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铁甲军 > 第六十五章 桑苗和花生

大宋铁甲军 第六十五章 桑苗和花生

作者:家家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2:44 来源:笔趣阁

李家庄发展的时间比较早,几十年前北宋鼎盛时期开始建设的,村中房舍规划的横平竖直,南北东西两条大街,其余的都是小街道,李庄主的院子位于北部中轴线边上。出了院子,一行人往南而去,街道两边有几十家店铺,小吃、裁缝、铁匠、木匠、兽医一应俱全,毕竟是三千多人庄子,哪怕是内部人也有许多的生意。

更何况周遭的小村,都需要来李家庄购买生活必需品,实际上担负起的是一个镇的职责。

街道上整洁干净,两边种着行道树,来来往往的村民秩序井然,房前屋后种植的桑树颇多,有的农户小园子里还培育的有桑苗,大手指粗细。

柴林问:“李庄主,你这村中为何种了这么多桑树?”

李应解释道:“虽然李家庄经商是主要经济来源,但是参加商队的毕竟是少数。真正大多数还是在家种地养蚕,这桑树自然是养蚕用的了,村中有一百多大户养蚕,每年所需桑叶那是很多的,所以就连村里也到处都种满了桑树。就算是不养蚕的农户也种桑,桑叶卖给养蚕户。”

前些时日刘铁蛋出任养猪场青饲料主管,提出种桑养猪,也就是以嫩桑叶来养猪,可是柴家庄附近虽然有桑树,但是很少有大规模的,更没有大面积的桑苗。要知道采摘桑叶的园子,一亩需要种植二百多棵苗子,这样才能丰产丰收,要是种个五百亩那就是十万棵。

柴林问:“李庄主,既然你庄上这么多种桑养蚕的,那是否有专门培育的桑苗子。”

“这算是问对人了,方圆百里,也就我李家庄有大面积的桑苗园。走咱去村南看看。”李应带路,带领大家来到村南。

出了李家庄南门,过了小河就见密密麻麻一大片地,全部是种的桑苗。大规格的有手臂粗细了,小规格的也有小手指粗细。

桑苗培育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插条,春天时候修剪一拃长的枝条,插在整好的地里,保持湿润,十几天即可生根,但是如此一来就要慢两年时间。这是柴林不能等的,再过十年金兵就要南下,到时候拿什么抵挡?留给柴林发展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柴林指着桑苗园说:“李庄主,手指粗的桑苗什么价钱?”

李应笑道:“什么钱不钱的,柴庄主要多少我送你些就是了。”

“那不行,我要的也不是一星半点,生意归生意,交情归交情,这样才能长久。”柴林说。

李应道:“这东西不值甚么钱,小手指粗细的不到一文钱一颗,加上打包运输到你那怎么也得一文多了。不知道柴庄主能要多少棵?”

柴林说:“要的肯定是非常多,奈何现在地还没开垦出来。李庄主先给我挖一百头骡子的苗,有多少算多少,这样省得杜管家空跑一趟。”

杜兴说:“现在季节冷,正适合桑苗长途运输,但是需要修剪打捆后用麻布打包好了,以免风吹脱水。这样一来分量就大大减轻了,一千棵苗子也不过二百来斤,刚好够一头骡子驮的,一百头骡子那就是十万棵苗子。”

杜兴算了一会儿,说:“这是顺带过去,骡队运费算低点。苗子加上货款共计十三万文。换算成银子一百三十两。”

一百三十两,对于柴家庄这样的富豪只能说是小钱,但是对普通农户来说,按照一年六两银子的收入算,要二十年才能赚出来。

农产品价格低,利润薄,这么多苗子,加上数十人,一百头骡子运输到沧州,这价格已经很合算了。

柴猛拿出来银子付款,李应不肯收,只说要货送到了才肯收款。

李家庄毕竟是专业的骡子队,打包很专业,而且晚上货物会放在房里,不用担心冻伤苗木。

李应又介绍说:“柴庄主请看东面的那片山岭地,是前几年开垦出来种的白术、白芷等药材。不知道柴庄主庄上有没有什么合作。”

柴林说:“我这生意刚刚开张,尚未涉及草药,不过柴家庄加上各工坊的工人也有上万人之多。我庄上有一家大医馆,草药也是会用许多的,只是这事我不精通。杜管家过去的时候带点儿样品,给我庄上的掌柜看看,想来会定一部分的。”

生意就互通有无,我买你的,你买我的,不可能自己什么都有。

前面一片巨大的空地有五六百亩,没有种冬小麦,地空着呢。十几个孩子正在空地上策马奔腾,还有些庄丁在那练武呢,嘿嘿哈哈的好不热闹。

几头骡子在草料堆上正吃着草料,柴林拿起来一看非常的高兴,这叶片圆圆的草料正是干枯的花生秧,花生在北宋时期极少有种植,也不知道是传入还是本地产的,泱泱华夏,物产丰富。

柴林拿起一把花生秧子说:“这是好草料啊,你们这管他叫什么名字?”

杜兴说:“这是前年去延安府的时候遇到的,当地有一大户种植这养马,地下结果,上面长叶。由于它落了花就长果,所以就取名为花生果。果子是极好的油料作物,秧子是极好的骡马草料,但是由于不懂技术,种植产量低,老百姓大多不愿意种植,庄上每年也就种几百亩留着作为好草料喂马的。”

花生产量可不低,但是种植需要技术,他们不懂柴林可懂得,当即又买了五百斤花生豆做种子,明年开春也好种植。如种植得当,产量高,花生的效益是普通高粱、谷子的好几倍。

中午,李应设宴款待柴林、扈三娘等人,回到扈家庄已经是太阳西斜了。

扈成已经回来了,见扈三娘和柴林才刚回来,问:“三娘,你带着柴庄主去哪里玩了?”

柴林道:“是我去拜访了李家庄李庄主,让三娘做了个向导。李庄主拿下了兖州府的代理权,顺便从李家庄采购了些桑树苗。”

扈成说:“原来如此,都是自己人,云从弟要是信的过的话我可以帮忙宣传一下招商,具体的让这些客商到柴家庄详谈。”

“对成哥那自然百分百的信任了,多谢帮宣传。”柴林很高兴,扈成经商十几年,路子相对多些,如此一来遍不发愁肥皂的销路了。

豆油作为加工香皂的原料,价格还是偏高了,柴林又跟扈成合作,从南方调运菜籽油,通过船运到东平府,然后通过大车转道沧州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