就废话不多说了,各家均为煤铁而来,虽说煤铁归公府,但诸公于郯城土生土长,公府倒也不便独吞,这样罢,凡欲开采者,可自行组织人手开采,但杨某有两个要求。

其一,各家之间的开采地点必须相隔一里以上,不得影响到别家,诸公以为如何?“

这个条款公平合理,众人都没想到杨彦会如此大方,一怔之后,纷纷点头,孙谋也代表众人道:”府君宽宏,乃郯城之福啊。“

杨彦摆了摆手,又道:”其二,煤铁在名义上属于公府,故各家不能私取,凡开采出的煤炭铁矿,公府取十分之一作为煤铁税,此税并不高,至于山林水泽地契之语,请诸公莫要再提!“

”这……“

一群老家伙们又相互看了看,示意孙谋应答。

孙谋沉吟道:“既然谈到税赋,那老夫倒想请教府君,煤铁归于公府,按一成收税确实不高,我孙氏承受得起,但若是由煤铁开了个收税的口子,不知府君将来会否开征别的税种?“

杨彦呵呵一笑:”孙公过虑了,杨某自入驻郯城以来,可曾扰过各家?别说土地田亩,连一僮一仆都未曾主张,又怎会开征别的税种?

事实上,杨某最钦佩之人当属大司徒,对其推行的不以察察为明之政深以为然,毕竟生于乱世,胡虏凶残肆虐,晋室国力衰微,为政者,唯有不扰民,与民生息,方能逐渐恢复元气,正如一病入膏肓之人,施猛药无异于害命,须以温药慢慢调养,才有恢复的可能,杨某怎会逆潮流而动?

今日就当着在坐各家家主面,杨某把话说明白,该是你的,还是你的,杨某断然做不出损各家私利以肥公帑之事,请诸公放心!“

站杨彦身后的荀华,听的都要吐了,这完全是睁眼说瞎话啊,她清楚的很,杨彦无时不刻都在算计着如何才能把郯城各乡豪抄家灭族,可偏偏说出来,又是如此的大义凛然。

荀虎倒是暗暗赞叹。

果然,阶下捶胸顿足,赞声如潮。

”府君亲民爱民,老朽深为感动啊!“

”果然是郯子显灵,郯子显灵啊!“

”府君志向远大,将来必入台阁,位列三公,我等乡人与有荣焉?“

杨彦微微笑,对各家的谀媚照单全收,待声音渐弱之后,便道:”征税不是目地,只是手段,意为公府之物不能白取,杨某多谢诸公理解。

接下来,杨某再与诸公谈一谈兵事,想必诸公也清楚,郯城乃四战之地,江淮的兵力北上青冀,北方的兵力南下江淮,郯城都是必经之处,如今各家兵力分散,若有外敌来攻,如何抵挡?诸公可曾考虑?“

底下一片沉默,兵事是一个关键性的话题,乡豪也不傻,武力才是他们的倚仗,杨彦的意思不难猜,就是合兵!

本来抵挡外敌是站得住的理由,石虎的退却只是临时,如果石勒志在江淮,那么郯城必取,早晚石虎还会回来,可若是合兵之后被杨彦借机收编了去,只怕家族存亡从此将操于人手。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在乡人的共识中,投降石勒只是最下下之选,谁都不知道投降之后会不会被羯人剥皮敲髓,维持现状才是各家的共同利益。

杨彦观察着众人的神色,暗暗冷笑,这些老家伙,占起便宜当仁不让,割肉放血那是唯恐专于人前啊。

许久,杨彦才道:“请诸公勿要误会,杨某的意思是,各家每月按一旬以部曲与相府兵合演守城战术,兵甲粮草自备,仅限于守城,不涉及进攻,完全是为了有敌来攻,可以合力应敌,不至于出现调度配合上的差错,各家仍拥有对所部的自主权。”

“嗯?”

席中诸人眼前一亮,这个方案是可行的,毕竟野战环境复杂,危机四伏,真到交战的时候,很容易被夺去兵权,但留在郯城又不一样,有主家坐镇,就不怕兵权被夺。

孙谋拱手道:“既然府君有此心意,老夫敢不附从,便以五百部曲与相府兵合演!”

“我郑家出三百!”

“陈家出三百!”

这是一个对各方都有利的方案,而且跟随相府兵一起操演,还能学到些练兵的方法呢,于是各自依据实力,纷纷提供部曲,总共有三千四百军卒。

今天的结果,比乡豪预想的要好,也几乎确认了杨彦与各家为善的态度,气氛渐渐活跃起来。

这时,柴家老二柴曲出列,深施一礼:“府君,我大兄曾有冒犯,我愿为他陪罪,只求府君放归大兄与所获乡人,柴氏上下感激不尽!“

杨彦微笑着抬手:”柴篆与一众人等今日即可回家!“

”府君仁德,府君宽厚啊!“

柴曲浑身一震,心里却在滴血,要早知道轻易就能把人捞出来,那说什么也不该给孙家送厚礼啊!

实际上,杨彦要求各家合兵操演有着自己的考虑,集诸姓之力守城是一方面,而更重要的是,可以借着士卒相处的机会,逐步套出各家的虚实,掌握情报与弱点,以备将来翻脸之时,做出针对性的布置。

当然了,杨彦不可能把压箱底的绝活教出去,围绕的着重点就是调度协调的问题,使各部之间互相呼应,协同作战,他相信郯城的诸多乡豪,只要有一线守住城池的希望,都没理由投降石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